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GPS測繪技術的發展,其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也更加深入,且改變了測繪數據采集的相關模式,成為當前基礎數據更新的重要技術手段。GPS測繪技術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可擴大測繪范圍,通過精準定位、便捷操作和自動處理,實現測繪工程的智能測繪,進而推動工程開展。下面針對GPS測繪技術在測繪工程中的具體應用展開分析。
【關鍵詞】GPS控制測量;高程精度;分析
作為一種高效數據采集手段,GPS測繪技術在不同類型的工程測繪中產生極大作用,而其為測繪工作效率提升提供有力保障。與傳統全站儀等測繪技術相比較,GPS測繪技術具有精度高、效率快、操作便捷等諸多優勢,工程過程中可采用此類測繪技術取得更為精準的測繪數據與結果,因此其在工程測繪領域應用廣泛。
1、基本概述
GPS全稱為GLobalPositioning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統”,GPS并不是特指某一特定對象,而是指能授時、測距的空間交會定位系統的總稱,此系統能將具有連續性、時效性的三維位置、速度、時間等相關數據信息發送給全球范圍內的用戶。GPS在測量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將接收機有效安裝到固定位置上,隨后與GPS衛星所發射導航電文相結合,對某一時間段內所顯現定位距離加以科學化測量,從而形成最終的相應三維坐標,并切實達到精準定位的目標。
2、GPS技術的原理分析
GPS技術原理分析,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即空間軌道衛星、地面主控與監測站點以及用戶信號接收裝置。空間軌道衛星,將空間位置與其它定位相關信息,針對衛星覆蓋區域,地球上的用戶便會接收到其發射的信號,同時該區域內部,還需建立地面信號接收、監測與主控站點,當用戶出現定位需求時,空間軌道上的衛星將定位信息發送至地面接收站點,然后地面接收機通過接收位于不同空間位置的多個星座相關定位數據,利用空間后方交會,求解出其瞬時位置,從而獲取地面點的三維坐標數據。
3、GPS測繪技術在工程測繪中應用的優勢特點
3.1定位效果好
盡可能地做到“圖實一致”,是工程測繪工作的第一要義,GPS測繪技術具備高度的可靠性與優質性。現階段,GPS衛星星座的24人造衛星已全部投用完成,在全球范圍內的定位導航覆蓋率高達98%。同時,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GPS測繪技術的測繪精度也不斷提升。現階段,在300m至1500m范圍的工程測繪中,GPS測繪技術可將數據的定位誤差縮小至毫米級別,由此產生的測繪圖紙自然也更具應用價值。除此之外,GPS技術對電磁干擾、障礙物干擾等的應對能力也比較強,可滿足復雜環境下的工程測繪需求,具有良好的技術適應性與工作穩定性。
3.2 GPS技術適應性較強
截至目前,GPS技術已經在諸多領域中得到了應用,由于自身具備較強的適應性,GPS技術在房屋測繪領域中得到應用時,能為實際工作提供很多便利,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實際測繪工作開展過程中,布網操作也更加方便,而且GPS技術在很多工作環境下均能快速適應,展示出更好的應用效果。此外,GPS技術具備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優點,能克服復雜的地形條件和地物障礙,無須過多人為操作就能完成高精度勘測工作,因而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與難度,也減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
4、GPS測繪技術在測繪中的應用
4.1 GPS定位
GPS測繪技術在測繪工程中應用的重要內容就是通過發揮GPS的精準定位功能,完成對測繪工程地面測量對象的準確定位,進而開展測繪計算和數據分析。在測繪工程中,GPS測繪技術是通過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統的衛星定位,在測繪區域的地面設定GPS信號接收機,來完成對測量對象的測繪,使得測繪人員可掌握地面地形各種數據信息,進而提高計算機軟件圖形分析和數據處理的效果,提高測繪工作效率。隨著GPS測繪技術的發展,在測繪工程中,逐漸實現了戶外觀測技術、專業設備測量以及GPS定位技術的融合應用,提升了測繪結果的精準度。此外,基于GPS定位技術采用的實時動態化差分測量方法,在GPS測繪定位上,還利用了不同的差分定位技術,如單站差分、局部差分和廣域差分等,滿足了不同的測量需求,可在消除定位測量差分誤差的同時,減少傳播延遲性,提高測繪定位的精確度。
4.2動態測繪
在實際工程測繪當中,相關工作應在原有監測點這一基礎之上設置檢測基站,將GPS測繪技術相關設備安裝于檢測基站當中,從而令測繪工作開展過程中衛星能最大限度提供有力保障,確保最終所得測繪數據精準性。另外,在開展工程測繪工作過程當中,可通過使用無線傳輸這一技術將數據傳輸到信息接收中心加以詳細分析處理,各信息流動站點通過無線設備對數據信息進行接受與傳輸,能在為定位精準度提供保障這一基礎之上,對數據加以更深層次分析處理,在獲得兩個觀測點以上距離位置后,流動站點便能給出精確三維定位坐標。但是,在開展此工作時需著重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選擇測量點時以具有開闊視野處為最佳區域,并確保設備有效性安裝,為順利開展測繪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其次,在完成所有測繪工作后,相關工作人員需對傳輸信號及時確認,在確認信號無任何差錯后才能徹底結束測繪工作。如若信號發生差錯,則會對測繪工作精確度造成極大影響。
4.3對數據進行處理
現階段,隨著GPS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更為重要的是,GPS技術在房屋工程測繪領域中的運用也變得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在GPS接收機設計上,已被賦予更多自動化功能,這也讓很多領域中的工程測繪工業強度大幅降低,作業速度也越來越快。但也正是由于自動化程度的提升,衛星分布情況和信號質量也容易對該項工作產生影響,導致最終觀測效果無法呈現出更好的狀態。因此,在后續測量工作執行時,應盡可能選擇衛星空間位置,并選擇在衛星信號質量最佳階段進行測量。一般情況下,GPS在測量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些隨機數據,需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性分析,滿足數量、精度和質量需求,才能為后續定位坐標的計算提供基礎。從實際工作過程中,通過GPS技術執行測量操作,依然會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對后續測量結果精準度產生影響。因此,需提升對數據處理的重視程度,讓測繪工作處于更加精準的狀態,以此來強化房屋測量的質量。
5、GPS在工程測量應用中的精度提升策略
5.1確保完成確定的初始準備工作
利用GPS提高工程測量精度,最重要的是能進行前期準備工作。實際上,為了防止最終測量結果不符合預期,應有效地整理工程測量所需的數據,并按測量規范準備工程測量所需的設備。
5.2合理選擇
GPS設備在測繪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對數據采集設備給予科學、合理的選擇,以此來更好地發揮GPS測繪設備的性能。在測繪前還需仔細檢查GPS接收機的基本性能和參數,并對存在的誤差采取有效措施給予調整和控制,從而有效提高測繪精度。例如,星歷信息誤差、衛星鐘的誤差和天線中心坐標誤差等,都會對測繪精度產生影響,因此需合理選擇測繪設備來避免上述誤差的發生。
5.3提高員工業務素質
在具體的實踐工作中,工作人員是利用GPS的功能,以及他們是否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來直觀地測量工程的精度。一是開展專業培訓,讓測量人員認識GPS,強化作業功能,通過實際工作,確保服務的規范化、質優價廉,使GPS功能在實際操作中充分發揮作用,更好地為工程測量服務。二是在詳細分析工程測量應用的基礎上,建立和推行責任機制,確保GPS的有效性,防止工程測量的進展,造成消極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分析GPS的技術原理和特點能發現,GPS技術的應用可為房屋工程測繪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測量結果精確度也能得到提升,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廣泛應用,GPS技術的作用下,測繪人員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安全性提升也十分明顯。
參考文獻:
[1]盧銘,楊兆祥.GPS測繪技術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林業科技情報,2019,51(04):130-132.
[2]廖斌杰.GPS測繪技術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建設信息化,2019(19):75-76.
[3]高麗,趙文舉.探析GPS測繪技術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9(29):216-217.
[4]翟偉光.試析GPS土地測繪技術中測繪精度的影響因素[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8(12):172-173.
作者簡介:
朱淑芹(1983-),現為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不動產交易登記中心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不動產權籍調查工作(外業調查、數據入庫),不動產數據整合及匯交、權屬爭議調處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