王承竹
在肺動脈高壓的家庭護理中,通過對患者實施心理和家庭、社會支持等方面的措施,不僅有助于引導患者產生積極正面的應對方式,減輕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也可加強患者與家人的關系,緩解焦慮及抑郁癥狀,最終全面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總的來說,采用包括健康教育、用藥、飲食、日常生活、心理及家庭、社會支持等多維度協同護理模式,可以顯著緩解肺動脈高壓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并改善生活質量。
一般護理措施
健康教育 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及有無并發癥等情況,對患者實施肺動脈高壓發病及預后的影響因素、治療措施及如何預防并發癥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用藥 告知患者所用藥物有何不良反應;指導患者遵從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告知患者服藥后應臥床休息30~60分鐘,以避免直立性低血壓;囑咐患者定期監測肝功能。
飲食 告知患者應低鹽、低脂飲食,應進食易消化、維生素K含量低及含適量蛋白質的食物;根據患者的并發癥情況,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如伴有重度心衰的肺動脈高壓患者應注意避免攝入大量液體;告知患者進食時應取坐位,用餐后至少30分鐘才能躺下。
日常生活 建議患者保持大便通暢,切勿用力排便,以防止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有350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其中不少與便秘相關;美國臨床調查,每年大約有萬人在廁所中發病,其中有14%需住院治療。學者們的研究表明,老年人排便時用力過猛,以及屏氣時導致腹壁肌肉和膈肌的強力收縮,會使腹上壓增高,容易導致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鍛煉少會造成排便量和排便次數減少,只要每天規律運動,如參加慢跑、快走和登山等全身運動,不但可以改善便秘,還可以幫助強身健體。長期便秘患者每周至少應參加12次體育鍛煉,尤其是年輕人。不要經常使用瀉藥,瀉藥使用過多,會產生依賴性,進一步加劇便秘。可以每天睡覺前順一個方向輕輕按摩肚子,幫助腸道消化,刺激腸胃蠕動,緩解便秘。
運動康復 要注意身體機能的保養。運動可以改善NO介導的血管舒張功能,這種有利的代償可能與運動期間血管剪切力增加有關。同時,定期的體力活動可以降低機體各種促炎細胞因子的水平,對增強體質有一定幫助。在康復運動中,通過舒張末期容積和心肌收縮力的協同增大,可使左心室搏出量增加。但運動強度過大時會使心率過快,縮短左心室充盈時間,導致心排血量減少。因此,對運動康復的方式、強度和持續時間,需要個體化制定,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身體鍛煉。既不能懶得活動,也不可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過度運動。
心理建設 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整潔的居住環境,調節室內光線,讓患者能夠放松心情;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讓患者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關心,贏得患者的信任;積極引導患者產生應對疾病的勇氣,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當患者產生負面情緒時,及時對患者進行疏導。
家庭與社會支持 患者家屬應多與患者溝通交流,給予患者更多的家庭支持;組織病友進行溝通交流,讓患者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定期給予隨訪。
呼吸道通暢 一般情況下,咯血患者會加重心理負擔。護理人員應陪伴在患者身邊并予以安慰,告知患者不可屏息,有血時盡量咯出,避免給身體帶來負擔;保證患者處于側臥位,利于呼吸通暢,并在咯血后立即漱口、使用清理工具清理患者口鼻污染物,避免影響呼吸通暢性。
戒煙 吸煙的患者應立即戒煙,并告知家人和來訪者不要吸煙。
避免懷孕 女性患者肺動脈高壓是妊娠的禁忌證,因為妊娠會導致循環系統改變,加重心臟運動負荷,會加重病情,危及生命安全。
以上是肺動脈高壓的一些通用的基礎護理措施,根據肺動脈高壓的病因的不同,還有其他方面需要注意。
左心衰致肺動脈高壓如何護理
合理休息休息是減輕心臟負擔的重要方法,可使機體耗氧明顯減少,使腎供血增加,有利于水腫的減退。除午睡外,下午宜增加數小時臥床休息。急性期和重癥心衰時應臥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轉后應下床做一些散步、氣功、太極拳等活動。但要掌握活動量,當出現脈搏大于110次/分,或比休息時加快20次/分,有心慌、氣急、心絞痛發作或異搏感時,應停止活動并休息。
心理護理 慢性心衰病人常年臥床,易產生“累贅”感,對生活信心不足,同時又懼怕死亡。因此,家屬應多關心體貼,生活上給予必要的幫助,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緒。病人自己也應保持平和的心態,不白尋煩惱。各種活動要量力而行,既不逞強,也不過分依賴別人。對自己的疾病不能忽視,也不要過分關注,因為過分緊張往往更易誘發急性心衰。
預防壓瘡 慢性心衰病人常被迫采取右側臥位,所以應加強右側骨隆突處皮膚的護理,預防壓瘡。可為病人定時按摩、翻身,護理動作應輕柔,防止皮膚擦傷。對水腫嚴重者的皮膚更應加強保護。翻身時要注意保護管路,注意安全、節力原則。操作過程中避免拖、拉、推等,以免擦傷皮膚;兩人協作時注意動作要協調、輕穩。注意觀察病情變化與受壓部位皮膚情況。被動體位患者翻身后,確保肢體和關節處于功能位。石膏固定或傷口較大患者翻身后應使用軟墊支撐,防止局部受壓。
學會自我監測 對出現的各種癥狀和所用藥物的毒副作用及時發現,如出現氣短、乏力、夜間憋醒、咳嗽加重、泡沫狀痰、倦怠、嗜睡、煩躁等,可能為心衰的不典型表現,應及時就醫。
動脈性肺動脈高壓如何護理
應用血管擴張劑時,可出現由藥物作用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壓,易發生暈厥,特別是在服藥后1~2個小時。因此,患者在服用血管擴張劑,如西地那非后,應囑患者臥床休息2小時;直立起身時應該先在床上坐一會,沒有不適感覺后再緩慢下床活動,必要時加用床擋。用藥前后注意監測血壓。
慢性肺栓塞肺動脈高壓如何護理
適當活動,避免久坐,可以降低凝塊形成風險。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開展運動,循序漸進,并長期堅持。
肺血栓栓塞患者一旦確診,醫生會給病人啟動抗凝治療。患者要做好抗凝藥物的密切監測,定期門診隨訪,監測抗凝效果。要避免食用一些堅硬的食物,如帶骨頭、帶刺的食物。以免劃破患者的消化道,引起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中要密切注意有沒有哪些部位容易出血,比如牙齦出血,一刷牙就出現出血;或者皮膚出血,一磕了碰了就出血。出現這些情況都提示有可能存在抗凝過度的問題,要及時就醫。
抗凝藥物的使用一定要堅持,不要隨時中斷;若要中斷,一定要征得醫生的同意。因為如果在肺栓塞治療過程中不能夠堅持抗凝,很可能會導致血栓復發,并且會導致血栓的不溶解,出現很多嚴重的并發癥,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在使用華法林期間,由于華法林的作用容易受到食物和藥物的影響,一定保持每天攝入的食物結構是穩定的,這樣血藥濃度、抗凝效果才能比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