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汽車保有量也不斷提升,給城市交通系統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作為城市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程,必須順應社會發展需求,提升工程的建設質量,才能滿足城市的基本通行需求,而病害問題是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的常見問題,必須采取措施對其進行修復,才能有效提升道路橋梁工程的使用壽命,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首先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的常見病害進行了分析,繼而在此基礎上就施工處理技術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市政工程;道路橋梁;常見病害;處理技術
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作為我國基建事業中的重要工程,其建設活動不僅推動了城市經濟的發展,也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隨著城市交通壓力的不斷增大,也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對其中的病害問題進行解決,成了當前工程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難題,特別是隨著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使用年限的不斷增長,病害問題愈發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對病害進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對提高工程的使用壽命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病害分析的必要性
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病害問題和人們的出行安全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對道路橋梁工程中的常見病害進行深入的分析,能夠及時發現道路橋梁工程運營過程中出現的病害問題,并采取措施對其進行解決和維護,從而使得病害帶來的嚴重后果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使得道路橋梁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病害分析工作還有利于相關單位對道路橋梁的實際狀況和壽命進行可靠的評估,為工程的運維工作提供參考。另外,通過這些道路橋梁工程病害的分析,能夠促使技術人員全面了解病害產生的原因,繼而在下一次的道路橋梁工程建設中,事先采取預防措施對病害進行預防,使得病害出現的概率得到明顯的控制。
2、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的病害與處理措施
2.1路橋面裂縫病害與處理措施
路橋面裂縫是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常見的病害之一,對車輛行駛的安全性有著重要的影響,造成路橋面裂縫的原因較為復雜,在工程建設方面,路橋面施工時未能有效壓實,車輛碾壓作用下路橋面就容易出現裂縫;在氣候環境方面,路橋面直接和環境相互接觸,受到氣候環境因素的影響也更為直接,特別是四季氣候變化明顯的地區,在季節性溫差的作用下,路面因熱脹冷縮而出現裂縫情況更為常見。路橋面裂縫處理若是及時,則能有效避免裂縫的進一步擴大,對路橋結構形成一定的保護,使得道路橋梁工程的使用壽命得到相應的提升。
針對路橋面裂縫病害,可以根據裂縫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對于寬度小于2毫米的裂縫,可以利用環氧樹脂注膠修補的方式來進行處理,為確保環氧樹脂良好的修補效果,在注膠前應當對裂縫進行初步的清理,確保漿液能夠順利滲入到裂縫深處。對于寬度大于2毫米的裂縫,可以采用注漿法的方式進行修補,在外部壓力的作用下使得漿液充滿裂縫,凝固后促使其達到良好的強固效果。這兩種方式對前期裂縫較小時,有很好的修補效果,但是若是裂縫較大,則需要采用開槽填充的方式進行修補,填充材料也應當換成丁基橡膠等材料。修補完成后的路橋面應當具備良好的平順性。
2.2路橋過渡段沉降與處理措施
路橋過渡段是道路橋梁工程中的關鍵建設部位,在該部位極易出現不均勻沉降現象的發生,使得路橋面形成一定的高度差,破壞了路橋連接的完整性。造成路橋過渡段沉降的原因大多數是因為施工遺留問題,在進行路橋過渡段部位施工的時候,回填材料質量不合格或者是未能進行科學壓實作業,都會增加不均勻沉降情況出現的概率。加上道路結構和橋體結構在剛度方面具有很大的差異,車輛碾壓下的變形也不均勻,使得不均勻沉降現象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劇。
針對過渡段不均勻沉降情況,應當盡可能促使道路與橋梁結構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使得不均勻沉降的情況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施工中可以適當增加路橋面的橫截面,采用粘合劑對路橋面進行粘合,以使得其整體性得到增強,承載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升;在基礎的回填與壓實控制方面,應當選擇性能優良的材料進行回填,并根據施工要求,采用分層壓實的方式對其進行壓實作業,確保壓實度符合工程標準。此外為避免水體侵蝕的影響,防水工作也應當做到位,避免雨水和地下水活動對基礎的穩固性形成影響,減小路橋面出現不均勻沉降的概率。
2.3路橋面剝蝕病害及處理措施
路橋面剝蝕病害指的是路橋面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起皮、蜂窩麻面等剝落現象,使得路橋面的完整性遭到了破壞,影響到行車穩定性,造成路橋面剝蝕病害的原因主要是來自環境的破壞作用,比如說風化、雨水侵蝕、凍融作用等,都會引起路橋面形成剝蝕病害,以凍融剝蝕為例,在冷熱交替的作用下,路橋面結構中的水分反復凍結融化,使得路橋面同基礎結構的附著能力得到了明顯的下降,進而就會出現剝落,形成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的剝蝕坑,影響路面的穩定性。
針對路橋面剝蝕病害,在進行路橋面施工的時候可以適當添加碳纖維等添加劑,使得路橋面材料的內部結構得到有效的優化,增強其穩固性能,促使其能夠應對各種復雜環境的侵蝕。對于已經出現剝蝕的路面,應當及時對剝落下來的碎石等雜物進行清理,并利用瀝青等路面材料進行修補作業,以確保路面良好的完整性。若是局部剝蝕部位過多,可以考慮將該部位路面材料進行全面鏟除,并重新進行攤鋪作業。
結語:綜上所述,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礎工程,其建設質量和人們的出行安全有著密切的聯系,當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存在裂縫、剝蝕等病害,相關單位應當采取正確的處理技術,對這些病害進行處理,以提升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使用壽命,發揮其應有的交通價值。
參考文獻:
[1]方明,趙亞峰.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處理技術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9,4(08):28-29.
[2]藺志國.路橋工程中路面施工的病害分析及處理對策[J].山西建筑,2018,44(33):106-108.
[3]郭建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1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