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沛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成果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對于相關工作成果進行系統管理的過程,通過成果管理實現成果的轉化、實施和應用。在該流程中成果會產生一定的資金收益和社會效益,而成果管理也側重于對于工作成果的管理、轉化及后續的處置。因此,科研成果管理從廣義上看是一種統籌性的工作規劃,也具有很強的綜合性[1]。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2018 年投入的研發資金為19677.9 億元,相較于2017年增長11.8%。從2016 年開始,中國連續三年保持高速增長,中西部地區的研發增長比例分別是14.3%和13.4%。但是這樣的研發投入也導致了整體的經費支出增大,導致整體科研項目存在研發經費短缺的問題。
在之前部分科研項目的管理中,大家通常都是為科研而科研,目的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強,科研經費浪費較為嚴重,投入產出比較差。而且科研院所的科研項目往往會以結題為目標,科研項目未來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未來的產業化考慮較少。無法實現科研經費投入產出的良性循環。
在科研項目管理中的風險是多樣的,首先,技術的創新會存在風險不可控的問題,尤其是當科研項目存在高度復雜的系統建設,就會存在很大的技術風險,如一塊集成模塊花費了數百萬美元開發,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卻無法對接。還有一類是管理的風險,如在科研項目立項中,沒有妥善考慮好項目管理存在的風險,尚未做好可行性分析,就很容易出現研究偏差。

表1 NIH 科研項目申請及資助(2010~2018)
專業人才的欠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于研究人員來說,研究人員的專業化水平會影響整體的研究水平,科研工作者隊伍在近兩年不斷擴大,卻也呈現出魚龍混雜的態勢,另一方面是科研項目管理人才的欠缺,大多數管理人員不具備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落后,這也會導致實際的研究效果較差、成果不突出。
建立完善的項目分級系統,建立在中國的科技戰略布局之上,統籌協調科研領域的優先級別并確定相應的預算分配。建立在全局規劃之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選題管理相結合,并對科研項目的分類、級別、利益沖突等作出詳細的界定。相關負責人應當定期組織科研項目討論會議,對于科研項目規劃、課題選擇、資助領域優先級確定等進行詳細研討,提升整體工作的合理性與科學性。課題確定后,根據科技計劃和研究領域進行科研經費分配,根據項目屬性靈活設定經費分配標準。對于知識積累和低風險項目,實行剛性預算;對于創新性項目和高風險項目,實行彈性預算;通過“實時應用、實時評估”的模式實現科研預算滾動分配,靈活分配具體課題的經費[2]。首先,針對項目的類別進行定向管理,以NIH和 NSF(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研部項目管理為例,此外,為了提升項目管理效率,NIH 和 NSF 設置了科研申請研究序列,并對于不同類型申請進行定向資助。如表1 為例,新申請的項目資助占比約為1/5,對于已經獲得資助的后續預算也就是非競爭性延期資助申請加大資助比例,針對更新申請(申請額外資助)、競爭性調整(不在當前資助范圍內的科研活動調整)進行評估后方可通過申請。
科研單位在確定科研項目的時候,應當建立PDCA 管理循質控體系,質量控制應當不斷解決問題,應用科學的統計觀念和處理辦法,推動整體的質量控制流程優化。首先,制定質量控制的方針和規劃,并確定實際的科研管理目標,根據已知的信息,設計具體的科研研究方案和布局,然后進行具體的運作,然后,總結科研工作執行情況,明確效果并找出問題所在,最后,對于實際的科研經驗進行總結,成功的經驗進行標準化管理,如果存在尚未解決的問題則進入下一個PDCA 循環。以美國NIH 和NSF 的科研項目管理為例,其整體的工作流程分為五個大板塊,分別是:(1)選題制定;(2)指南發布;(3)評審立項;(4)項目執行;(5)項目評估.在每個大板塊中有不同的管理內容,這樣就能最大程度上實現事前、事后管理,做好了評審和監督工作。
風險與項目管理密切相關,風險不可消除卻可以通過科學管理規避并降低負面影響,建立完善的科研項目風險管理流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科研部門和企業內部應當設置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加強風險管理培訓,專業人員能通過對于科研項目的預測來防控風險,分析在實際的項目管理中存在的風險,結合項目提出風險對策,盡可能減少因為風險事故造成的損失。風險管理規劃依據應當包括(1)項目基本信息;(2)項目組織或個人所積累的風險管理經驗;(3)決策人和授權方的意見;(4)項目利益相關者對于風險的可承受能力;(5)可獲取的數據及項目進展情況。在風險防控制度的確定上,應當舉行專門會議,并組織活動執行者、相關利益關系人參加,對于項目風險進行嚴格管理[4]。
在實際的科研項目管理中,更需要明確科研的目的、科研的扶持側重點、科研工作責任認定。在實施之前科技項目要分類管理,自由探索和目標導向項目兩者的管理方式和責任主體不同。因此需要做好工作區分,要充分發揮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評審專家和管理部門應盡量避免干擾。所以這類項目的經費主要責任是科研人員,科研管理的任務是優秀科研人員的選拔并淘汰部分不能勝任工作的人員。如果是以目標為導向的項目,需要從國家和行業的需求出發,確定明確的目標和指標。管理部門和專家組的責任在于,其需要指導科研項目確定研究指標和研究方向,以類似企業合同的方式約定實施,科研團隊擇優選擇。在專業隊伍的建設上應當有規矩有規范,通過專業的管理團隊建設、科研人員行為規范提升整體的科研研究氛圍。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科研工作管理中,應當積極提升科研研究水平,并創造良好的科研風氣,沒有違規是科研工作及格的標準,對違規的嚴懲是推動科技發展的必要因素。在科研研究隊伍建設上,積極構建科研工作者認真做研究的風氣,杜絕故意造假的問題發生。這本身需要良好的行業規范。此外,科研評審工作應當更具專業性,科技界更迫切需要寬容,重視科研試錯的與探索,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是對科研人員最大的鼓舞。區分一項科研成果的真實性和價值需要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探討,需要突破現有思維的界限,抓住每個好的科研課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