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社會研究表明,逛超市可以教給孩子九大課程:統計學、交通安全意識、語文課、數學課、勞動課、繪畫課、課外閱讀課、社會課以及體育課,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孩子的教育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超市。他們通過商品包裝袋和促銷海報,學會了認字;通過價格標簽,學會了認數字;通過列舉的購物清單,學會了做事的條理性和計劃性;通過付錢,有了最初的金錢觀;通過排隊,學會了等待和自我約束。買完東西,分一小袋讓孩子拎著,也讓孩子學會了分擔。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你會發現,去超市遛娃,只要遛得好,就可以寓教于樂地讓孩子形成對這個世界的基本認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前兩天,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超市排隊結賬時,后面有個小男孩高聲宣布:“我優柔寡斷,不知道該選哪一個,所以要買兩個。”他一邊說著,一邊往媽媽的購物筐里裝了兩個點心。
大家正笑這孩子在哪學的成語,太可愛了,卻聽到孩子媽媽嚴肅地說:“優柔寡斷的男人,最終兩個都得不到。”說完,把點心拿出來放回去了。這一舉動讓我覺得這個母親挺酷,她在教孩子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學會了舍,才能真正得到。
(摘自《半月談》 麥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