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鴻雁

由于內控管理的不完善,很多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和自身運營等方面一直都處于不利地位,甚至是瀕臨破產。因此,深入認識內控管理在中小企業管理中的意義和作用以及優化內控管理的有效路徑,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優化內部控制管理,有助于企業處理好諸多事關內外部經營環境的問題。企業對內部管控加以優化以后,可以使自身的效益有所提升,從而擴大企業規模,為社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當前,國家大力支持自主創業,同時在政策上支持企業通過優化內控管理實現高品質發展,這樣不僅有助于企業吸收更多剩余勞動力,對于企業發展也有重要意義。在有越來越多企業重視提升內控管理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方面,內控管理意識薄弱。及時建立和制定內控管理制度,本著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落實內控管理制度,這是優化和提升內控管理的必由之道。但是,在一些中小企業當中,無論是領導還是員工對內控并不重視,導致整個企業的風氣和運行都處于惡性循環中。也有一些企業領導從思想上就沒有認識到提升內控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從而使內控管理失去針對性,甚至為了省事直接模仿其他企業的內控制度。其實多數企業都有一些接受過管理專業訓練的人才,他們在理論知識上的積累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分析企業內部結構和實際應用中其水平的差異就會凸顯出來。如果要把改革和創新內控管理的重任交給水平不足的人,他們只會為了討好領導而在表面上做足功夫,從而使內控管理流于形式并脫離企業的經營實際。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由于企業對內控管理意識薄弱造成的。
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內控體系。大多數企業的內部管控體系,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企業的內控管理不能只是紙上談兵,一定要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的實際狀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內控管理制度和內控管理執行體系,才能不斷提升企業的內控管理質量。
第一,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企業領導層對企業內控管理的必要性和企業文化建設要有正確的認識,要教育全體員工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在企業內部挖掘和樹立榜樣人物,利用模范人物的示范效應引導全體員工努力工作、持續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與綜合素養。同時,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要設立合理的獎勵機制,建立科學的人才引進機制。
第二,加強對于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對中小企業的發展都有一些針對性的扶持措施,主要的策略就是通過法律法規引導企業規范經營,保障企業的切身利益。地方政府要針對當地企業運營與發展現狀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并以政策和法規作為出發點形成科學的管控體系,從而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引導企業之間的優勢互補與強強合作,促進當地經濟與產業的發展。同時,要建立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和市場秩序的信息平臺,加強銀行等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優化融資環境、貸款結構,為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此外,為了避免過度競爭,政府應當督促企業加強針對市場波動變化的風險預測,定期組織企業領導者進行培訓與交流,使他們在互相借鑒和經驗交流的基礎上不斷提升企業經營和管理水平。
第三,做好預算管理與風險預測。針對企業在市場運營中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及時發現風險因素并提出應對措施。在財務信息的管理方面,建立財務數據庫的同時也要建立輔助性預警系統,包括財務報表、交易信息、政策法規以及項目運轉等財務管理與內部風控管理都要落到實處,從而確保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在財務安全分析上要遵從科學、全面、簡潔以及系統等核心原則,要根據企業經營發展中內外部環境的動態變化提出相關解決方案和預防措施,避免一些未知事件給企業帶來損失。
第四,完善信息化建設。在科技不斷發展的前提下,中小企業要積極引進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和信息化系統進行輔助管理工作,并在財務、會計等方面及時更新軟硬件設施,不斷提升企業的信息化作業和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對企業內部管控優化涉及到企業經營發展中的各種具體情況,應在政府的引導、扶持和和管理者的重視下,健全內部管控制度和管理體系,從而為其日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