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任莉莉
(西安財經大學 行知學院,陜西 西安 710038)
建筑垃圾是建筑物或構筑物在施工、更新及拆除等過程產生的廢棄物,主要包括混凝土、鋼筋、包裝、磚塊等,80%以上是無害的固體廢棄物。隨著城市棚戶區改造、拆遷、農戶房屋征收、基礎建設等,建筑垃圾總量也已經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 30%~40%[1]。國家的相關政策、報告也指出,城市發展過程中,要優化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理,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減量化目標,學者們對于建筑垃圾處理也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建筑垃圾處理的研究進展如何?還存在什么樣的問題?總體來看,學者們對近20年來國內期刊建筑垃圾處理研究的總體概況關注較少。通過分析相關的建筑垃圾處理期刊論文,探究建筑垃圾處理研究的總體特征,將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建筑垃圾處理的研究,為我國建筑垃圾處理提供參考和借鑒,推動我國建筑垃圾處理在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產業化基礎上的互惠型治理。
為清晰地梳理建筑垃圾處理的發展過程,發現研究過程中的高頻熱點問題和建筑垃圾處理的發展方向,本文對2000—2020年中國知網期刊數據庫中的相關文獻進行梳理,研究樣本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高級檢索中以“建筑垃圾處理”為主題,檢索年限為2000—2020年,檢索結果為762篇文獻,其中核心論文62篇。通過分析研讀所檢索到的期刊論文,排除掉不相符合的非學術類論文(如推薦書目、會議摘要、專業廣告、新聞報道等)。綜合研判后,最終選定376篇期刊論文作為分析樣本,研究我國近20年建筑垃圾處理研究的關鍵詞分析、時間圖譜等內容。
采用可視化分析法,主要通過研究文獻集中的詞匯對或研究文獻集中的關鍵詞在文獻數據庫中出現的情況,探索文獻集中各主題之間的關系,進而來分析文獻集中建筑垃圾處理的研究熱點和發展動態。
將檢索到的相關題錄導入cite space可視化數據分析系統,對關鍵詞詞頻、類別等進行統計分析,生成相應的可視化圖譜,同時根據可視化圖譜進行關注點的計量可視化分析,探討CNKI(中國知網)中的建筑垃圾處理研究的熱點。
2000—2020年研究文獻數量走勢如圖1所示(檢索時間為2020年6月,故該年度所檢索文獻篇數少于全年實際的文獻數)。

圖1 2000—2020年研究文獻數量走勢Fig.1 Trends in the number of research documents from 2000 to 2020
近20年來的全部文獻研究數量雖然有個別年份的波動,但基本呈現增長的趨勢,說明社會發展過程的建筑垃圾處理研究是一個持續性的焦點問題。
從全部文獻的學科分布來看,所檢索文獻主要分布在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建筑科學與工程、工業經濟,這3類占到了85%以上。其中發文最多的是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垃圾處理研究在環境治理、循環經濟、資源化利用等領域的重要性。在期刊中,發表該領域論文最多的雜志為《混凝土》,其次是《生態經濟》、《中國環境科學》、《煤炭工程》等,反映出建筑垃圾處理的方向性,并不是單一的傾倒填埋等,而是既注重再生利用又注重環境保護的基本屬性。研究的主要主題和次要主題主要集中在建筑垃圾處理現狀、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利用、循環利用、減量化等方面,也體現出綠色發展的理念,同時也注重建筑垃圾處理過程中的生態效益。
通過對376篇期刊論文的可視化分析,認為我國建筑垃圾處理研究主要集中的研究內容可通過高頻關鍵詞來反映,通過cite space軟件得出我國建筑垃圾處理研究中的關鍵詞時間可視化圖(圖2)和關鍵詞共現網絡(圖3)以及部分高頻關鍵詞表(表1)。高頻關鍵詞的分析結果,基本上可以反映出目前我國建筑垃圾處理研究的范圍,把我國建筑垃圾處理研究范圍粗略地歸為關注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和關注產業化。

圖2 我國建筑垃圾處理研究中的關鍵詞時間可視化Fig.2 Keyword time visualization in the research of construction waste treatment in my country

圖3 關鍵詞共現網絡分析Fig.3 Co-occurrence network analysis of keywords

表1 高頻關鍵詞分布(部分)Tab.1 High-frequency keyword distribution(partial)
由排在前面的高頻關鍵詞“資源化、資源化利用、再生骨料、循環利用、地基處理、再生混凝土”等可以發現,2000—2020年,建筑垃圾處理資源化關注度越來越高,從把建筑垃圾當作廢棄物到分類處理再到資源化利用的轉變,體現了人們對建筑垃圾處理的高度重視。同時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是我國經濟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種變廢為寶的技術轉化[2]。建筑垃圾處理是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資源化處理是建筑垃圾處理的進一步發展,要求具備一定的技術手段和先進的理念,其主要的宗旨是再利用。
針對CNKI數據庫中主題搜索建筑垃圾處理資源化進行計量可視化分析,建筑垃圾處理資源化主要、次要主題分布(部分)如圖4所示。

圖4 建筑垃圾處理資源化主要、次要主題分布(部分)Fig.4 Distribution of main and secondary themes of construction waste treatment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partial)
計量可視化分析結果中,資源化處理的研究主要主題集中在所面臨的問題如處理現狀、利用現狀、問題與對策等,次要主題集中在回收利用、再生利用等方面,著重解決如何資源化的問題。學者們對北京、西安、陽泉、南京等地方的資源化處理現狀、模式、關鍵成功因素等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當前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認知度不高,宣傳不到位,沒有有效的進行分類處理,缺乏有效的監督,立法少,政策落地較差、處理標準低、政策強制性弱等[3-9]。也有學者指出目前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工藝、技術落后以及難以形成產業鏈等問題[10]。在這些問題研究的基礎上也有對策建議的研究,主要是發揮政府政策的重要作用[9]。在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過程中滿足綠色“生態”效益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4]。
在高頻詞中的減量化是指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量和排放量,減量化的研究從2012年的減量化到2019年的綠色建筑,體現了減量化研究越來越關注生態效益。
針對CNKI數據庫中主題搜索建筑垃圾處理減量化化進行計量可視化分析。建筑垃圾處理減量化主要主題、次要主題分布(部分)如圖5所示。

圖5 建筑垃圾處理減量化主要主題、次要主題分布(部分)Fig.5 Distribution of main themes and secondary themes of construction waste treatment reduction(partial)
建筑垃圾處理減量化的研究文獻較少,減量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部分,一是從源頭處理的理念從源頭上減量,比如優化建筑設計、采用耐久性建筑材料等;二是加強施工過程管理,如采用適當的分包合同、加強對現場的管理等[5]。減量化是建筑垃圾處理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國無明確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減量化的責任制度,垃圾回用率僅為5%[6]。
2019年開始更受關注的分類管理,是進一步推進建筑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基礎,通過建筑垃圾分類處理區分出有毒有害的建筑垃圾,按照有害固體廢棄物標準進行處理[3],對于無害化的建筑垃圾,學者們的研究與資源化是聯系在一起的,實際上無害化是在資源化的過程中實現的。隨著國家在政策、制度層面對于建筑垃圾分類管理的嚴格執行,將更加有利于推動建筑垃圾無害化處理。
對CNKI數據庫中主題搜索建筑垃圾處理減量化進行計量可視化分析,建筑垃圾處理無害化主要、次要主題分布(部分)如圖6所示。

圖6 建筑垃圾處理無害化主要、次要主題分布(部分)Fig.6 Distribution of major and minor themes of harmless construction waste treatment(partial)
建筑垃圾無害化的研究主要在現狀、技術、政策層面,重視城市建筑垃圾無害化的技術、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11]。建筑垃圾資源化是建筑垃圾減量化的難點[12]。
產業化是指把建筑垃圾作為資源,達到產業化處理的規模,形成規模效益。通過分類—回收—資源化—再利用,只有達到一定的產業化規模,才能真正形成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的處理目標。產業化的研究從2006年開始,2020年依然有研究的熱度,包括對PPP模式的思考[7],說明產業化的過程有著積極的研究意義,產業化勢必要有更多的主體參與到建筑垃圾處理,形成市場化的處理模式,培育有效的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的企業,擴大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宣傳力度,強化公眾認知;鼓勵社會各界使用由建筑垃圾技術處理后的再生資源,提高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市場占有率,推進建筑垃圾循環利用。
針對CNKI數據庫中主題搜索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進行計量可視化分析,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主要、次要主題分布(部分)如圖7所示。

圖7 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主要、次要主題分布(部分)Fig.7 Distribution of main and secondary themes of construction waste treatment industrialization(partial)
產業化研究中分析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PFI項目投資風險識別方法,通過合理分擔投資風險、積極應對市場風險等措施,提高建筑垃圾處理質量[13]。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風險評估,必須建立合理的風險防范和分擔機制,促進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PPP項目有效運行[14]。總結設計一套PPP模式運行方案,構建風險識別和分派方式,進行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的制度安排。學者們積極探索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的有效路徑。
通過對作者和機構的分析(圖8、圖9),可以看出關于建筑垃圾處理的研究作者和研究機構有團隊合作研究也有個體研究,研究機構的合作有的是地區內的高校之間的合作,如長安大學公路學院和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有的是高校與公司之間的合作,如西華大學建設與管理工程學院和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表明了產學研合作的基本思路,有利于建筑垃圾處理從技術層面、管理層面協同合作,推進建筑垃圾處理的互惠型治理模式。但是總體來看,團隊的合作研究相比較其他類型的研究較少。

圖8 建筑垃圾處理研究作者分析Fig.8 Analysis of authors of construction waste treatment research

圖9 建筑垃圾處理研究機構分析Fig.9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waste dispos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研究利用中國知網的計量可視化分析工具和科技文本挖掘的cite space軟件,對中國知網數據庫中2000—2020年以“建筑垃圾處理研究”為主題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整理數據演化成知識圖譜,并對圖譜中的數據進行了分析。
(1)關鍵詞共現網絡表明:通過關鍵詞共現可以看到,建筑垃圾處理研究領域的熱點主題詞除了“建筑垃圾處理”這一研究對象之外還有資源化、再生利用、循環利用、減量化、填埋、產業化、無害化等,總體而言對建筑垃圾處理研究的主題較多,學者們既有宏觀層面的理論分析(如政策、制度、現狀、綠色生態建筑理念等),也有微觀層面關于建筑垃圾處理的具體實踐(如改進技術、優化建筑施工全過程管理、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建筑垃圾處理工藝等)。對于建筑垃圾處理的研究相對統一但又有一些分散,沒有形成較好的聚類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學者們可以在某一相關的研究主題上保持持續的專注度,精準施策,讓建筑垃圾處理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和產業化的“四化”目標落到實處。
(2)研究的時間主題分布圖表明:建筑垃圾處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國內最早開始于2000年,體現在建筑垃圾的淺層處理,如填埋等,2013—2014年相比較前期發文量較多,受到廣泛關注。進入2015年研究關注點更為細致,研究時序圖譜都反映出,建筑垃圾處理研究呈現出與社會發展同步的特點,2019年關注垃圾分類,2020年關注信息化,這與我國開展垃圾分類的政策吻合,大數據信息化為建筑垃圾處理提供了更便利的集成管理,大數據應用在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得到空前關注,建筑垃圾處理利用大數據信息化進行全過程的分類處理,能夠更有效地實現建筑垃圾集約化處理。建筑垃圾處理的研究相關成果數量保持上升趨勢,這與我國近年來的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等建筑領域的實際情況相一致,體現了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同步的特點,但研究領域還需縱向深入,研究方法較單一。
從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建筑垃圾處理研究的研究的特點表現如下:①在研究內容上,研究系統性較薄弱。首先,研究內容雖然有大類的關注點,但是依然比較分散,而且缺乏有效融合;其次,研究深度有待拓展,如對產業化關注主要停留在風險識別和控制,雖然有政策的引導,但是缺乏實際狀況的深描。大多數學者對于建筑垃圾處理研究的分析較多的是結合當地的實踐或典型案例,進行一些問題和經驗的簡單總結,缺乏一定的理論高度,受地域的局限性較強。因此,在研究內容上,要明確不同社會領域對建筑垃圾處理的具體要求,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層級對建筑垃圾處理實際工作領域的要求,科學有效地推進建筑垃圾處理的“四化”,從而進一步推進建筑垃圾處理的系統性,形成一定的建筑垃圾處理生態鏈。②在研究工具上,強化混合研究。在當前的文獻研究中,主要以理論探討和建筑垃圾處理的模式分析為主,對建筑垃圾處理實踐應用的實際效果評價較少。從信息化、資源化、減量化、產業化、無害化的深度結合層面研究較少。對于建筑垃圾處理的現狀、問題、對策多為概括性分析,缺少對建筑垃圾處理結果有效評價,缺乏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和科學的評價方法,需要借助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工具(如平衡記分卡、目標管理等)進行新視角、新技術、新方向的開拓。③在研究視角上,學科屬性強,跨學科合作的研究較少,建筑垃圾處理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性社會問題,可以結合生態學、工業心理學、社會學、金融學、管理學、區域經濟學等進行切入,合作研究。一些學者對現有建筑垃圾處理的分析存在片面性,沒有對研究主體進行明晰的區分。因此,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的深度合作非常重要,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建筑垃圾處理既有經濟效益的問題,也有建筑領域管理的問題,期待越來越多經濟學、管理學領域的研究者參與到建筑垃圾處理研究中,進一步提高建筑垃圾處理的性價比。④在研究團隊上,研究的團隊較少,區域間,區域內合作較少,在建筑垃圾處理研究中可以形成具有深度融合的產學研團隊,既促進了研究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提升建筑施工企業技術的更新和觀念的變革。
在綠水青山的理念下,垃圾分類處理、減少環境污染是進一步促進建筑垃圾處理的綱領,在這一背景下,有必要回顧一下建筑垃圾處理已有的相關研究,分析該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總結特點,探討不足,提供建議。本文以CNKI數據庫中2000—2020年發表的建筑垃圾處理相關的期刊論文為樣本,梳理研究趨勢、探討研究主題、總結研究特點,最后形成結論與思考,旨在為以后學者進行建筑垃圾處理研究提供理論基礎,未來將結合國外期刊數據進一步探討國內外建筑垃圾處理研究的相關數據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