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
長期縱暴及包庇“黃師”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簡稱“教協”)公布一份調查結果聲稱,約四成教師有意離開本港教育界,其中約71%是因“政治壓力日增”。這份調查在香港社會遭到猛烈批評。
據香港《星島日報》9日報道,“教協”于4月29日至5月5日進行網上問卷調查,共收回1178個回復。調查聲稱,四成受訪教師有意離開本港教育界,其中有19.2%“有計劃辭職或提早退休,并離開本港教育界”,21.1%“傾向離開,但未有具體計劃”。問卷同時詢問有意離開的受訪者選擇離開的主因,結果有71.1%的人聲稱“政治壓力日增”,選擇“不滿本港的社會狀態”及“不滿本港的教育政策”分別有55.3%及38.6%。此外在704個選擇或傾向繼續留在香港教育界的受訪者中,58.0%的人表示他們留下的主因是“陪伴家人”,其次為“經濟狀況不容許離開”及“習慣香港的生活”。“教協”根據此調查聲稱,“相關情況值得關注”,而中學及小學主任的流失率偏高,憂慮將出現中層人手斷層的狀況。
對此,教聯會副主席鄧飛9日表示,“教協”有超過9萬名會員,但該問卷調查僅訪問1178人,調查比例過低,對約四成教師有意離開香港教育界的數據表示質疑,“更像是教協蓄意制造業界恐慌”。針對“約71%的人指政治壓力日增是離開主因”,鄧飛直言“摸不著頭腦”。他說,2019年時教師普遍承受很大壓力,不少無辜人士在網上被起底,還有黑衣人沖入學校搞破壞,但在香港國安法的保護下,現在的校園環境已經恢復平靜;部分教師若非在校園內假借教育之名灌輸“黑暴”思想,有違教師專業操守,是不會感受到所謂壓力的。他同時反駁稱,香港有4所大學可進行師資培訓,近年又有不少“港漂”教師涌現,絕不會出現教職人手不足的現象。教聯會主席黃錦良9日也稱,調查結果過于片面,未能真實反映香港教育界情況。他說,香港每年都有教師因為退休或個人原因離職,幾所高校的教育系部分畢業生得以補充職位空缺,這是常態,也是良性循環,因此無須擔心調查結果所謂“出現人手斷層狀況”。此外有內地的姊妹學校來香港進行招聘,吸引不少教師前去應聘,說明本港部分教師希望尋求更廣闊的平臺,計劃離開本港教育界是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香港“教協”經常被嘲諷是“教邪”,有媒體列出它的三宗罪:一是編寫通識科等教材時刻意選用偏頗材料,以帶有傾向性角度抹黑攻擊“一國兩制”,挑起香港與內地的矛盾,甚至煽動激進違法行為;二是多次包庇“黃師”,像任教嘉諾撒圣心書院的通識科教師賴得鐘被揭發上傳“黑警死全家”圖片,另一名通識科及歷史科教師戴健暉咒罵警察子女“活不過7歲”,“教協”都僅用一句“說法值得商榷”蒙混回應;三是教唆師生參與非法游行。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梁振英9日直言,如果“教協”這個問卷調查是準確的,有近兩成會員準備離開香港教育界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