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龍
摘 要: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國各地蔓延并集中在武漢地區爆發,而后席卷全球,經過近2年的努力,我國疫情防控取得了突出成果,防控工作逐漸從應急狀態轉變為常態化,但仍然對高職院校體育的日常教學活動帶來諸多影響。鐘南山院士也說:“如果病毒感染尚沒有特效藥治療,那么最關鍵的還是要看個人免疫力和抵抗力”,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高職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關鍵詞:疫情防控;常態化;高職;體育;教學
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健康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黨的十九大報告也將“健康中國”納入國家戰略。當前國內大部分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經進入常態化,高職院校也逐漸恢復正常教學,由原先的線上教學轉變為課堂教學,提升學生自身對病毒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開始逐漸成為體育教學工作重點,體育教師也越發增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力求可以更加安全有效的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全面高學生綜合素質。
一、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職體育教學特點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影響下,高職體育教學課堂應當轉變教學側重點,由原先的強調動作技巧轉變為重點提高學生的主動意識,在確保動作規范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對學生身體機能增強的效果,尤其是心肺功能的鍛煉,具體如下:
(一)加強學生的參與度
高職體育教學應當科學選擇教學內容,根據不同班級的學生身體狀況和興趣愛好選擇,重點提升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參與度,即使是傳統的羽毛球、排球等運動項目,也可以增添一些娛樂性和趣味性,例如可以參考《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中提到的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還可以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由學生自主選出最喜愛的運動,包括但不限于搏擊操、力量器械、波比跳、跳繩等,在加強學生參與度、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滿足體育課程教學需要。
(二)合理把控課程時間和訓練量
高職體育教學活動應當盡量選擇慢速有氧運動并合理控制運動量,尤其是對于身體素質較差或平時很少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剛開始的有效運動時間要控制在20分鐘至半小時。另外,如果班級人數過多或同一時間有多個班級同時上體育課,還應當分開授課,充分確保同一時間的同一場地不會出現學生大量聚集的情況,建議在上課期間,每位學生間隔至少3米的安全距離,并根據訓練內容選擇是否需要摘除口罩。
(三)合理規劃運動場地并加強運動器材的管理
由于校園內可以活動的空間有限,為有效避免體育課運動場地人員過于集中,各班級體育教師應當提前溝通,預設好教學活動范圍,確保互不越界,例如器械類鍛煉應當在特定的教室內,跑步類運動安排在田徑場上并根據實際人數劃分跑道,瑜伽、太極拳等項目可以安排在遠離田徑場的空地上,確保各項目教學為安全距離。另外,由于運動器材會反復使用且頻率較高,因此一定特別注意消毒處理,建議安排專人每天定時消毒,最大程度保證器械使用的安全性,降低病毒傳播概率。
(四)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是必然發展趨勢
疫情期間學生只能在家休息,這給體育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為體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無法像其他學科一樣通過網課解決,需要學生真正動起來,加上多數學生居住的是樓房,這也給體育活動的開展造成了阻礙。我校為了能夠讓學生疫情在家期間也堅持體育鍛煉,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的線上教學,教師通過應用微信、抖音等平臺錄制小視頻配合實時講解,引導學生在屏幕前進行體育鍛煉,學生也可以隨時觀看小視頻自主學習,遇到不會或做不標準的動作也可以隨時詢問教師,但并不是所有的體育項目都適合線上教學,例如羽毛球、籃球、足球等互動項目,因此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局勢下,體育教學活動實施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是必然發展趨勢,兩者各有利弊,只有結合教學才能更好的適應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實際需求,真正起到培養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終身健身的理念,提高體育活動興趣,愛上運動并讓其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是高職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
二、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職體育課教學策略
(一)改革教學內容
高職體育教學內容改革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根據學生專業方向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符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例如針對需要長期久坐的辦公崗位,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側重于對學生頸椎、腰椎的鍛煉和保護,將簡單的訓練動作錄制成視頻并配合而課堂實地教學,分析久坐的危害和養成良好體育運動習慣的重要性,針對需要大量體力的工作崗位,則體育教學內容應當以全面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為重點,側重于學生核心力量的強化,確保學生有足夠的體力能夠勝任工作崗位。體育教師根據專業方向制定教學內容是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特色的表現,也是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需求的體現。另一方面,教師設置教學內容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應當充分結合現代信息化教學技術與多種課程資源進行混合式教學,借助豐富的網絡資源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結合多種教學資源讓學生對體育知識有更加全面而清晰的了解,利用慢動作教學視頻共享讓學生更加精準的把握動作要領。這樣的教學內容不僅可以是課堂教學更加高效,還能為學生課下自主鍛煉提供指引,真正提高學生體育學習效率。
(二)創新教學方式
疫情防控常態化影響下高職體育教學實施線上線下結合是必然趨勢,教師也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符合學生興趣、適合學生特點且能夠滿足高職體育教學要求的方式。在進入線下課程教學后,教師也不需要完全拋棄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可以逐步完善線上教學平臺,打造線上虛擬教學空間來配合線下實地課堂教學,提升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參與度和自由度。
(三)改革考核方式
為檢驗學生的運動訓練成果,高職體育教師也要重視考核評價。基于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局面,教師應當改革考核方式,改變原先期末考核+平時成績的比例分配方式,提升平時成績,重點加強對學生心肺功能的訓練考核,同時結合線上考核方式,鼓勵學生在課下主動進行體育鍛煉。
參考文獻:
[1]湯愿,郭一鳳.疫情期間學生線上體育課學習的自主性研究[J].當代體育,2020(2):0066-0066.
[2]曾泳輝,謝芳,張晗,蔡奇強.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職體育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以廣東文藝職業學院為例[J].運動-休閑:大眾體育,2021(3):0140-0142.
[3]孔睿.疫情防控期間體育類高職院校術科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2020(30):112-113.
[4]高云飛.疫情下高職體育課堂教學實踐探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20,22(12):64-68.
[5]張磊.淺談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職體育教學策略[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23(2):51-52+75.
作者簡介:姓名:周龍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84.3.27 籍貫: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
學歷:本科 現在職單位:武漢工商學院,職稱或職務: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