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澄
改革開放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中國當代藝術在20世紀80、90年代,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好時機。
中國當代藝術發展迄今不過30余年,中國藝術界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各種藝術報刊、展覽、研討會議、藝術群體等不斷涌現,藝術博覽會、畫廊、拍賣機構迅速興起。一大批藝術家在世界藝壇嶄露頭角,藝術市場空前活躍。近十幾年來,中國當代藝術不斷創造出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神話”。2020年,Artprice發布了《2019年當代藝術市場報告》,這份報告基于全球純藝術公開拍賣的成交結果,對全球當代藝術市場進行分析。美國、英國、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占全球當代藝術品二級市場成交額的 89%。美國和亞洲占全球總成交額的 66%。中國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局面,成為繼美國后的第二大當代藝術市場。就增長趨勢而言,中國當代藝術宛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全球當代藝術中迸射出光芒。
不可否認,如雨后春筍般的藝術園區的創建,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圓明園畫家村作為新中國第一個自發形成的藝術家聚集地,前后持續時間不過六年,但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影響深遠。而后從1998~2005年,中國當代藝術家開始聚集到798園區周邊。草場地國際藝術村261號院正是順勢、應時而生。(圖1、2、3)
草場地是個神奇的地方,因草場豐沃、曾供王公貴族馳馬狩獵而得名。這里緊鄰798藝術區,東臨中央美術學院,有人說它是地球人的野外,外星人的家園。對于藝術展的??蛡儊碚f,這倒是獵獲藝術品的好去處。草場地國際藝術村261號院創建人是中包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朝堂藝術品中心創立者李曉強先生,建一個院子、玩手工做藝術,是他年少時的夢想。作為一位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工業造型專業的優等生,60后的他的求學與工作經歷,見證了20世紀80年代美術思潮的波濤洶涌,目睹了當代藝術的興盛與低潮。常言說的好,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更加覺得能夠將自己的興趣愛好與事業相結合,是再好不過的追求了。
2005年,李曉強先生在他從事商業美術近十年之后,迎來了中國當代藝術的井噴時期,他毅然決定將公司租賃開發多年的展覽加工基地,改建為藝術園區,并立即與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代表人物、湖北美院校友曾梵志先生達成共識:做北京一流的藝術空間。同時,誠邀亞洲最好的畫廊入駐。

>圖1 北京草場地國際藝術村261號院

>圖2 北京草場地國際藝術村261號院

>圖3 北京草場地國際藝術村261號院展示空間
起初,將會展基地改建成藝術園區,在集團公司內部引起比較大的爭議,反對者大都認為,國際會展正是朝陽產業,公司員工剛好磨合成最佳團隊模式。李曉強先生硬是憑自己對文化藝術事業的熱愛,對文創產業前景的看好,力排眾議,說服了集團公司各級領導,使得園區改造修建順利進行。建設園區的初衷并非以獲得最大建筑面積、或是獲得最大經濟回報為目的,而是著力打造最佳藝術空間、營造優美環境為追求,園區的容積率為建筑與園林1:1的比例。著眼于園區的長期發展與國際化的標準,李曉強先生發揮其早年承接、策劃諸多大型藝術設計項目、展覽的經驗,如中國國際包裝展的策劃、國家奧體中心網球館的設計、上海世博會分支項目、中國工程院場館等的設計建設等。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既融入國際當代藝術的思維,同時考慮國人的體驗感受。最終將極具中國特點的庭院概念融入其中,注重多角度的空間視覺觀賞效果。注重細節到燈光、不同位置和功能材料,以及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選擇。從土建挖地基開始,他基本每天住在院里,可見其用心程度。用他自己的話說“這里是我藝術設計生涯的集中呈現。”
李曉強先生依靠他多年從事國際會展的經驗,義無反顧地將公司轉向藝術園區的建立與運營。為進入園區的畫廊與藝術家提供專業的服務。作為本地區第一批轉型做專業文化藝術空間的企業,為草場地的藝術園區發展起到積極良好的作用。在園區的運營上,以企業團隊的模式對園區進行專業管理與服務。說是運營不如說是服務,拋開眼前利益專心于園區的專業化打造,服務于藝術機構與藝術家。在園區建成的前六年一直在不斷投入中,隨后才開始逐漸市場化。這樣的心態也融入到園區的各個角落。
正是基于和曾梵志先生志趣相投,近5000平方米的園區從動工到投入使用只用了短短1年時間。在園區落成后,舉辦了一系列重要的、有影響力的藝術展覽,迅速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打卡圣地。
2008年4月,《耿建翌:過度》展在北京草場地國際藝術村261號香格納北京空間展出。耿建翌是早期當代實驗藝術的代表人物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觀念藝術家之一,展覽集中呈現藝術家在攝影、裝置上的最新研究,續寫其對于個人身份問題的關注。這也是香格納畫廊正式設立香格納北京空間后的第一場展覽。
2010年3月6日,“我的孩子,春天來了”珂勒惠支個展在北京草場地261號院藝美基金隆重啟幕。該展是繼20世紀30年代、70年代后珂勒惠支作品再度亮相中國的最大規模展覽,共展出42幅原作(三個系列以及母與子,自畫像),包括一件雕塑作品。此次展覽因其作品質量、展覽規模、受關注程度在社會各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讓中國的觀眾欣賞到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對中國當代藝術影響了大半個世紀的偉大的德國女性藝術家的風采。(圖4)

>圖4 珂勒惠支個展

>圖5 草場地國際藝術村261號院創建人李曉強和著名畫家曾梵志

>圖6 讓愛了不起國際兒童藝術設計展1

>圖7 讓愛了不起國際兒童藝術設計展2
曾梵志個展“盧浮宮計劃”2014年10月曾在巴黎盧浮宮展出,當時他的作品《從1830年至今:NO.4》與德拉克洛瓦的名畫《自由引導人民》共同展出。2015年3月9日他的此幅作品與同系列三幅作品一起移師北京草場地261號院香格納畫廊,成為時隔五年后他在國內的再次個展。在此系列中,曾梵志將世界名畫德拉克洛瓦于1830年創作的《自由引導人民》中心位置的寫意式雕像替換了原作中舉旗的自由女神,背景部分的人物群像則被藝術家標志性的亂筆線條所替代,傳達出冷峻蒼茫的時空感受,也延續了曾梵志作品中一貫肅穆沉郁的情感氛圍。(圖5)
2018年7月1日,“何處是歸程”顏荷行為藝術展在261號院內舉行。此次展覽由李曉強先生策展,他從對當代藝術和行為藝術的認識出發,就作品的當代性進行了提煉,他認為“顏荷的行為藝術表演,呈現出她個人獨特的肢體語言,是她對生命形態的思索。并通過融化的冰塊與流失的雨滴,深刻干預著觀者的意識與覺醒。在日復一日的流年中,失了蹤影失去的是時光,而旋轉與奔跑中,復活的靈魂翩然而至。當態度轉變為形式,繁雜的情緒用極簡方式來表達,藝術便達到里程碑式的階段?!蹦康木褪菃拘讶藗兊哪撤N意識,當代藝術已經打破很多的界定范疇,不同藝術形式穿插在一起。
一方院子一種情懷。如今,在這個院子,李曉強先生擁有了愛情和可愛的孩子們。他的太太——同樣熱愛藝術的尚姝含女士,既是作家亦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從2015年起,她策劃、實施了“讓愛了不起國際兒童藝術設計展”(LOVE ROCKS ART),至今已舉辦了7屆,每一屆都有不一樣的主題?!白寪哿瞬黄稹辈皇且痪浜唵蔚脑?,不僅僅是將眾多優秀兒童原創繪畫藝術品集中展出,同時是用藝術的方式會友、創作、幫助人。一年又一年,把孩子的世界通過藝術的方式記錄下來,從而達到認識自己,認識角色,認識責任,感知當下!從小培養做公益的愛心,懂得想要的,必須先給,先幫助他人,才能實現夢想!給予愛,不如讓孩子學會愛?;蛟S是成長最有價值的地方。(圖6、7)
同時,她還創辦了引領藝術生活方式的平臺——太太的客廳。持續為261號藝術園區增加活力與時尚元素。不定期地邀請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策展人、舞蹈家、科學家、金融家等,在261號國際藝術園區通過沙龍和講座的形式分享藝術理念,用更加舒服的方法讓大家認識藝術、體會藝術,真正去實踐藝術融入生活。
藝術園區是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重要載體,轉眼二十一年過去了,優秀藝術家和高品質畫廊入駐261號國際藝術園區,攜手合作,既是中國當代藝術的創作者,也是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推動者。261號國際藝術園區的成長歷程,正好勾勒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軌跡,是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