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研究員 戴春晨 鄧麗萍

2021年3月31日,游客在三亞國際免稅城購物。視覺中國 ?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
受訪者供圖
★海南不是要再建GDP強省,而是打造全球最佳營商環境的試驗田。
促進消費應該以國際化為主,以法治化為關鍵和準繩,以市場化為操作標準。
要想做好整體消費,需要的不是單項冠軍,需要的是在旅游、健康養老、文化、小吃、特色等各方面表現好的全能冠軍。
2021年5月7日—10日,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將在海南舉辦。消博會將以建設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為定位,打造國際消費精品全球展示交易平臺。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已成為中國當前及未來長期的發展基調。海南自貿港建設三年以來,在推動貿易、投資自由便利上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成為連接國際國內大循環的橋梁和紐帶。
此次“消博會”的舉辦,對海南自貿港而言有何意義? 與中國雙循環格局建設有何聯系? 海南建設自貿港的新路徑及未來的發展重點是什么? 南方周末專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
雙循環戰略銜接點
南方周末: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如何理解“雙循環”格局下,新型消費和海南自貿港建設的聯系?
魏建國:“雙循環”就像“倒8字”,國內大循環是上面的大圈,國際大循環是下面的小圈,兩個循環要相互促進。海南自貿港要做雙循環“倒8字”的戰略銜接點。也就是說,海南既要貫通國內大循環,也要連接國際大循環。
現在很多人有個疑問,海南(經濟)體量這么小,能否建成自由貿易港。其實,海南自貿港和新加坡、中國香港、首爾、迪拜、鹿特丹有所不同,這些自貿港是通過貿易和投資帶動的(所以需要較大的經濟體量做支撐),是老的做法。海南到底要走什么樣的道路呢?我認為要把消費點出來。海南這個銜接點,不僅能夠促進國內國外消費的升級,還能通過消費帶動國內的產業鏈運作。消費驅動產業布局,產業布局又能支撐海南大部分消費。
宣揚消費,讓首屆“消博會”成為全球性的消費展會,這是我的中心思想。
南方周末:你的意思是說,過去的自貿區、自貿港都是通過投資、貿易驅動,海南自貿港是以消費為牽引,對嗎?
魏建國:對,以消費為牽引。中國有三大成熟并且重要的基礎。
第一,消費基礎。未來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大國,將保有包括全鏈條的、門類齊全的制造業,同時還有超大市場規模的吸引力。中國在“十四五”以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發揮超大規模市場的吸引力,就一定要辦好上海的“進博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和海南的“消博會”,尤其是要把“消博會”提到與“進博會”一樣的水平。
“進博會”展出的既有化妝品等生活消費,也有生產消費。無論是生活消費還是生產消費,海南都能顯露優勢,因為它的港口(潛力)大。
第二,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新通道。RCEP簽署后,亞太地區能不能在海南島形成有影響力的購物中心,首先把消博會落實好。
第三,碳中和的要求。中國提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路線圖。GDP往上走,消費往上走,碳排放往下走,這一點海南能做到。海南將借助消博會的平臺效應,通過一系列大量的消費,構建“雙循環”的銜接點,建設五個消費中心。
這五大消費中心包括購物消費中心、健康養老消費中心、旅游消費中心、遠程教育培訓消費中心和體育消費中心。
這樣就能夠吸引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的養老需求,吸引德國、日本、加拿大和韓國新材料新工藝投入,吸引澳大利亞、新西蘭甚至印度的大宗商品進口。
“小荷才露尖尖角”
南方周末:海南正在逐步落地你剛才提的五個中心——文體旅游本身有國際旅游島的定位,消費有火爆的免稅店,醫療有樂城康養醫療試點,你怎么評價自貿港建設三年來取得的成績?
魏建國:我認為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還沒有建成。人們還不知道樂城有這樣一個康養中心,更多的人仍然是去德國、美國醫療。海南成為購物中心,那也是暫時的,因為疫情期間通關不了,所以只能到這來買東西。這些都不能說明海南已經達成目標。如何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海南要加大力度。
南方周末:除了知名度問題之外,海南還需從哪些方面突破?
魏建國:我認為有三個重要的方向。
第一,服務質量,就是service quality。誠懇、誠信的服務態度要占70%。
第二,快捷。當今的世界是一個拼速度、講效益的時代。海南必須加快城市建設,加快旅游環島交通建設,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
第三,頂層設計。要做高水平的頂層設計,不是一般的頂層設計。達沃斯從偏僻的山村變成世界經濟論壇舉辦地,再比如迪拜建設旅游中心,提供的服務在其他地方是沒有的。這些案例充分說明了要抓住并且突出當地特色。我們需要讓人家來海南感到消費滿足、旅游滿足,同時把海南作為了解中國的窗口;中國人也要把海南當做窗口,通過海南看全球的變化、行情的變化以及對中國態度的變化。
南方周末:就是通過了解去消解分歧,讓世界能夠融合到一起。
魏建國:可以這么理解。除了服務質量提高這些要點外,更重要的是把海南打造為全球矚目并且向往的地方。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一定要打造全球最佳營商環境,要尊重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產品。這樣能夠消除人家對海南體量小、產業不存在、成不了自由港的疑惑。
海南這個地方雖小,但它確實起到一個很大的作用。我們不是要再建GDP強省,而是打造全球最佳營商環境的試驗田。建設海南自貿港更多需要的是服務,而不是監管。不僅要出臺一些市場手段,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有明確的指導,所以消博會對海南政府是出招和指路,對大家也是個解惑的過程。
南方周末:海南自貿港建設包括零關稅政策,這次消博會上的消費政策比之前免稅店政策更加開放,海南未來是否會向更開放、更低關稅的方向走?
魏建國:我認為是可以的。在降關稅上,中國已經做了很大的努力,加入WTO以后,關稅總水平從9.8%下降至7.5%以內,未來還會降。如果在海南能率先實現零關稅、零壁壘和零補貼,海南的吸引力就會更大。所以我覺得海南搞消博會很重要,但是海南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南方周末:你對海南提振消費有什么建議?
魏建國:促進消費應該以國際化為主,以法治化為關鍵和準繩,以市場化為操作標準。這樣就不會再出現宰客、高價這種現象,投資環境就會越來越好。比如說可以跟迪拜學習,如何讓更多的游客和投資者到海南,這塊我覺得還有很多文章可做。
盡早實現“自主改”
南方周末:剛剛談到很多創新,這涉及“敢闖敢試”的特區精神,也涉及容錯機制。這兩者的尺度怎么拿捏?
魏建國:我認為掌握三個要點。第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來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關鍵是在“自主改”。海南一定要有這樣的勇氣,各部門包括海關、金融、銀行等很多東西不需要受制于條條框框,海南應該盡早實現“自主改”。如果“自主改”做不到,你就沒法向全球最佳營商環境靠齊。
第二,在這個過程中,既然“自主改”,那么錯誤和偏差不可避免,需要允許這種情況出現。海南畢竟是一個小省,即使錯了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第三,給全國提供更多可推廣、可復制、可持續的發展經驗,我覺得這一點比較重要。
南方周末:“自主改”上有突破,是否可理解為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等待上級部門授權、派任務?
魏建國:可以。我們現在膽子還不夠大,闖勁還不夠足,主要還是受條條框框的牽制,“自主改”方面顯得很薄弱。未來五年海南必須要在打造全球營商環境上面成為中國的標桿。
要做全能冠軍
南方周末:關于暢通內循環的地方政府行動,廣東省推出“粵貿全國”計劃,在國內構建廣貨的營銷網絡,包括廠商直銷、展貿結合、電商直播等方式。這種模式有無可能被全國借鑒?
魏建國:我首先肯定,這個做法是全國首創。這種首創是廣東改變了以往的坐等上門模式,變成面向全國,服務上門。這種模式不僅值得廣東省的工業部門、消費部門推廣,而且民航、航運甚至教育、體育等部門都可以推廣。
廣東已經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消費理念的根本轉變,它帶來的是消費革命。這種“走出去”說明廣東已經放下了店大吸引人的架子,放下了過去的老爺做派,不再是簡單的消費品走出去,而是虛心登門服務。我覺得廣東為全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推廣經驗,而且也給全國做出了榜樣。
南方周末:廣東一直是制造大省、消費大省,香港和澳門則是全球著名的購物天堂和旅游勝地。海南自貿港在構建國際消費中心的過程中,如何與大灣區互動?
魏建國:我覺得應該是中國服務打造購物立體式全方位推廣模式——同時發揮海南、香港,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內廣州、深圳、江門、珠海這些地方的特色和作用。比如說廣東小吃、廣東海鮮、廣東文化,香港購物和海南風光旅游,所有這些構成了中國整體消費,繼而上升為世界消費的有力板塊和平臺。
所以我說未來的競爭不是單個城市的競爭,而是城市群的競爭,將整個城市群的功能凸顯出來,威力是無比的,吸引力是強大的。
除了優勢互補,相互支持,相互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相互競爭,這些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競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競爭的結果是什么? 我認為是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提高。全球公認的購物天堂也好,旅游勝地也好,宜居宜游也好,文化傳統也好,最后往往勝出的都是依靠優質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只要一個地方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上去了,那么口碑就很好。但是如果一個地方消費水平和消費質量下降了,比如說這次海南出現的“宰客”事件(編者注:近期出現顧客質疑海南餐館“海膽”造假事件),影響就不小。要想做好整體消費,需要的不是單項冠軍,需要的是在旅游、健康養老、文化、小吃、特色等各方面表現好的全能冠軍。
這需要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海南等各地區形成一個優勢互補、相互支持、相互競爭、相互學習、相互補充的整體。
南方周末:所以海南既可以成為單獨的全能冠軍,海南加大灣區也可以成為更大的全能冠軍,并且在全球的消費市場中擁有非常強的競爭力,可以這么理解嗎?
魏建國:對。海南我們希望打造成為不可替代、不可比擬、不可超越的全能冠軍,也希望能夠抓緊時間,加快速度形成。另外旅游行業目前遇到的問題和關鍵是要突出創新,無論是貿易方式、旅游方式還是消費方式。創新不是要走原來西方的路子,而是要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路子。這一點我們古代沒有試過,近代也沒試過,但現在我們開始試了。
消博會就是開始,它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但更重要的是,這個平臺一定要起到真正創新的作用,通過創新我們來解惑、出招。全球的消費者、生產者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聯系在一起,這個平臺也能表現我們的旅游指數、健康指數、消費指數、商品指數、需求指數。那么首屆消博會之后,還將會有更多新鮮的、創新的事物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