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彩霞
“軍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這是“兩彈一星”元勛孫家棟最喜歡的一首歌,因為沉甸甸的獎章里,凝結著妻子的付出。
這一年,孫家棟從蘇聯回國,因留學時品學兼優,且獲過斯大林獎章,人還未到,就已被錢學森院長看中,發展導彈事業急需人才。錢學森的信任讓孫家棟激動不已。
“國家需要我干什么事情,就去干!”孫家棟一頭扎進研制導彈的工作中。熱忱與夢想都賦予事業,已是而立之年的他仍無暇顧及個人情感。但緣分說來就來。一次,去頤和園路過留蘇同學劉恩光家,他決定去探訪一下。身姿挺拔、相貌俊朗的孫家棟令劉恩光的妻子眼前一亮,她迫不及待拿出一張照片來,那是她的大學同學、哈爾濱市立醫院醫生魏素萍。照片上的女子美目盼兮,令孫家棟怦然心動。
工作之余,孫家棟對著照片仔細端詳,越看越喜歡,于是,他提筆寫了第一封信。當過空軍,做過俄文翻譯,而且少年讀書在哈爾濱,一點一滴的信息匯聚起來,孫家棟的形象逐漸在魏素萍心中生動起來。隨著來往信件不斷,兩顆心擦出了愛的火花。正值“五一”休假,孫家棟踏上了開往哈爾濱的火車。到約會地點時,只一個眼神,他們就認出了彼此。僅僅1天的停留和交談,孫家棟的才華、學識、談吐已深深吸引了魏素萍。
鴻雁傳情情更濃,3個月后,魏素萍只身來到北京。1959年8月9日,他們舉行了簡樸的婚禮。婚后,魏素萍返回哈爾濱工作,孫家棟埋頭研究導彈。分居兩地,枕邊書信越來越厚。知道孫家棟忙,魏素萍從來報喜不報憂,就連感染了肺結核,都是輕描淡寫,獨自面對。
1962年,魏素萍終于調到北京,與他團聚了。然而,期待中的甜蜜被委屈取代。一個冬天的深夜,電話鈴響起,孫家棟迅速沖出臥室去接。怕他著涼,魏素萍趕忙拿了一件衣服追出來,誰料,因為保密需要孫家棟本能地用手捂住話筒,用眼神示意她馬上走開。盡管委屈,魏素萍還是默默走進臥室。令她氣惱的是,孫家棟還伸出腳把她身后的門關上了。眼淚一下子涌上來。距離近了,他卻像防賊一樣防著她,叫她情何以堪?電話結束,孫家棟才意識到自己傷害了妻子,但他相信總有一天她會理解的。令他意外的是,第二天起來時,早餐照例已經擺好。
有了妻子的支持,孫家棟的腳下仿佛踩著祥云,加班、開會、出差,因為熱愛,他奮斗著。1967年,已是導彈總體設計部副主任的他,再次被錢學森點將,負責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總體設計工作。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需要從頭摸索。更難的是,原先的隊伍已經解散,研究院空無一人。“衛星要上天,選人是頭等大事。”孫家棟開始挨家挨戶去尋找。他從各單位挑選出18名技術人員,一點一點把隊伍組建起來,這便是中國衛星發展史上有名的“十八勇士”。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任務艱巨,工作千頭萬緒,孫家棟就住在辦公室里,他分身乏術,根本顧不上已經身懷六甲的妻子。幾個月過去了,魏素萍臨產在即,孫家棟卻不在身邊。女兒出生第二天,孫家棟匆匆趕回來,魏素萍幽怨地說:“你到底是干什么的?什么工作能比老婆生孩子更重要?”可是看到他的憔悴,她又忍不住心疼:“幾天沒睡了?”十幾分鐘后,他就匆匆走了。盡管對他的工作一無所知,但她依然深信,他值得信賴,可以依靠。
1970年4月,“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第五個步入太空的國家。《人民日報》特刊號外,天安門廣場人山人海,舉國歡騰。從此,孫家棟的名字和中國衛星事業連在了一起。對此,魏素萍毫不知情。
國家揚眉吐氣,孫家棟百感交集。工作還需保密,喜悅無法與家人分享。為了彌補愧疚,難得的休息日,他自告奮勇生爐子做飯,誰知折騰了半天,爐子只冒煙不著火。沮喪之余,他更加體會到她工作、生活一肩挑的不易。內疚變成動力,擔子也越來越重,在孫家棟主持下,第一顆科學實驗衛星發射成功,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成功升空……1985年,“長征3號”運載火箭將國外的衛星送上太空,當電視臺向全世界直播時,魏素萍這才知道,原來丈夫是最大的功臣。而那時,他們已經共同生活快30年了。
做了航天工業部副部長,孫家棟更忙了。1994年,中國第一顆大容量通信衛星發射在即,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他精神高度集中,魏素萍突發腦血栓導致偏癱的事,大家都瞞著他。衛星發射成功,孫家棟也病倒了。住在醫院里,他才想起,已經兩個多月沒有魏素萍的消息了。其實那時,他們就住在同一家醫院。得知真相后,他無論如何都要和她住進同一間病房,他想補償她。查醫學資料,定食譜,親自幫她按摩、鍛煉,幾十年聚少離多,第一次長時間寸步不離,卻是因為病痛。終于有機會一起聊天、散步了,魏素萍笑稱自己是“因禍得福”。在孫家棟的照顧下,1年后,妻子康復了,她開玩笑說:“這是愛情創造的奇跡。”平淡流年中,她就這樣守護著一份平凡的愛。1999年,獲得“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后,孫家棟一回家就把獎章掛在了魏素萍的胸前,軍功章,有她的一半!
75歲高齡時,孫家棟再次上陣,擔任探月工程總設計師。難度大,風險大,他主持會議、跑發射場,馬不停蹄。腳上穿的,是魏素萍專門為他買的布鞋,有她支持,他就有了力量。“嫦娥1號”進入奔月倒計時了,一切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可就在這時,魏素萍又做了一次大手術,每次看到孫家棟離開,她都依依不舍,生怕這是最后一次見面。而他又何嘗不是,知道她眼睛不好,走之前,他會在每個藥瓶上貼好標簽,寫清服藥的時間和劑量。細枝末節里,傳遞無聲的愛。
2007年10月,“長征3號甲”火箭運載著“嫦娥1號”騰空而起,繞月成功的信號傳回,所有人激動歡呼。背過人群,孫家棟掏出手絹,悄悄擦去激動的淚水。與此同時,電視機前,看直播的魏素萍也熱淚盈眶。
“嫦娥舒袖多浪漫,衛星探月路艱辛。” 2019年,90歲高齡的孫家棟被授予“共和國勛章”。為航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他,仰望星空時,身后總有個落入凡塵的天使,在他眼里,她是星空里最美的嫦娥。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