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 湖南 長沙 410083)
我國高校培養競技體育人才的總目標是為我國培養出高水平高素質的體育人才,使其可以完成各類國內外重大的體育比賽競賽,為國爭光,不斷推進競技體育的發展(張楊等,2014)。然而,現階段我國高校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存在著諸多問題,只有對這些問題予以深刻剖析,找出主要的制約因素,并且落實相應的對策,才能更好地培養優秀的體育競技人才,從而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制約我國高校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的因素之一是高校缺少競賽資源。首先高水平的比賽數量少,因此高校運動員可以參加的高規格比賽數量也較少,日常訓練需求很難得到滿足,部分賽事受到外界多因素影響難以如期舉辦,尤其是因為贊助商變化而引起賽事不穩定(何志林,2009);其次,賽事裁判員專業水平欠缺,高校體育賽事質量不高,加上高校經費短缺,難以給出高水平裁判員合適的薪資待遇,這些裁判缺少高水平賽事的裁判經驗,對于比賽結果及其公正性都會有一定影響;此外,賽事之間缺乏連貫性,高校開展的體育賽事與國內外重大賽事的關聯度不高,導致高校缺少競賽資源的最主要原因為競賽經費投入不足,目前高校培養競技體育人才主要依靠政府投資,高校體育賽事的運營也不夠市場化,沒有知名度難以吸引到商家經費贊助。
許多教練員自畢業后就一直從事體育教學相關工作,雖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運動訓練經驗不足,當下競技體育賽事瞬息萬變,教練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對高校競技體育人才的教學培養方案,只有豐富的實踐積累,才能培養出高水平的競技體育人才,制約了教練員的工作熱情;同時也缺少對教練員的專業培訓(何志林,2009),高校教練員接受到專業培訓的機會少,這不利于教練員的長久發展,也影響了教練員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更不利于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
我國高校進行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突出問題還體現為高校的人才激勵機制不健全,我國高校對部分競技體育人才的獎勵力度不夠,獎勵多是物質獎勵,少精神獎勵;多是短期獎勵,少長期獎勵。此外,高校對于競技體育人才的獎助政策也不完善,目前設置專門的大學生運動員獎助制度的高校較少,某些高校在評選普通學生獎助學金時,將對大學生運動員的獎助一并劃歸在內,不再設立單獨獎助學金。長此以往,會挫傷大學生運動員的積極性。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大學生就業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大學生運動員的就業問題更是成為了當前影響高校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以湖南省高校高水平運動員的就業情況為例,2012屆到2014屆高水平運動員的就業狀況如圖1所示。

圖1 2012屆到2014屆高水平運動員的就業情況統計
由圖1可以看出,2012-2014屆高校高水平運動員都未實現全部就業,我國高校在進行競技體育人才招生時,生源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是在役的專業運動員以及退役的運動員;體校的運動員;可參加特招統考的體育特長生(朱宏義,2017);有體育基礎以及愛好的普通學生(陳卓源,2010)。高水平運動員入校時都具有一定的體育特長,畢業以后有許多學生可以憑借其體育特長找到工作,然而體育專業的普通學生畢業之后找工作成為了難題。此外,高校對于競技體育人才的培養往往傾向于專業技能培養,而忽視對其職業規劃、生活規劃的相關教育,導致這些從事競技體育的運動員退役以后由于工作技能的欠缺而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許多運動員退役后都負有傷病,也影響其從事某些工作。
要豐富高校競賽資源,首先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政府給予一定數額的經費撥款后,高校需要不斷提高競技體育成績,打造出高校的體育品牌,吸引企業資金注入,如,美國高校運動隊在取得優秀的比賽成績后,就可以通過收取電視轉播費、門票等途徑獲取經費,我國高校可以充分學習美國經驗,引入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吸引多方投資。此外,可以通過開展高校聯賽的方式豐富競賽資源,目前廣泛開展的高校聯賽有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VA(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以及CUFA(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等,在高校聯賽中,大學生運動員可以通過一場場比賽積累實戰經驗,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從而提高自身的競技水平;高校體育聯賽的開展也可以增強高校的社會影響力,對于吸引社會資金也起著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可以將一些普及程度較廣的運動項目的比賽拓展為聯賽制,為大學生運動員提供更多的比賽機會。另外,還應該加強賽事之間的連貫性,高校開展的體育賽事應和國內外重大賽事銜接起來,讓高校的裁判員可以在更多的高水平賽事中向執裁經驗豐富的裁判員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應不斷完善教練員職業晉升機制,堅持目標管理原則,這樣能夠促使教練員不斷進步;相關行政部門應制定出相應的政策法規以暢通教練員職業晉升的渠道,激發教練員的工作熱情,助力高校吸引到高水平的教練員,培養出高水平的競技體育人才。此外,教練員的訓練水平應不斷提高,高校之間應加強交流,為教練員互相吸取經驗提供渠道,還應注重對教練員進行在崗培訓,可邀請職業運動隊的教練員對高校教練員進行培訓,彌補高校教練員實戰經驗的不足。
不完善的人才激勵政策不利于吸引、留住優秀的競技體育人才,為了高校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不斷健全對競技體育人才的激勵機制。首先高校應該加大對優秀競技體育人才的獎勵力度,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雙注重,對其進行長期獎勵,精神獎勵可以使其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激勵效果較好,但同時物質獎勵不可缺少,高校要確保每一筆獎勵的切實發放;其次,高校應該完善關于競技體育人才的獎助政策,設立專門的大學生運動員獎助學金,可根據大學生運動員的學習成績和競技比賽成績評選出獎學金獲得者;對于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大學生運動員,高校可通過校內大學生運動員的消費記錄調查,精準發放補貼,讓困難大學生運動員可以憑借助學金滿足日常開銷需要,無后顧之憂,專心學習與訓練。此外,對于一些在級別不高的體育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大學生運動員也要給予獎勵,可以采用計分的方式,對每場比賽獲得好成績的大學生運動員進行加分,評選獎學金時按照分數累計進行評選。只有采取積極措施對高校的競技體育人才進行激勵,才能激發其積極性,愈戰愈勇,為我國高校競技體育的發展添磚加瓦。
大學生運動員就業難影響到了高校體育專業招生,考慮到體育專業的就業前景,一些具有運動天賦的學生以及體育愛好者只能選擇其他專業就讀,這對我國高校培養競技體育人才來說是較大的損失,因此高校要對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改進。首先應該重視對大學生運動員的職業規劃教育,從學生入學后安排一定量的職業規劃課程,幫助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做好職業規劃,并定期開辦技能培訓課豐富學生技能,使大學生運動員退役之后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其次,高校還應該重視對大學生運動員的傷病康復治療,加強對大學生運動員的傷病管理,應對每一個大學生運動員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方案。此外,高校應該注重對大學生運動員的全方位培養,不單單看重其比賽成績,而是要踐行素質教育的理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的競技體育人才。
我國高校競技體育人才的培養關系到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現階段我國高校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存在著諸多問題,只有通過豐富高校競賽資源、提高教練員執教水平、健全人才激勵機制以及改進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方案等辦法,才能提高競技體育人才培養質量,推進高校競技體育發展。以此輻射學校體育、群眾體育,助力于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轉變,早日實現“健康中國”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