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斌

中圖分類號:F27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306
作為一個開發管理單元多、稠油產量比重大的采油單位,管理區目前面臨著產量遞減且穩產難度大的現狀。面對不利局面,管理區在充分挖掘自身潛力的基礎上,做到兼顧當前發展和未來發展需要相結合,做到不以犧牲未來利益為代價,勇于追求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
一、原因分析
是四化建設提升的客觀要求。2017年管理區按照局四化建設項目部和采油廠的統一安排,完成了四化建設,實現了采油注水全過程工況、壓力、電參等42大類274項數據實時采集監控,抽油機、加熱爐等設備運行狀態實時監控、故障報警和注水井實現智能穩流配水。2019年管理區開展信息化提升,進一步完善了各節點數據采集,提升了自動化管理水平,方便了技術人員更加準確及時的摸索油水井的生產規律,提出目標性較強的針對新措施,實現抽油井的穩產高產。
是新型管理區改革建設形勢下的必然選擇。2019年是油田推進實施“五大戰略、三大目標”“兩個三年、兩個十年”戰略部署的重要一年。油田噸油成本降至61美元/桶,較計劃的50美元/桶還有較大差距,注定了油田要走精細化管理發展之路。戰略決定方向,細節影響成敗。局部細微的缺陷都可能導致重大損失,所以必須把注重細節、精益求精培養成一種工作習慣。按照精心、精細、精品的要求做好我們的各項管理工作,通過精細化管理增值出效。為降低作業成本、延長轉周周期、增加稠油井產量,重點做好油井的精細管理工作和低成本工藝和管理方式方法的推廣。
是解決制約油井產量逆增長的有效途徑。信息化建設后,實時數據的采集為油藏動態分析提供了新途徑。但仍存在一部分難點,比如稠油單元自然遞減高、后續水驅單元出砂吐聚嚴重。針對此種情況,只有在四化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大數據應用,持續動態優化調整,立足科學管控、精準指揮,有效促進了油藏開發和生產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主要做法
1.管理區層面管控
以區在線產量數據為核心參數,組合單井、計量站的生產參數,建立綜合管控體系。核心生產參數發生變化,分析計量站參數,再到單井分析,找出影響原因,制定措施,保障產量運行平穩有序。
孤五聯在線數據傳輸頻率為每小時一次,管理區根據液、油含水的變化為核心參數,一但出現異常變化,及時分析南2-3閥組和南一站閥組壓力波動,順序摸排至計量站溫度、壓力變化規律,最終落腳至單井生產參數變化,分析原因,實施針對性措施,保障產量運行平穩。
以GDNB76X77井注氣燜井放壓過程自噴為例,生產指揮中心首先監測到孤五聯在線數據異常突變,顯示液量、氣量大幅度增加,查詢各閥組壓力普遍下降,渤76-6站和渤76-1站壓力呈先升后降趨勢,細化至單井為GDNB76X46周邊油井壓力波動幅度最大,現場核實GDNB76X77井注氮后自噴,聯系作業隊伍洗井混排后壓力得到控制,整個過程僅用時4小時。
2.井組層面管控
結合注入量和采液量,計算井組注采比,實時監控、注采失衡推送預警信息,及時調整。
以實時數據為核心,通過數據的連續性、關聯性分析對應建立預警模型,針對不同開發方式,不同生產階段都可以實現對油藏的精細管理和效益挖潛,有效提升開發管理水平。
以間歇汽驅動態管理:間歇汽驅作為當前稠油開發控制自然遞減、降本增效的有力舉措,我們借助四化平臺的數據優勢,建立間歇汽驅動態管理預警模型,實現了對油井的實時跟蹤,為優化汽驅參數提供了依據。我們模型建立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一是快速見效優勢通道上,實時監測臨近油井的溫度、壓力數據,能夠及時預警汽竄,實時優化生產參數,將不利因素降至最低。二是通過多參數組合預警,能夠有效識別非優勢通道,實時動態調整,為精細流線調整和把握注汽增產良機奠定基礎。管理區對應建立了GDNB76X44井組間歇汽驅動態管理預警模型。
GDNB76X44井組自2017年底實施間歇汽驅,我們應用預警模型實時動態跟蹤調整。東部油井GDNB76N1距注汽井不足100米,前期熱聯通記錄已確定其屬于優勢通道,18年2月該井汽竄預警報警,我們及時進行降參控液,由3*2.6次降至3*2次,有效預防了氣竄,同時含水也得到控制。后期進一步下調參數到3*1.6次,生產趨于穩定。另外,通過多參數組合預警,識別出非優勢通道方向西南部油井GDNB76X33和GDNB76-32,對應實施上提參數提液引效,有效提升了汽驅效果。該井組實施間歇汽驅以來,井組產量由注汽前的20t/d上升至峰值的29t/d,目前仍有22t/d,井組油氣比保持在0.2以上。
3.單井層面管控
以日產液量為橫坐標、井口溫度為縱坐標的油井液量溫度關系模板,找出溫度偏離的異常油井,分析原因,落實工況。
以日產液量為橫坐標、井口溫度為縱坐標的油井液量溫度關系模板,找出溫度偏離的異常油井,分析原因,落實工況。
為了便于直觀判斷溫度異常,在原有液量-溫度關系模板上添加溫度上、下限預警線,將模板人工劃分為兩線三區,形成油井生產參數宏觀控制圖。
以GDN30-204油管漏失為例,該井示功圖計產液量為58方,通過關系模板擬合溫度應為48℃,但實際溫度溫度僅為30 ℃,油井生產參數宏觀控制圖中該井位于低溫區(如下圖)。示功圖顯示該井載荷差不斷減小,分析為油管漏失?,F場憋壓無法穩壓,與判斷一致。
為便于及時預警,利用油井生產參數宏觀控制圖結合組合預警系統,建立油井工況異常預警模型。
自定義參數:擬合井口溫度=12.93log(計產日液能力)-2.6323? —來源擬合曲線井口溫度偏移值=abs(擬合井口溫度-井口溫度)
確定工況預警模型:
模型應用:4月19日推送GDN27-204井工況異常預警,查看平均電流突然上升,手召功圖顯示該井最大載荷下降至2KN,現場核實該井光桿緩下。折算動液面回升,現場落實井口不出,憋壓不起。
三、主要效果
采油管理五區通過實施以“信息化應用”為引領的高效技術決策激發生產運行內在活力,增強了稠油區塊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延長了稠油井的檢泵周期,降低有稠油的開發成本,切實走出了油井高產穩產的精細管理之路。
經濟效益顯著:采取針對性措施,提高油井的泵效,降低油井停井時間,提高采油時率。增油40噸,預防躺井2井次,節約采用用電1.2萬千萬時,節約盤根、皮帶等材料費用0.5萬元。
(勝利油田孤島采油廠? 山東東營? 25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