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軍
[摘 要]當前建設用地十分緊缺,但由于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加,這也使房屋建筑工程項目不斷增多。由于受制于建設用地緊張的影響,在當前房屋建設過程中遇到軟土地基是較為常見的現象。由于軟土地基無法滿足房屋建筑工程承載力的設計要求,因此對于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軟土地基需要進行有效處理,針對房屋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來采用科學的軟土地基處理方式,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和穩固性,保證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本文就建筑工程項目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 軟土地基 處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8-0222-01
引言
軟土地基是房屋建筑施工項目中比較大的難題,所以做好這部分的技術處理工作是最為重要的工作,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采取最適合當地環境和施工的方法,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是很多的,目的都是要不斷的對軟土地基的土層進行改善,從而增加地基的穩定性,進而達到更好的經濟效果。
1.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由于軟土地基的土質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施工過程中的穩定性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一般軟土地基是不適合做持力層的,而是需要對這部分軟土地基做一定的處理,從而給地基的形成打下基礎。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進步,我國房屋建筑的項目也逐漸增多,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證房屋建筑工程質量,所以就要在軟土地基的施工上和技術的處理上做得更好。
2.軟土地基的特點
軟土地基具有觸變性、高壓縮性、低透水性及不均勻性等特點。當軟土地基保持原狀時,其會呈現出固態的特征,一旦受到外力破壞或是擾動時,則會轉變為流動狀態。同時軟土壓縮系數較大,只有當垂直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才會發生變形,變形發生時會導致地基上部的建筑發生較大的沉降量。同時軟土自身滲透性較差,由于其不透水性,這也導致軟土地基處理過程中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達到排水固結的效果,這也使房屋建筑工程的沉降往往會持續較長的時間。由于軟土組成顆粒具有較高的分散性,這也導致軟土土質缺乏均勻性,從而使房屋建筑面差異沉降量增加,嚴重時會使房屋建筑出現裂縫。
3.房屋建筑工程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
3.1 墊層技術
所謂墊層,即根據所處地區的地質情況等因素,將地基下面一定范圍或深度的軟土挖掉,并隨之用砂石、石灰土、礦渣、煤渣等強度較高、穩定性較好、承載力較強的材料進行替換。一般來說,這種墊層技術所適用的軟土厚度一般需小于3米,由于處理技術難度較低,因而被較為廣泛的應用于各類地形中。在施工過程中采用這種墊層技術時,一方面要保證墊層的底面平整,保證墊層結實;另一方面要選用良好的墊層材料,將基坑的塵土和積水進行徹底的清除,使墊層物充分發揮其強度和承載力。
3.2 粒料樁技術
粒料樁處理技術可以說是在墊層技術上逐漸演變而來的一種軟土地基處理技術。這種技術一般采用碎石、砂礫等較為強度較高的材料做成直徑較大的樁體,與此同時再使用專業的機械和設備制造出結實、穩固的復合地基,從而提高地基的穩定性和承載力,對建筑的整個地基起到明顯的支撐作用。一般來說,在采用這種粒料樁處理技術時,要考慮到樁體和地基坑內土地的兼容性,將樁體以及地基土地的置換率和樁土承載力等相關因素進行綜合、準確的計算和測量。同時,樁料的粒料采用方面要盡量選擇多樣化的粒料,保證粒料的最大粒徑不超過5厘米,含泥量不能超過百分之五。
3.3 深層拌和技術
深層拌和技術是通過將石灰、水泥等固結材料注入軟土地基中,發揮固結材料的凝聚和粘合作用,進而對柱體進行加固,提高地基承載力和建筑強度。值得一提的是,深層拌和技術根據拌和方法和地質特點的的不同又可細分為泥漿拌和、粉狀拌和、水泥砂漿噴射等等。一般來說,根據我國大部分軟土地區的特點來說,深層水泥攪拌樁和深層石灰攪拌樁在深層拌和技術中采用較為普遍。這兩種深層拌和技術即通過采用水泥、石灰等固結材料使軟土不斷的凝聚和加固,提高其強度和承載力。其中,由于水泥和石灰的不同的物理、化學特性,深層水泥攪拌樁較適用于淤泥、泥炭土、粉土類軟土地基的處理中。而深層石灰攪拌樁則較適用于難凝結和加固的軟性粘土地基的施工處理中。
3.4 靜立排水技術
除了上述的幾種軟土地基處理方法之外,要保證建筑地基的質量,做好地基的排水工作同樣重要。所謂靜立排水就是通過建立綜合的地基排水系統,將地基表面積水、降水等排放干凈,避免其在建筑地基表面長期積存從而對地基造成削弱強度和承載力的情況出現。一般來說,可在建筑地基中可設置縫隙式圓形集水管,在一定的距離內安置檢查井、泄水口等設施,一方面對其進行混凝土澆筑,另一方面保證其與橫向排水管相連接,以達到排放地基表面降水的作用,同時防止建筑地基因長期受多余積水侵蝕而塌陷,減少因軟土地基沉降而造成建筑坍塌。
4 結束語
房屋建筑軟土地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跟房屋建筑的質量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每一種軟土地基的施工方法都具有針對性、局限性及適用范圍,由此要根據條件選擇符合設計要求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
我國的土地面積較廣,地質類型也相對復雜多樣,對我國的建筑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土地類型和性質遠不止軟土地基這一種,而處理軟土地基的技術也遠不止上述的這些。因而,在我們實際的施工和應用這些技術時,最關鍵的就是要結合不同地區的地質、地形情況,這樣才能夠發揮不同地質地形處理技術的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率,轉不利因素為有力條件,從而更好的滿足建筑工程施工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張立恩.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0(6).
[2] 黃玉興.試析房屋建筑工程軟土地基基礎處理方案[J].科技資訊,2006(20).
[3] 李紅霞.高層房屋建筑軟土地基處理的深層攪拌法[J].洛陽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