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柔羽
2018年12月13日,我國租賃準則實現與國際租賃準則的同步,新準則的核心變化為摒棄經營和融資租賃的“雙軌”模式,采用對租賃資產均實行資本化的處理方式。從具有大量經營租賃業務的零售行業入手,研究和把握該項變更帶來的影響,對于業內企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016年1月13日,FASB和IASB摒棄爭議頗多的《國際會計準則第17號——租賃》,發布《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IFRS16),并規定新準則于2019年1月1日實施。我國緊隨國際步伐,于2018年12月13日發布了財政部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
總體來說,新準則增強了會計信息可信度。影響最深遠的變化為新準則在承租人會計處理方面實行“二租合一”的處理模式,由“雙軌道”計量改為單一會計模型,融資與經營租賃兩大分類由此成為歷史。新準則要求承租企業對所有租賃(除短期租賃和低價值資產租賃),進行使用權資產及折舊和租賃負債及利息費用確認。舊準則中企業經營租賃所得資產無需計入資產負債表,形成表外融資,因此有大量經營租賃的企業存在大量表外資產,便于其操縱信息。
零售企業對經營場所有較大需求,常會采用自有或租賃獲得場地。并且經營場所需要選人流量大、地段繁華的區域,場地變更具有一定靈活性,采用購買或自建場地會有投入過高及資金效率問題,因此租賃經營場所才是更多企業的選擇。
由于短期租賃中間費用等原因,租賃期往往大于一年,企業通常也不會在到期后獲取被租資產的所有權,所以多為經營租賃。此外,零售企業為了減少在物流、倉儲和辦公上的一次性大量資金支出,大多還會對運輸工具、倉庫和辦公設施進行經營租賃。
為了具體剖析新租賃準則對零售業的影響,我們以利群股份作為樣本來展開具體考察。
利群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群股份”),經營涉及商業零售、物流配送、便利店、藥店、餐飲等。截止目前,公司擁有大型物流中心6處,大型零售門店近90家,商業經營總面積超過200萬平米。
據其2019年年報披露,公司開業門店中租賃門店65所,占比69.15%,建筑面積139.26萬平米,營收前十的門店中租賃門店占九所(兩所為租賃和自有混合),銷售和管理費用總和中租賃費4.85億元,占比21.29%。
本文以利群股份2019年年報為據,編制調整財報。因數據不足,為了方便計量,特作出以下假設:
1. 2018年資產負債表中利群股份開始采用新準則編制財務報表。
2. 選取銀行一般借款利率代替內含利率。2019年5年以上銀行貸款利率為4.8%,考慮已租房地產特征,調至5%。
3. 利群股份經營租賃期均為5年、15年或20年,引入門店建筑面積加權平均,得到平均租賃年限14.08年,假設租賃和折舊時間均為14年,使用平均法計提折舊。
4. 計算租賃資產時,只考慮租賃付款額現值。將2019年租賃費4.85億元作為租賃付款額,未來14期該值不變。
一、新準則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根據假設,2019年租賃付款額現值4.85×(P/A,14,5%)=4.85×9.898=48億元;租賃負債入賬價值=租賃付款額現值=48億元;使用權資產入賬價值=租賃負債+租賃開始日或之前支付租賃付款額-租賃激勵+初始直接費用+使租賃財產恢復到約定狀態發生成本=48億元。準則更改后使資產和負債均增加48億元,公司償債能力降低,財務風險上升。

表1 資產負債表調整表 單位:億元
二、新準則對利潤表的影響。
準則變更前,只有經營租賃費用在利潤表銷售和管理費用科目下的租賃費中反映,其余信息附注中披露。變更后,租賃費用無需計入利潤表,但需對使用權資產按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剩余使用壽命較短者折舊,并對租賃負債按照實際利率法計利息。
故2019年使用權資產折舊=使用權資產入賬價值/折舊年限=48/14=3.43億元;財務費用=租賃負債入賬價值×實際利率=48×5%=2.4億元;銷售和管理費用調減額=舊準則租賃費-新準則折舊=4.85-3.43=1.42億元;財務費用調增2.4億元,利潤總額減少2.4-1.42=0.98億元。企業成本升高,利潤下降。折舊每年相同,但利息會隨租賃負債逐年減少而降低,導致利潤總額不穩定,影響公司股價。

表2 利潤表調整表 單位:億元

三、新準則對現金流量表的影響。
準則變更前,租賃支出現金計入經營活動,而變更后租賃現金支出應計入籌資活動,現金流量總額不變,相關現金流由經營活動轉到籌資活動。

表3 現金流量表調整表 單位:億元

四、新準則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新則變更后,公司的資產、負債、費用和利潤等多項財務數據變動,也影響到相關財務指標。
盈利能力方面,稅前利潤率下降,盈利能力下降;營運效率方面,資產周轉率下降,資產利用效率降低;償債能力方面,資產負債率上升,利息保障倍數下降,償債能力滑坡,財務風險變大。

表4 財務指標調整表 單位:億元

通過利群股份在新規則下相關零售財務數據的變化,可見新準則變更會對零售企業產生較大消極影響。因此本文給出以下應對建議:
(一)對于租賃。
企業可以調整租賃時間、可變租賃費用。新準則有兩項租賃豁免,即短期租賃和低價值租賃仍按照變更前規定進行處理。企業可以依據這一規定,調整租賃時間、可變現金或拆分嵌入的服務成分等,使更多租賃費用計入損益。如果其他情況不變,租賃期變短,租賃資產和負債的入賬價值也會變小,從而穩定有關財務指標。
(二)對于資產。
企業可以改變獲得資產方式。新準則下企業的財務指標表現下滑,影響企業融資等,企業可以考慮改變資產獲取方式削弱負面影響,比如購買資產。特別是對于利群股份這類大型零售企業,自己持有更具有可行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帶來投資機會。
(三)對于企業自身。
企業應提升盈利水平和確保現金儲備。準則變更使企業償債能力滑坡,財務風險上升,從而融資成本增大,融資和經營活動受挫。企業應當“攻守兼備”,盡早提升盈利水平和保障充足現金流以應對挑戰。
企業還應完善和加大員工培訓,及時研究對策、提高員工適應新規則的意識和能力,尤其是會計人員,準則變更后對財會人員要求更高,應加大相關技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