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白城市教育局印發了《白城市城市(縣城)義務教育大學區支援鄉鎮學校工作方案》,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大學區管理改革,建立科學的大學區運行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大學區輻射帶動作用,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方案提出,到2022年,建立科學的城市(縣城)大學區支援鄉鎮學校管理模式,確保對口支援達到全覆蓋;到2025年,健全大學區支援鄉鎮學校的有效運行機制,鄉鎮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城鄉義務教育發展水平明顯縮小的工作目標。采取城區(縣城)學校與鄉鎮學校協同發展的教育共同體形式開展工作。
方案明確了六項工作任務:一是共建育人體系,提升德育水平。充分發揮城鄉各類公共文化設施與自然資源的重要育人作用,創建中小學生德育社會實踐基地,促進城鄉文化交流與融合。二是加強教學支援,提升智育水平。以“互聯網+”為主要載體,通過同步互動課堂、在線集體備課、校本研修培訓、網絡名師課程等形式,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共享;采取送教下鄉、鄉鎮學校教師到對口大學區跟班學習等方式開展教學支援。三是共同開展活動,提升體育、美育水平。依托“百萬學生逐雪嬉冰工程”、校園足球等特色體育項目,聯合開展城鄉體育活動。以藝術課程為主體,全面加強和改進鄉鎮學校美育工作。四是共享優勢資源,提升勞動教育水平。充分發揮鄉鎮的勞動教育資源優勢,依托相應田地、山林、草場等,創建一批學農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鼓勵城市學生到鄉鎮學農。城市(縣城)大學區整合資源,創建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鼓勵農村學生到城市學習勞動技術,進行職業體驗。五是強化開發應用,提升信息化水平。構建基于城鄉義務教育協同發展共同體的信息平臺,實現城鄉網上教學互動、網上教研和網上培訓,推行在線學習和在線輔導,最大限度地滿足鄉鎮學校的教育教學需求。六是創新管理思路,提升治理水平。逐步創新教育共同體的管理思路、方法和運行模式,促進鄉鎮學校規范辦學、科學管理,推進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
(白城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