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夏君
(廣東國地規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近年來,在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下,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引入大數據成為必然趨勢。借助地理信息大數據,可對各類國土空間要素信息和數據進行有效地整合及運用,以此支撐國土空間合理規劃,使其符合國家發展的實際戰略,同時充分開發土地資源,加強農業、城鎮及生態的協同發展。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可有效提高國土空間規劃的整體效率,以此緩解我國國土資源緊缺的問題。
目前,在地理信息的收集及整理中,正不斷突破傳統的信息收集,地理信息大數據,有效擴大了傳統地理信息的范圍,涵蓋包括自然環境、政務信息、民意調查、商業信息、社會動態、人口流動等數據內容。通過對地理信息大數據的收集和應用,可充分展現我國人文及生態的具體情況,分析我國的生態環境,了解城市發展的規律,有利于相關部門做出合理的規劃。另外,大數據中可包括大量的信息內容,通過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整理及運算,便于工作人員科學分析,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完善數據信息,加大對數據的管理力度,對數據信息進行完整的儲存,有利于管理人員在規劃時,對信息數據有效運用,實時了解具體的地理信息。現階段,大數據技術有著較多的形式,如,收集流程、分析技術、儲存系統等。同時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中,還包括云計算、數據庫等,可有效提高數據查詢的效率,另外,通過建立數據信息平臺,對數據信息進行綜合管理,確保信息的準確性,避免發生數據信息的錯誤,造成在各方面的建設中出現重復建設的現象,影響我國整體的建設規劃。
在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生態環保理念逐漸深入到各行各業,針對生態環境問題更加重視。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因此,在國土空間規劃中應注重頂層設計,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統籌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為此,我國不斷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策略,在實際規劃中,應當遵循有關要點。
其一,在實際規劃過程中,應當采用綜合性規劃理念。對國土空間展開充分規劃,詳細了解我國戰略發展,并結合企業與人們的實際要求,根據我國生態資源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多重因素進行科學評估,有效掌握人們的生活生產規律,為國土空間規劃提供有效的條件,確保其規劃更加合理[1]。
其二,在規劃過程中,應當采用良好的控制理念及整體布局理念。在統籌布局農田、城鎮及生態的底線管控基礎上,還應在農業空間、城鎮空間,以及生態空間中加入相應的彈性理念,逐漸減少硬性規定,讓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選擇發展方式,有效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促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良好發展。通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不斷貫徹國家的發展理念,促使空間格局得到合理的應用,使得各個地區能夠在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其三,在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還需對未開發的土地進行合理規劃。科學分析其整體情況,做好全面布局工作,根據土地的具體形式,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應用。依托信息化技術手段,可對土地的應用進行有效的模擬,針對土地規劃時出現的問題,合理完善土地的應用方案,并根據人們的日常活動做出合理的調整,逐漸拓展其發展空間,使其達到良好的使用效果,發揮土地自身價值。
現階段,我國在國土空間規劃中逐漸加強對地理信息大數據的應用,可有效根據大數據中的具體信息作為主要參考,通過大數據對我國的地理信息進行全面的獲取。由于我國地理信息數據不斷變化,為此,需對數據進行綜合的收集,并利用大數據可對信息進行有效的整理,按照地區、人數、時間等方式進行充分整合,便于工作人員在空間規劃時,能夠準確快速地了解相關信息,做出合理的分析。同時,通過對地理信息大數據的應用,可有效掌握我國地理事物的規律,尤其是對我國的自然資源及土地的開發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根據地理信息數據的實時更新,工作人員可結合具體的信息數據做出合理預測,包括地質問題、生態環境等,并根據地區的實際情況,做出科學有效的規劃方案,充分為該地區的商業及交通等建設提供參考,有利于強化城市建設,完善各項建設的內容。科學合理利用地理數據信息,在城市的發展規劃中可起到良好的幫助作用,對整體的建設具有積極影響;在信息數據的基礎上,對國土建設做出合理的分析,可確保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在應用過程中使得規劃更加科學合理,以此促進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的良好發展。
在我國建設的發展過程中,應當不斷加強對地理信息數據的有效利用,建立相應的信息平臺,有利于各部門根據實際的數據信息合理分配各部門間的工作,如,交通部門、環保部門等。實現數據信息資源的有效共享,并利用相應的信息技術,可對各個部門的規劃做出合理分析,并判斷其準確性[2]。同時,將合理的信息數據規劃內容傳遞到其他部門中,保障各部門信息資源的統一性,便于工作人員完善自己的工作內容,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此外,在信息數據的應用中,也有可能出現靈活性低、實時要求不強等問題。為此,工作人員利用大數據對地理信息情況的有效分析,以明確在規劃中出現的問題,并要求工作人員做出及時的改正,以達到良好的規劃效果。同時,還需加大對管理人員的監督,使其在規劃過程中,能夠按照實際的情況做出合理的分析,再進行準確的規劃,提高國土空間規劃的準確率。此外,在實際工作中,應不斷突破空間上的限制條件,加強手機與PC 間的有效結合,使得工作人員可利用手機隨時了解我國信息數據,以此順利開展各項規劃以及建設的工作,提高我國國土規劃方案的質量。
在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可針對具體的某一區域展開有效規劃,利用地理信息數據,合理獲取該區域的位置及發展特色,為工作人員提供充分的參考。同時,在數據信息中,也有著不同的類型,如,碎片化數據、離散型數據等,不同的數據源所提供的信息也不相同。為此,工作人員應當根據區域的實際情況對數據信息進行聯系,找到其中存在的關系,并對具體的數據信息進行合理應用,完善整體的布局,對該區域的空間進行適當調整,如交通信息、商業信息等,有利于不斷擴展空間內容。利用真實有效的數據源,逐漸優化空間規劃方案,以此實現空間的規劃目標。
另外,在國土空間的管理中,可利用相應的信息技術,如,遙感、定位等,加強對資源的合理利用,對自然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提高其利用率。同時,還可采用CORS 技術,對我國的資源全面勘察,并對其進行測繪,為數據源提供充分的參考,完善地理信息數據內容。通過加強大數據的有效利用,逐漸減少數據信息獲取的時間,以此提高信息獲取效率,并利用定位系統,明確我國國土資源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員對其全面的分析,結合其具體的地理特征,不斷開發有效的資源,以此促進區域的良好建設。同時,對CORS 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在白天應用,還可在晚上收集相應的數據,在惡劣的天氣環境下,也可實時收集信息數據,有利于工作人員對各種情況下的區域展開全面分析,掌握區域的具體情況,促使工作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規劃,以此實現資源有效利用的目標。CORS 技術系統如圖1 所示。

圖1 CORS 技術系統
在國土空間的規劃過程中,還需明確具體的空間位置,在地理信息的數據庫中包含著較多的信息,如,環境信息、建設信息、土地信息等[3]。工作人員需深入到數據庫中,對其信息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結合規劃區域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數據信息,促使工作人員對各項信息數據均做到熟知,便于在應用時可快速查找到具體的空間數據。再通過對數據的全面分析,將相應的數據進行充分整合,以掌握該區域發展的規律。
例如,在農業的建設發展過程中,可利用地理信息大數據整合耕地資源,并采用定位等信息技術,明確具體的位置,對其遠程監控,了解該區域的實際耕地狀況。通過監控系統可對土地、水源進行有效的掌握,明確該區域的降水量和光照時長,繼而有助于工作人員對其準確的判斷,以此達到良好的耕作效果,促進農業的良好發展。同時,通過利用計算機等設備對數據實施有效的傳輸以及接收,實現工作人員對地理信息數據的充分掌握,可對土地資源進行科學的劃分,并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對該區域的農作物做出合理估算,不斷加強對土地的精細化管理,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此外,通過對國土空間的有效規劃,能夠拉近城鄉間的距離,明確城鄉地區的發展方向,以此提高國土資源的利用效率,有效實現鄉村振興發展目標。遠程監控系統如圖2 所示。

圖2 遠程監控系統
總而言之,地理信息大數據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利用大數據的信息技術,可以為國土資源的規劃提供有效的參考價值,便于提高國土空間規劃的效率,逐漸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根據地理信息,可不斷整合國土資源,增強其利用效率。同時,在此期間,還需不斷應用其他信息技術,對數據進行有效的傳輸與處理,促使工作人員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學性及協調性,以此為國土空間的科學規劃提供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