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曄 喬莉萍 崔憲山
中圖分類號: TE93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071
面對新形勢,我單位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 目前逐步已形成了“以預期計劃制為目標, 以標準化施工制為準繩,以站長負責制為突破, 以設備點檢定修制為重點, 以自主創新制為基礎”的一套基層考核機制,在提升基層注汽質量與效益方面探索與實踐。
一、構建質量、效益運行機制
1.建立預期計劃制。所謂“ 預期計劃”就是在中心制定的考核計劃值的基礎上, 由基層隊委員會確認并規定的有關生產、技術、物資、費用等方面的管理指標。目前我單位確定的計劃值項目共有三大類: 工序生產能力, 如注汽)設備運行時率、負荷利用率等;質量, 如注汽干度、注氮純度, 水質含氧等;單耗, 如燃料、水電、鹽單耗等其他有關指標。預期值管理考核不同于經營考核和技術指標的管理, 它的主要特點:一是從基層單位的整體利益出發, 爭取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二是要求預期值的平均完成率以接近100%為目標; 三是預期值的水平原則上不低于去年的水平。
2.實行標準化施工制。注汽的標準化施工是從對每臺設備、每個流程、操作的程序、要求達到的目的出發,采用的掛圖和計時撥表等方式,監督各項工作程序的運行情況,每個職工都必須嚴格按流程制定的標準進行操作。目前, 注汽短距離注汽標準化施工的推進工作已初步形成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注汽設備投產以來, 由于結構、工藝等方面的改變, 原有崗位規程已不能完全適應生產管理需要。為了加強管理,嚴格標準化施工,我單位先后對生產考核流程進行了3次更新, 明確崗位規程以“安全、操作、管理責任、信息和異常處理”為主要內容,同時做到統一記錄,便于管理和及時修訂。通過用制度、規程的形式確定標準化作業準繩的地位, 做到有標準可依,有標準必依,執行標準必嚴,違反標準必究。
3.主推站長負責制?;鶎右话愣脊芾碇?到4個活動注汽站。而每個注汽站的管理模式,從上到下分別為副隊長、站長、運行班長、職工。從這個體系中可以看出站長是基層管理的中間骨干,他們的自身素質高低及其骨干作用發揮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基層隊的凝聚力和生產力。為此,我們推行站長負責制,激勵站長的成長,以有效改變以往“推一推、動一動”的現象,形成“被動管理變主動管理、全員管理”的良性循環。
4.設備點檢定修制。我們通過對設備按規定的檢查周期、項目和方法, 對設備進行預防性檢查(點檢), 按規定的時間和點檢報出的項目進行預防性檢修, 把維修工作做在設備發生故障之前。在加強專業點檢、維修的同時, 強調崗位職工必須對設備進行日常點檢、維護, 實行全員設備管理, 保證設備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在點檢工作進一步提高的基礎上, 加強了精密點檢和傾向管理, 崗位參加設備維護已普遍開展。
5.深化自主創新制。為了發揮現場生產班組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 由同一站班組班組長自覺自愿地組成自主管理小組,針對生產和管理中的問題,自己選擇課題,自己研究對策,自己實施,自己總結, 并在一定場合自己發表成果。
二、構建質量、效益保障機制
為了確保這套基層管理考核機制的全面推行, 并且不斷得以鞏固、完善、提高, 重點要抓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抓宣傳教育, 統一思想, 提高認識。我們開展了交接班規范表、隱患整改限期單、設備承包書、質量監督卡四項活動。結合這四項活動在工作中,我們實行了以班組自檢、站間互檢和小隊抽檢為內容的循環檢查制度。“班組自檢”和“站間互檢”都由本單位的職工“唱主角”,讓他們從自己身邊日常的操作和運行中發現并解決安全問題,“小站抽檢”則主要由干部和生產骨干參與,起到監督和指導的作用。為強化“三檢”制度,我們每月對檢查情況進行考核兌現。通過推行“三檢”制度,確保了注汽設備安全、高效、平穩運行。
2.找先行試點, 由點及面, 全面推廣。選擇基礎較好的班站先行試點, 有利于發現問題, 摸索經驗, 穩步前進。我們給站長負責制的定位:給這些有能力的骨干創造平臺,一方面使站長全面了解相關管理工作,形成對管理工作的全面認識,從而改進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制度、規范運行方式、提升生產質量、促進隊伍和諧。另一方面幫助隊干部更全面、更深入地發現管理問題,減少日常工作因任務量大、人員少、管理監督頻次有限而可能出現的嚴重問題。
3.推規章制度, 規范行為,提高意識。如果說自主管理是基層管理的基礎的話, 那么, 規章制度就是標準化施工的基礎。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 就不可能形成一支嚴守紀律的職工隊伍。我單位為了加強職工的規范意識,制訂了一系列要求每個職工遵守的規章制度,進一步明確了每個職工在生產中所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 并印發給沒個班站,廣泛進行宣傳教育, 要求職工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4.重教育培訓,增強能力,轉變作風。我們一直非常重視基層管理業務知識的培訓。如舉辦新職工培訓班, 站長提升課等。通過培訓, 干部、工人的管理水平和技術素質大大提高, 推行質量和效益管理機制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隨著以質量和效益為主導的管理機制對職工管深、管細、管透的要求,基層職工鉆研業務、提高技能、改革創新的熱情也空前高漲。我單位也有意識地鼓勵職工開展技術革新交流,提出“每個職工都應當成為本崗位的專家”。力求通過以質量效益為導向的激勵引導機制,使干部和班站長由以往的“等事做”轉變為“搶事做”,由以往的“完成任務型”轉變為“關注成效型”,由以往的“單兵作戰”轉變為“團隊合作”。
三、存在的問題
1.推進工作發展不平衡。由于工作質量的不同,運行的進度不一。主要表現在有的把推進工作列入日常議事日程, 做到常推常進。有的時松時緊, 持之以恒不夠。
2.有些制度的推進工作還不健全,如預期值管理,基本處在一成不變的狀態,迫切需要結合中心相關標準進行再學習、再修訂, 采取措施真正把質量效益指標完成好。
3.質量效益和生產安全如何協調好, 是需要認真研究的一個問題,關鍵是質量效益是過程和基礎,安全是結果。生產經營提出的目標、方針 、任務,以及制訂的各項制度必須有利于基層管理工作的推進
4.要把質量、效益管理工作繼續深化,必須是一手抓推進工作總結, 一手抓成果的推廣應用。過去, 我們在這一方面還做得不夠, 以后需要注意改進。
(勝利油田注汽技術服務中心孤東注汽項目部? 山東東營? 25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