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長丙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二部,吉林 長春,130000)
盆腔炎作為常見的婦科炎癥,常見病因包括:產后或流產、宮腔內手術感染,經期衛生不良等。常見癥狀包括:下腹疼痛、發熱、白帶增多等。目前分為急性盆腔炎癥和慢性盆腔炎癥兩大類。急性盆腔炎的進一步發展,可引發敗血癥、感染性休克,極易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慢性盆腔炎反復發作,導致患者不孕、輸卵管妊娠,嚴重影響著女性的身心健康。在盆腔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選擇應用合適藥物,控制患者病情的變化,給予患者人文關懷,增強她們的治愈信心是非常必要且關鍵的。基于此,本文特意研究了鹽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總結報告內容如下:
隨機抽選100例符合“盆腔炎”診斷標準且為自愿參與調查活動的患者做好家屬們的溝通工作,確保患者基本資料的準確性[1]。按照隨機分組原則進行科學分組,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各5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在22-43歲之間,平均(29.46±1.70)歲;實驗組患者年齡在28-45歲之間,平均(32.09±2.44)歲。
對照組使用常規藥物氧氟沙星(生產廠家:重慶科瑞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50020298)進行靜脈滴注治療,0.4g氧氟沙星+250ml0.9%氯化鈉溶液靜脈滴注,2次/天,持續治療15天。實驗組使用藥物鹽酸左氧氟沙星(生產廠家: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0026)進行靜脈滴注治療,0.2g鹽酸左氧氟沙星+250ml0.9%氯化鈉溶液靜脈滴注,2次/天,持續治療15天。密切監測患者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
觀察兩組患者用藥后的反應情況、病情變化,進行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分析和診療服務滿意度的調查。使用SPSS 22.0專業軟件及時處理相關數據,計量資料實施卡方檢驗后,以p<0.05表示組間結果的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

表1:患者的臨床療效

表2:患者的診療服務滿意度

表3: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盆腔炎是臨床婦科典型疾病,患病率日益增長,再加上臨床治療的延誤,病情反反復復,難以治愈。研究指出,盆腔炎病理機制為炎癥的影響,盆腔腹膜、盆腔結締組織均出現組織增生癥狀,粘連、增厚情況嚴重,更有甚者出現組織攣縮情況,對神經纖維造成了強烈的壓迫感,并對抗生素形成了阻礙力。盆腔炎主要是因沒有及時、徹底治療急性炎癥而造成盆腔組織腫脹、充血,并在不斷性刺激下漸漸形成瘢痕或粘連,更有甚者漸漸演變成了炎性包塊[2]。如果病情嚴重還可能伴有寒戰、高熱等癥狀,宮頸內有大量膿性分泌物流出,宮體有壓痛,陰道不規則出血,月經不調,甚至會導致不孕,影響患者正常生活,為患者帶來巨大的身體傷害和心理負擔,甚至還具有一定的致死率,所以,要對婦科盆腔炎進行及時診治,為女性生命健康構筑安全防線。臨床上,普遍采用藥物方案控制盆腔炎疾病,現階段主流治療藥物主要有氧氟沙星、鹽酸左氧氟沙星等,同時通過臨床研究證實,鹽酸左氧氟沙星臨床效果更具明顯。本研究為探究盆腔炎疾病藥物治療的最佳方案,因此采用相對應的治療方案以此來更好地指導臨床工作,改善盆腔炎癥對患者的危害[3]。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且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這一結果充分證實了對于盆腔炎疾病而言,鹽酸左氧氟沙星的應用價值更高,進行該方案的廣泛推廣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