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鵬華
(青島大學 美術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隨著人們社會經濟生活的愈加頻繁,大量產品使用造成的資源問題也更加凸顯。可持續設計理念的運用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路徑,基于對設計倫理的思考和人類生活中的環境資源現狀的關注,可持續設計理念逐漸滲透人類生活并對社會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進行重塑。我國的兒童玩具目前種類繁多,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于玩具的新鮮感慢慢減退,很多用過的玩具就不會再使用,甚至丟棄。在材質上玩具多以塑料為主,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目前兒童產品的開發前景廣闊,基于可持續設計理念,科學合理地開發兒童益智玩具產品,研究產品開發設計策略的科學理論依據,暢通兒童益智玩具的創新設計路徑,避免設計策略的盲從,實現兒童益智玩具產品開發的良性循環,同時也為其他方向的產品開發設計提供可借鑒依據,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可持續”一詞立足于環境保護的視野保持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它倡導人類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兼顧生態環保。可持續設計的意義,一是反思和創新傳統設計方式,二是規范設計模式可持續設計。就可持續設計而言,具體表現在:產品功能的延展性增加產品的使用壽命,在產品選材方面選取可降解、低污染、低耗能的可再生材料,廢棄后的產品可以回收利用,使產品在人與環境之間良性循環。
1.生態可持續性原則。生態可持續性原則包含了兒童益智玩具生產、制造回收再利用的各個環節,在生產設計前首先考慮玩具的可持續性、材料的環保、加工噴漆處理等問題,使整個生產鏈可持續。
2.經濟可持續性原則。玩具在兼顧功能的同時也要考慮產品的生產成本,設計要面向大多數人,玩具成本過高必然是高耗能的產品,會影響玩具的購買,雖然我國居民的購買力明顯提升,但經濟增長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圖1 兒童益智玩具可持續行為設計思維導圖(作者自制)

>圖2 零部件尺寸圖
可持續行為設計。人類的行為是環境問題的根源。在心理學的研究基礎上,將無意識行為分為了無意識的可持續行為和不可持續行為,通過對案例的研究,設計者可以通過觀察和研究極端用戶行為、幫助用戶克服知覺障礙、給予用戶更多合適的選擇、利用暗示效應和強迫功能以及培養用戶對于環境保護的警覺心來設計出更多能夠引導用戶可持續行為的產品。兒童好奇心強烈,對于舊的玩具最終以廢棄物扔掉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如果通過以舊換新這種行為的設計,家長在購買新玩具的同時會下意識的想到可以用舊的玩具抵掉新玩具的一些費用,這一行為設計可以很好解決部分玩具的廢棄問題。(圖1)
材料優化設計。通過對材料使用進行最小化消耗設計是產品設計的重要環節之一。基于可持續設計理念對兒童產品開發設計的材料進行優化選擇,首先需要圍繞產品的功能、質量、造型、性能、壽命等方面作出系統化的安排,在此基礎上高效利用材料優勢,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損耗,兼顧產品的壽命周期和廢棄利用率,有效避免資源浪費,利用科學策略降低產品生產成本以及提高材料的循環利用率。因此,通過倡導環保節能材料的使用對產品開發設計環節進行優化,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優化產品功能。在產品開發設計中,優化產品結構,摒棄無用的功能和過于繁雜的裝飾,簡化設計流程。優化材料的選擇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資源浪費以及降低產品成本,促使產品市場價格降低,不僅減少家庭開支,同時也提高市場產品的接受度。
可替換式設計。可替換式設計主要包括產品的拆卸和組裝功能,通過拆卸替換原部件實現功能多樣化,替換的部件又是一個“新”產品,這樣可以使產品可持續,節約資源。
舊物改造設計。通過對產品的改造,高效利用家用廢棄物品,達到以舊貌換新顏的效果。在現實物質生活中人們的產品使用周期越來越短,而產品的廢棄率也隨之增高。絕大多數人對產品的廢棄感到可惜,在此基礎上,設計師群體提出對產品舊物的改造設計應運而生。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舊物改造利用不僅促進了產品的循環利用,更提高了產品使用者的創意實踐能力。舊物改造設計逐漸成為產品設計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模塊化設計是最初應用于計算機領域的一種程序構建的方法,簡而言之就是編寫計算機程序時,主程序、子程序這一實現過程分模塊來進行,這種設計的目的就是以少變來對應多變,每個程序相對獨立實現效率也高。就玩具產品而言,構成產品的要素有結構、功能、材質、形態、紋理、色彩;而這些要素之間的關系也相對獨立,故產品設計也應用了模塊化設計這一設計理念。DIY(do it yourself)模塊組合設計的策略就是把一件玩具產品的各個部分看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模塊,或者把兩種或多種以上的玩具看做獨立的部分來重新組合,組合成為一個新的玩具產品。兒童在組合這個過程中動手能力會增強,通過玩具的組合“一物多用”的可持續使用理念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達到益智效果和提高玩具使用壽命的目的。英國哲學家洛克提出“只給孩子一件玩具,為了培養孩子節約的習慣”,這一理念也得到了檢驗;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喜歡玩具父母會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天生好奇心強,玩具功能單一會導致孩子對玩具的新鮮感過后,會重新購買其他的新玩具,這樣無疑會造成玩具的浪費,洛克這一觀點與孩子發展需求產生了矛盾。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從產品的功能和使用壽命的可持續設計理念出發,使用DIY模塊化設計策略,這一策略能增強玩具的“新鮮感”破除“單一性”,在滿足孩子發展需求的同時減少玩具的浪費。
DIY 模塊組合設計的方法:
1.單個產品零部件之間的組合轉化;具體而言就是在玩具使用過程中將單一的產品通過拆卸,各個零部件之間又可以重新組合為一個“新”的玩具。
2.多個系列玩具之間的組合轉化;具體而言就是把一系列的各個玩具看成一個獨立的部分,重新排列或者組合為新的玩具,豐富游戲效果和延長使用壽命。
產品的使用壽命不僅與質量有關,還和功能也有關系,功能單一的產品往往很快會被淘汰,通過產品功能的多樣化來延長產品的壽命,從材質上和功能上實現可持續性。
設計理念:這款搖搖馬的零部件簡單,可通過插接直接相連,兒童可以自己或者在家人的陪伴下親自組裝出木馬、凳子,在增強了親子體驗的同時,孩子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升。木頭材質表面光滑,易清洗,倒圓角的工藝處理防止磕傷兒童。
設計尺寸的確定:(表1)

>表1 兒童尺寸表
座椅寬度、握把半徑及其高度均按照第95百分位(指有95%的人群身材尺寸均小于此值)設計。(圖2、圖3)
設計分析:這款搖搖馬(圖4)的設計,是基于DIY的組合設計(圖5),在產品使用過程中讓孩子動手操作引導孩子的探索精神,引發一物多用的思考。總結出以下幾點:

>圖3 產品三視圖

>圖4 產品效果圖

>圖5 產品組合圖片(作者自制)
(1)增加益智趣味性設計:單一的益智玩具不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而DIY動手類操作設計能激發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2)增加產品功能:玩具廢棄后,零部件可以組裝成凳子,盛放綠植的小板凳,放在家中繼續使用,增加產品的使用壽命。(圖6)

>圖6 產品拆卸使用圖片(作者自制)
在資源浪費問題日趨嚴重的當下,通過科學合理的產品設計,有效利用資源是玩具制造的必由之路,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兒童益智玩具在國際市場占有量逐年提高,兒童的成長和教育是父母和社會關注的重點,需要各個家庭以及廣大設計師、企業協力合作,切實推動可持續發展。本文通過可持續理念下的兒童益智玩具設計案例分析,遵循可持續理念原則和方法,圍繞材料、結構、功能幾個方面進行思考,提出基于可持續理念的兒童益智玩具設計方法。通過產品功能的多樣化來延長產品的壽命,從材質上和功能上實現可持續性,使產品在人與環境之間良性循環,促進兒童產品市場的健康發展,推動企業及社會的進步,同時也為其他方向的產品開發設計提供科學的設計策略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