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維明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宿遷市中心支行會同國家統計局宿遷調查隊,組織轄內28家銀行機構、126戶樣本企業(涉及紡織印染、電子電器、機械裝備、制衣制鞋、食品藥品、建筑建材、商貿服務、信息軟件、農林牧漁等行業),針對普惠小微企業階段性延期償還貸款本息政策執行情況開展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延期貸款金額占比大、還款情況好,主要集中于制造業、批發與零售、建筑建材等行業;2021年下半年集中還款期法人銀行機構流動性、企業償債能力值得關注;同時,建議完善配套措施,提高政策效果,全力支持穩企業、保就業。
普惠小微企業延期償還貸款辦理情況
延期貸款占八成,主要集中于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2020年6月至12月,全市28家銀行機構共辦理延期貸款140.2億元,延期率為79.91%(見表1)。截至2020年末,延期貸款余額為134.38億元,占同期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的22.4%,其中,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農林牧漁業以及其他行業的貸款余額分別為49.42億元、39.06億元、6.08億元、11.4億元和28.42億元,占比分別為36.78%、29.06%、4.53%、8.48%和21.15%,延期貸款主要集中于受疫情影響較大、用工人數相對集中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如制造業、批發零售業、建筑建材等行業(見表2)。
延期貸款還款情況較好,續貸金額占比較大。2020年6月至12月,全市有34.71億元延期貸款到期,涉及企業4854戶、貸款5719筆。其中,4487戶企業的5299筆、24.59億元延期貸款按期歸還,占比分別為92.44%、92.66%和70.84%;因經營狀況沒有較大改變,349戶企業的392筆、9.56億元延期貸款辦理了繼續延期,占比分別為7.19%、6.85%和27.55%;因瀕臨倒閉、停業或履約還款意識較差,18戶企業的28筆、0.56億元延期貸款被劃入不良,占比僅為0.37%、0.49%和1.61%(見表3)。
法人機構推動力度大,延期貸款總額多。轄內法人銀行機構認真貫徹宏觀調控決策部署,全力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全面推動實施階段性延期償還貸款本息政策。2020年6月至12月,轄內法人銀行機構延期率為88.98%,分別高于大型銀行機構、股份制銀行、城商行15.51個百分點、13.47個百分點和14.64個百分點,高于全市9.07個百分點;延期貸款本金達69.94億元,占全市延期貸款的49.89%(見表1)。
面臨的主要問題
延期貸款于2021年下半年集中到期,企業償債能力需要關注。延期償還貸款本息政策延緩了企業償債時間,在克服疫情沖擊、恢復經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21年一季度、二季度和下半年到期貸款金額分別是5.73億元、18.56億元和108.22億元,占未到期延期貸款的比例分別為4.27%、13.81%和80.54%,八成延期貸款將于2021年下半年集中到期。如果疫情沒能得到較好控制、經濟沒有根本性好轉,企業仍將面臨較大的還款壓力(見表1)。
法人機構經營承壓,流動性問題需要重視。一是受大型銀行機構重心下沉、農村金融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法人機構經營承壓,凈息差收窄。2020年轄內9家法人銀行機構凈利潤同比下降5.88%,低于全市銀行利潤增速39.24個百分點;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長2.45%,低于全市銀行增速19.04個百分點(見表4)。二是地方法人銀行機構承擔了大量普惠金融責任,較多信貸資源流向三農等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存量貸款規模較大,再加上央行發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指出:“加強對不規范存款創新產品、結構性存款、異地存款的管理”,法人銀行機構特別是延期貸款集中還款期的流動性問題需要引起重視。截至2020年末,9家法人銀行機構存貸比為88.3%,比年初上升1.55個百分點,5家村鎮銀行高達96.96%,較年初上升7.84個百分點;年度核心負債依存度為68.93%,較年初下降6.2個百分點,僅高出指標預警值8.93個百分點。
配套措施不夠完善,政策效果受到影響。一是對地方法人銀行機構辦理的符合條件的延期貸款由中國人民銀行按首次發放金額的1%予以獎勵,沒有獲得獎勵的銀行分支機構實施政策的積極性受到影響。二是延期償還貸款本息政策沒有對利率做出引導或要求,實踐中銀行是參照之前的貸款利率標準執行的,因此,延期償還貸款本息政策只是延緩了企業的償債時間,沒有體現價格優惠。據統計,銀行辦理的階段性延期償還貸款最高利率達12.3975%,比LPR上浮了804.75個基點;最低存單質押類貸款利率達3.85%,較LPR下降了50個基點。三是企業貸款大多按月結息,因利息金額小,企業都能如期支付,銀行目前尚未收到和辦理過利息延期申請。四是銀行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一般年初下發、年底考評,少數銀行機構僅以通知方式進行部署要求,因利益掛鉤不緊密,致使有的信貸員存在惜貸心理,往往選擇一些經營狀況比較好、擔保抵押較充分、還款能力較強的企業辦理延期貸款業務。
企業期盼更多獲得感,得到更多金融支持。126戶企業問卷調查顯示:多數企業盼望銀行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進一步減費讓利,讓企業得到更多獲得感。在72戶貸款企業中,43戶企業反映“銀行貸款利率偏高”,占比為59.72%;29戶企業表示“希望延期償還貸款政策延續”,占比為40.28%;部分企業建議“延期貸款不以年度為期限,可與企業生產周期保持同步”;11戶企業辦理了“延期貸款”,占比為15.28%。對于“未使用延期貸款原因”,在61戶未使用“延期貸款”的存量貸款戶中,有18戶企業表示“不了解政策,未提出申請”,有7戶企業表示“銀行貸款手續煩瑣”,有9戶企業表示“銀行信貸門檻過高”,有15戶企業表示“企業貸款可及時償還,不需要延期”,占比分別為29.51%、11.48%、14.75%和24.59%。
政策建議
開展政策效果評估,科學把握宏觀調控力度和節奏。一方面,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普惠小微企業階段性延期償還貸款本息政策實施評估機制,根據疫情防控、經濟形勢階段性變化特征實時開展政策效果評估。另一方面,根據評估結果,合理調整延期償還貸款本息政策工具的力度和節奏,穩妥做好紓困政策的適當接續和有序退出,確保信貸資源在抗擊疫情、恢復經濟中精準滴灌、合理有效。
完善配套推動措施,提高政策實施效果。一是建立延期償還貸款利息貼補制度。建議對銀行機構辦理1000萬元以下、6個月以上的延期償還貸款,由地方各級政府按照一定貼補比例標準,通過銀行降低貸款利率的方式,貼補企業利息。二是擴大獎勵范圍。建議由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參照對地方法人銀行延期償還貸款獎勵標準,采取降檔計算方式對其他銀行分支機構辦理的延期償還貸款業務予以獎勵。三是推動銀行和政府類融資性擔保公司簡化貸款和擔保手續,降低或減免延期貸款企業服務費用,減輕企業負擔。四是提高監管容忍度。建議金融監管部門根據銀行普惠小微企業延期償還貸款本息辦理情況,階段性降低監管標準和要求。
加大政策推進力度,提前做好風險應對工作。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完善工作措施,確保宏觀調控政策落地落實。一是科學制定包括繼續延期在內的延期償還貸款管理規定,繼續加大政策實施推進力度,積極幫助企業應對復雜困難的經濟環境。二是建立健全延期貸款企業監測制度,摸清風險底數,在積極做好政策適當接續的同時,提前做好政策退出時的應對處置措施。三是加強流動性監測與管理,尤其是地方法人機構要密切加強與當地央行的溝通聯系,必要時申請再貸款、再貼現資金支持,同時要積極加強與省聯社和發起行的溝通協調,采取提前簽訂流動性救助協議的方式防范流動性風險。
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一是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金融生態環境,創建主體責任和金融風險防控屬地責任,加大金融生態環境創建力度,積極打造“信用環境更加良好、法制環境更加完善、政策環境更加規范、金融運行更加穩健、金融服務更加高效”的良好金融生態區,實現經濟金融良性互動、穩健發展。二是深化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推動信用信息采取、渠道整合和共享水平,不斷完善地方聯合信用懲戒機制,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三是加強金融債權保護,推動政、銀、法之間的協調合作,提升金融案件的審判和執行效率。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宿遷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