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
“流媒體大戰”儼然是當下娛樂界的熱議話題,那什么時候這話題才能轉變為“流媒體盈利大戰”?
富國銀行(WellsFargo)分析師史蒂文卡霍爾(Steven Cahall)日前發表一份報告,題為《深剖流媒體利潤率:競爭真的存在》(Deep Dive l to Streaming Margins: The Struggle】s Real.) .該報告中提及, “隨著幾乎所有傳統公司都加入了流媒體大戰,媒體業的潮流已經發生了轉變。”
卡霍爾指出,“雖然權益類市場更喜歡投資直接面向消費者(DTC)的平臺或者流媒體平臺,而非傳統的線性平臺,但我們認為,投資者也越來越希望以估值區分不同的平臺。理由很充分:并非所有的DTC創造的價值都樣。”
卡霍爾在報告中以營業利潤為重點考察目標,分析了娛樂巨頭及其流媒體平臺的財務現狀,并對未來做出預測,其中包括音樂流媒體平臺。他的結論是: “看好迪士尼/N etlix的DTC發展前景;看空獅門影業及AMC電視網,兩個在線音樂平臺潘多拉Pandora及Spotify。我們認為探索頻道/福克斯集團的前景無須擔心,對維亞康姆集團的ViacomCBS則需繼續觀察。”
為了驗證平臺的規模大小對盈利能力的影響,卡霍爾預測了各個平臺從成立第一年起每年的用戶數量、每戶營收貢獻度、毛利率和營業利潤率。他發現,規模大小十分重要,換句話說就是”流媒體平臺規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強”。他進一步解釋,根據流媒體平臺是音頻平臺還是視頻平臺的不同,以及面向的是全球市場還是細分市場的不同,平臺的利潤率會有所不同。
卡霍爾發現.Netflix在用戶規模超過2億之后,營業利潤率從5000萬用戶時的4% 一下提升到了18%。他寫道:“許多視頻DTC平臺永遠不會達到1億甚至5000萬訂閱用戶的規模,我們的研究表明,規模較小的平臺未來面臨盈利能力的挑戰。現在競爭非常激烈:我們看到Netflix用一個黃金比率定義了消費者回報率,即:要獲得每戶每月1美元營收貢獻(ARPU).每年就需要在內容上支出超過10億美元。目前看來,只有迪士尼有這個能力,探索頻道的Di scovery+和派拉蒙影業的Para mount+可能也具有這項實力。”
對于擁有Disney+、Hulu和ESPN+三大流媒體平臺的迪士尼公司,卡霍爾認為其在'DTC營業利潤率上最有優勢”,這讓他“逐步看好迪士尼的長期前景”;而獅門影業和AMC電視臺劣勢最大。他表示, “根據公司發展規劃及我們自己的估算,迪士尼在2024財年訂閱用戶能達到3.35億,DTC混合營業利潤率為2%。在同等規模下,Netlix的營業利潤率為30%。我們認為,無論在未來用戶規模增長還是提高盈利方面,迪士尼都大有潛力。”
不過對于整體的流媒體行業,卡霍爾并不樂觀, “我們的分析表明,由于競爭激烈,獅門影業(與有線電視頻道Starz聯合)推出的OTT平臺無法保持百分之十幾的營業利潤率。我們猜想,像Starz和AMC電視臺這樣規模較小的平臺,合并進較大的平臺可能會更有利,就像WWE網絡融入NBC環球旗下的流媒體平臺孔雀一樣。”
ViacomCBS投資者日活動舉行在即,屆時公司將重點推廣即將上線的Paramount+平臺和流媒體戰略宏圖。卡霍爾對此頗有幾分期待,"ViacomCBS是時候采取行動,讓投資者相信Paramou nt+可以取得成功。”自去年低點以來,ViacomCBS的股價已經上漲了大約70%。鑒于此,卡霍爾認為,“股價反映出(投資者預期Pararnount+)至少有5500萬訂閱用戶。我們期待該公司能拿出做大做強的策略,將旗下所有內容資產納入,摒棄內容授權的做法。如果采取這策略,吸引7500萬到1億訂閱用戶不成問題。如果拿出的策略不夠令人信服,那么在最近股價反彈了這么多的情況下,投資者很容易做出看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