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海峰 方文斌

中國海關與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于2013 年合作,成功培訓出國內首批用于查緝瀕危物種的搜查犬,可在海關監管現場查緝象牙、犀牛角、羚羊角、穿山甲鱗片、虎骨、豹骨、大象皮、活體龜等瀕危物種及其制品。同年用于查緝瀕危物種的搜查犬開始陸續配發到一線海關監管現場使用,成為海關打擊走私瀕危物種的重要查驗工具,并在實戰中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在國際空港旅檢現場的使用效果尤為明顯,現對相關查緝戰術進行分析研究,以供參考。
(一)旅客國籍、種族、身份各異,增加了查緝難度。尤其是部分種族人群自身宗教信仰的原因,對于犬的搜查很排斥。部分人群由于自身對犬感到恐懼,嚴重影響到搜查犬的正常查緝。
(二)行李物品種類繁多,使走私分子有機可乘。走私分子利用所攜帶或托運的行李物品本身的特點,使用行李夾藏、人身攜帶等方法走私瀕危物種及其制品等違禁品。
(三)藏匿方式隱蔽,闖關手法多樣化。旅檢渠道瀕危物種制品藏匿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藏匿于行李箱、行李包夾層,拉桿箱的拉桿中(主要是小個掛件),這類藏匿較為常見。二是藏匿于隨身攜帶的紡織品、食品等內部,一般先用錫箔紙、復寫紙或牛皮紙包裹后藏匿,在過X 光機檢查時隱蔽性強,增大了查驗難度。三是直接佩戴,如象牙手鐲、掛件、戒指等瀕危物種飾品,有的旅客直接佩戴在身體表面。近年來又呈現藏匿的介質種類不斷增多,藏匿的部位手法日益翻新的特點,給現場查緝判斷增加了難度。
(四)旅客攜帶瀕危物種制品數量少,一般以自用為主。對海關在國際空港旅檢渠道查獲的案件進行分析,一般旅客都是在境外購買,帶回國內自用或送人,數量不大,幾百克甚至數量更多的案件數很少。多數旅客都是由于對海關政策不了解而在境外購買后攜帶入境。
(五)部分航班到港時間集中,查緝難度大。由于航班自身時間原因,或航班延誤、晚點到達等原因,有時會出現部分航班集中到港,旅客集中提取行李、申報出港的情況,加上海關百分之百查驗率的要求,現場人流量大、嘈雜擁擠、通關緩慢,給人、犬的查緝都增加了難度。
基于以上特點,海關旅檢現場在兼顧查驗率和通關速度的情況下,查緝工作很難做到全面覆蓋,這就需要1 個作戰單位,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即時風險分析并做出判斷,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進行高效查緝。
(一)了解現場相關情況。帶犬人員到達現場后,應立即向現場海關關員了解即將查緝的航班來源地、具體到達時間、旅客行李物品傳送帶提取處、海關查驗放行通道安排等詳細信息。尤其要指引用于查緝瀕危物種的搜查犬熟悉旅客行李物品傳送帶提取處、海關查驗放行通道。
(二)對即將查緝的航班進行風險分析。從查緝經驗角度進行分析,瀕危物種及其制品案件的查獲一般集中在某一空港的部分國際航線。以昆明長水機場為例,入境的航班中,主要有老撾、越南、緬甸、孟加拉國4 個國家6 條航線的旅客容易出現攜帶瀕危物種制品的情況。這些航線的共同點就是均來自不發達國家,受執法現狀的影響,這些國家對《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執行力相對滯后或未參加公約。查緝前的風險分析可幫助我們提高查緝的針對性、有效性。
(三)組織查緝小組,明確分工,調整犬的狀態,做好查緝準備。現場用犬小組成員首先應當熟悉現場工作流程,其次應具備一定的詢問、查驗、分析方法和技巧,以保證工作正常開展。除帶犬人員外,其他人員也應對搜查犬工作方式及示警方式有所了解,能夠協助帶犬人員有效開展工作。在空港旅檢現場的日常查緝任務中,1 個用犬查緝小組至少應有4 名成員和2 頭以上搜查犬。小組成員按照角色不同分工:帶犬員2 人,分別在旅客行李物品傳送帶提取處、海關查驗放行通道負責帶領搜查犬工作;觀察警戒人員2 名,負責觀察行李、人員等全局情況,并分流人員、查驗護照及做簡單詢問,且最好與帶犬人員配合,在旅客行李物品傳送帶提取處、海關查驗放行通道各安排1 人。除負責觀察任務外,還需承擔安全警戒任務,確保帶犬人員及搜查犬的工作安全。除此之外,查緝小組還需與現場海關關員密切配合,處理搜查犬示警反應后過機檢查、開箱查驗等情況。
查緝前還需充分散放犬,避免犬在旅檢現場出現大小便情況,帶領犬到達現場后初步適應環境,清點、調試好相關裝備,隨后帶犬到待查區域待命。
(一)把握兩個重點搜查區域。一是旅客行李物品傳送帶提取處。該區域搜查犬既要搜查移動傳送帶上的旅客行李物品,又要兼顧對該區域旅客的人身攜帶物品搜查,因此工作量會比較大。觀察警戒人員要充分發揮好其作用,在帶犬人員帶犬查緝的同時,仔細觀察可疑旅客及異常情況,對需重點搜查的旅客及其行李物品,可讓帶犬人員單獨進行重點檢查。二是對海關查驗放行通道的查緝,搜查犬重點搜查旅客攜帶的行李物品。對此通道的查緝重點放在前階段,因為該階段出港的旅客沒有托運行李,基本都是隨身攜帶行李,不用在行李物品傳送帶提取處等待取行李而耽誤時間。對后階段出港的旅客及其行李物品,到達該區域時基本被搜查過,帶犬人員重點放在復檢上。之前安排在旅客行李物品傳送帶提取處查緝的人員及搜查犬,如果已初步完成該區域的工作,可將犬帶至海關查驗放行通道聯合復檢。
(二)運用“人、機、犬、情”四位一體的查緝模式?!叭恕笔侵副O管現場的所有關員、緝私警察和帶犬人員,是查緝模式中最重要的智力因素和執行因素?!叭笔侵溉〉糜柧毢细褡C書并建立犬籍檔案,專用于查緝瀕危物種及其制品的工作犬,是查緝模式中最關鍵的武器?!皺C”特指海關監管現場使用的X 射線儀等顯像檢查設備,包括H986 系統、X 光機等,這些儀器是查緝模式中不可缺少的補充。“情”指情報的先導作用,它對現場查緝起著有效的指導作用。現場查緝這一模式的4 個因素有時不能都具備,但至少有“人、機、犬”3 個以上因素,我們要充分整合這些現場資源,從而展現出最大的戰斗合力。
(三)選擇正確的帶犬查緝方式。在2 個重點區域進行查緝時,一般使用短牽引帶牽引犬進行查緝,不得使用長牽引帶或脫繩自由查緝。使用短牽引帶將搜查犬帶至查緝起點,按照既定查緝方案和順序,通過口令、手勢和身體移動引導鼓勵犬進行系統查緝。帶犬人員要及時、合理收、放牽引帶,既要時刻保證牽引帶在手與犬之間自由收縮,不影響犬工作,也要盡可能通過牽引帶規范犬的查緝形式,保證帶犬人員可隨時通過牽引帶有效地對犬進行合理控制。整個查緝過程中禁止犬有撲、躥旅客身體的行為,犬有此類苗頭要立即制止。
(四)對搜查犬的示警反應作出及時判斷。當帶犬人員在查緝中發現犬有明顯示警反應或異常表現時,則要初步作出判斷。若判斷搜查犬對瀕危物種及其制品產生反應,應立即對犬進行口頭鼓勵,觀察警戒人員立刻控制該旅客及其行李,交現場海關關員進一步檢查確認。若不能確定搜查犬是對瀕危物種及其制品反應,則進入查驗護照、簡單詢問的風險分析環節,按照風險值選擇機檢、人工重點查驗。在這個過程中,帶犬人員應當觀察記錄搜查犬示警反應及反應形式等具體情況,若發生錯誤反應,應當分析原因并及時糾正。
(五)現場總結,改進提高。旅客出港完畢,查緝工作基本結束。查緝小組成員應該在現場對查緝過程進行及時總結,對相互之間的配合進行評估,對搜查犬的工作狀態及示警開箱查驗情況進行分析,并及時與現場值班海關關員進行交流,查找不足,提出下一次查緝的改進措施,力求日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