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振芳
(中鐵十四局集團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山東濟南250000)
西安地鐵5號線一期南稍門站是地鐵2、5號線的換乘站。在上期線網規劃中,2號線南稍門站只作為標準車站設計實施,不作為換乘站點,未預留換乘接口。根據設計方案,5、2號線采用“通道換乘”的方式進行換乘[1]。
南稍門站換乘改造需拆除既有2號線南稍門站A口,并新建出入口結構(出入口結構原位還建,2、5號線共用)、破除站廳層部分側墻結構(連接站廳層與換乘大廳),并新建換乘通道與5號線換乘大廳連接。既有結構拆除施工前需關停2號線南稍門站A口,并對拆除范圍內各項設備、線路設施、裝修、結構等進行拆除、改造。
南稍門站2、5號線實現換乘后,2號線站內既有扶梯已無法滿足客流需求,本次施工中對2號線站內扶梯也進行同步改造,主要設計方案為取消站廳中部樓扶梯一組,在站廳新增2組樓扶梯。
運營期間施工安全保障主要分為前期階段、施工階段、恢復運營階段等三個階段的保障。以下詳細探討了在這三個階段采取的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在A口封閉前張貼告示,通知A口暫行關閉,安排專人在出入口未完全封閉前做好乘客去往其他出入口乘車、出站的引導工作,同時張貼指引其他出入口的指示標識。
(2)更換2號線南稍門站內外關于A口的指示標識及相關平面圖。
(3)D口臨時安裝爬樓機連通至地面廳,在與市政道路交匯處新建無障礙坡道,坡道兩側安裝護欄。同時坡道盲道與市政盲道相連接,并在護欄上增加盲文標志,方便殘疾人出行。坡道坡率為i=1:12,表面鋪設防滑地磚。
因施工范圍緊鄰既有運營車站,所以隔離圍擋均需采用從底板至頂板的全封閉式圍擋,圍擋之間采用型鋼柱進行連接。施工圍擋共分為兩大塊,一塊為既有A口與站廳層連接的通道口圍擋,一塊為3個暗挖通道及站內樓扶梯改造圍擋。
圍擋布置中,考慮到消防通道要求及客流量的需求,最大化縮小站廳層暗挖通道圍擋與站內改造圍擋,站廳層扶梯改造圍擋距施工邊界僅預留了1m空間。
設備及線路改移主要涉及工建部分、FAS系統、BAS系統、給排水系統、動力照明系統、信號系統等多個方面。
(1)因圍擋外即為運營車站,為避免施工期間對運營產生影響,所有改移工作均安排至運營結束后施工,并于運營開始前調試所有相關設備,確保其正常使用。
(2)FAS系統主要包含消火栓拆除、煙感拆除、FAS系統更改等。其中消火栓拆除前需提前關閉上游閥門,確認拆除區域內消防管內水流清空后再拆除消火栓,避免拆除中出現大量流水;拆除完成后及時封堵斷口,并進行試壓工作,試壓正常后再恢復供水。煙感拆除前需先對拆除區域內的煙感進行系統屏蔽及切除,防止出現大面積故障報警,影響正常運營,煙感拆除后及時恢復相關線纜,恢復其回路并進行調試。
(3)出入口電梯拆除前,BAS需對程序稍作調整,屏蔽有關自動扶梯的所有信息。由于A口扶梯為通信接口中的中間節點,扶梯拆除后需重新連接相關線纜。
(4)動力照明及信號系統拆除前應先切斷該部分電路,因多數線路為回路線,在線路拆除后需及時恢復回路,確保非施工區域的照明、信號工作正常。
(5)設備線路改移時提前與運營單位技術部門聯系,要求其安排專業技術人員旁站指導,并處理緊急突發問題。
施工階段對運營產生的主要風險:①結構破除期間對既有結構及設備產生損壞;②材料倒運期間對乘客、設施造成傷害;③動火作業期間造成車站火災;④乘客誤入施工區域,增加被傷害風險。
排完《哭墳》,王爺坐在排練廳正前方的低臺上休息。他顯得有些疲憊,懨懨的,整個身子塌下去,鼻尖上全都是汗。
(1)破除方案選擇。傳統的破除方式主要有:水鉆切割、繩鋸切割、破碎錘破除、手持風鎬破除。具體優缺點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破除方案優缺點
根據實際條件,選擇如下方案破除:①A口結構破除,選擇“水鉆切斷+破碎錘破除”的綜合破除方式,即首先采用水鉆將A口破除部分與2號線結構進行分割,其次采用破碎錘對結構進行破除,避免造成2號線結構的震動;②站內改造及暗挖通道側墻破除受圍擋空間限制,不宜使用大型的機械設備,同時由于站內排水條件有限,不宜使用需水量大的設備。綜合考慮選擇“水鉆切割+手持風鎬破除”的組合方案,首先采用水鉆對其進行分區域切割,保證破除區域與既有結構完全分離,再采用風鎬逐步破除。
(2)破除期間的降塵、降噪及其他安全保障。①水鉆切割期間會產生較多的施工用水,因此在施工前在圍擋邊砌筑擋水墻,避免水流進入運營區,同時安排專人及時清理產生的積水,降低水患的風險;②風鎬破除會產生較大的粉塵,施工前對圍擋進行全封閉處理,同時在施工期間遵守“每把風鎬專人降塵”的原則;③破除期間根據現場實際可通過調整破除工具數量進行降噪處理;④破除施工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因此調整至運營結束后施工。
(3)破除施工對現有運營設備的保護。在前期設備線路改移過程中,提前與設計方、運營方溝通,擴大設備改移范圍,為施工提供一定的“真空帶”,從而降低設備因施工被損壞的風險;破除區域周邊增加硬防護措施,防止飛濺物砸傷設備。
(1)大件材料倒運,如結構主筋、方木、模板、腳手架等。大件材料倒運因物體尺寸較大,搬運過程中所需的安全范圍大,因此不宜在運營期間進行倒運,均可安排在運營結束后集中倒運,在倒運中注意避免拐角位置、下樓梯位置等特殊位置處對車站設施的碰撞。
(2)小件材料倒運,如扣件、結構箍筋、小型機具等。小件材料倒運可安排在運營前倒運,但需遵守“散件打包、錯峰倒運”的原則,即將扣件、勾筋等使用打包帶捆扎裝袋等手段集中后,采用人工背運的方式轉運至作業面,同時倒運材料避免客流高峰期,既可以提高倒運效率,也對車站結構、乘客起到保護的作用。
(3)建渣倒運,破除的建渣及施工中產生的垃圾等工程體量較大,采用裝袋搬運,利用小推車通過垂梯運送至站廳層。工作路徑覆蓋公共區較廣,因此僅在運營結束后進行。搬運途中在電梯上鋪墊土工布、帆布等材料防止渣塊直接掉落在電梯上。
(4)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采用泵送的方式進行澆筑,其中一段泵管需穿越站廳層公共區。為防止該段落混凝土對地板產生污染,泵管下方鋪設帆布并用土工布包裹泵管接口,同時在下方墊起橡膠墊或沙袋作為緩沖。
動火作業風險性較大,動火作業的管理需格外嚴格。對動火作業的安全管理主要有:①提前向運營單位申辦動火手續,提交動火作業人的特種作業證,并在動火前一天向運營方報備申請動火令,將運營方的安全管理納入現場安全管理中來;②動火作業期間嚴格執行“看火人”制度,每個動火點處均需安排專人看火,同時擱置水桶、滅火器等消防器材,做到防患于未然;③施工期間現場堆放的易燃材料處放置消防器材,同時采用防火布覆蓋,防止動火作業時火星四濺,引起明火;④施工現場人員嚴禁發生易產生明火的行為,如吸煙、點火取暖等。
為防止乘客誤進入圍擋,主要有以下幾項措施:①非施工期間大門緊鎖;②施工期間人員和材料盡可能集中進入,在全部進入圍擋后關閉大門,并安排專人負責大門的開關;若無法達到集中進入的條件,則安排專人在大門處做好客流與進出的材料、人員之間的協調,以乘客安全為重點。
恢復運營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土建工程及裝修工程完成后的圍擋拆除。該階段的安全保障措施主要有:①圍擋拆除對乘客影響較大,調整至運營結束后施工;②圍擋拆除需徹底,尤其仔細清理地面,清除凸起物等潛在的危險源;③清理吊頂上存在的殘留物,如塑料薄膜、施工用具等物體;④圍擋拆除完成后及時運出車站,并檢查場地整體。
其他安全措施有:①加強與運營單位的溝通,與運營方做到安全聯防;②做好既有結構的監控量測工作,“勤量測、勤分析”;③加強改造期間的巡視工作,主要是對圍擋的牢固性、圍擋外圍的環境、主體結構的觀察、站內的裝修設備、軌行區的觀察等,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④合理組織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對運營的影響時間。
對既有運營車站的改造其難點主要在于在如何保障正常安全運營條件下組織施工。根據西安地鐵2號線南稍門站的既有改造,總結出只要做好施工前期的客流疏導,嚴格落實施工期間的各項安全措施,恢復運營前的細心檢查,便可以順利完成運營期間的改造施工,為以后的運營改造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