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會民,李慧,陳琳
(1.石家莊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9; 2.石家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河北 石家莊 050051)
2015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安全監管總局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全國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在普查的基礎上,建立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和專業管線信息系統[1,2]。
根據上級要求,石家莊市于2015年正式啟動了建成區城市地下管線的普查工作,普查工作歷時約兩年,并建立了綜合管線信息系統。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三維管線管理與信息共享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獲得了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0年石家莊市曾開展過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但由于未建立動態更新機制,管線的現勢性逐年下降,最后完全不能滿足使用,教訓十分深刻。為有效維護地下管線的現勢性,2015年石家莊市地下管線普查領導小組從成立就開始謀劃管線的動態更新工作,最后確立固定專業隊伍承擔此項任務,并將地下管線動態更新項目列入城建計劃,為管線的動態更新提供了經費保障。
石家莊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結束后,動態更新維護工作按計劃啟動。2020年共完成:①服務于規劃審批的批前詳測5項,共計 45.3 km;配合道路與地鐵建設同步實施的市政管線56項,共計 68.68 km,后期完成槽線復核,并進行動態跟蹤。②外業巡視,投入800工日對項目區域 327 km2內各街道進行市政建設日常巡視,保證項目區域全覆蓋,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了跟蹤測量及管線入庫。③管線探測,總長度共計 402.2 km,共探測管點總數 13 102個。④地形圖測繪,完成翟營大街、勝利大街、倉豐路等區域數字圖測繪 3.6 km2,涉及 1∶500圖幅58幅。⑤底圖編制覆蓋面積 54.875 km2,涉及 1∶500圖幅878幅。⑥數據入庫,入庫管線長度 402.2 km,更新圖幅301幅[3]。2020年石家莊市地下管線動態變更分布圖如圖1所示。

圖1 2020年石家莊市地下管線動態變更分布圖
2020年動態更新入庫的管線涉及18類(表1),分別是有線電視、供電通訊、電信、供電、雨污合流、監控、給水、路燈、聯通、熱力、天然氣、污水、信號、移動、雨水、綜合、再生水和不明[3]。

動態更新管線種類及長度 表1

續表1
為保障城市地下管線動態更新機制的有效運行,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
在管線定線階段采取的有效措施為:接到定線通知書后首先接洽協調時間,要求多方同時到現場,專業人員根據審批管線路由進行巡視,確定審批路由中是否有新增或遺漏管線,如發現問題應告知建設單位并及時向審批部門和建設單位提供數據,要更改設計需及時溝通、備案。定線時,對設計管道的起點、折點、重要特征點和終點進行定位。告知施工人員認樁并做好標記,在現場定樁并施測施工所用水準點,確保管線施工埋深準確一致。外業結束后及時整理定線資料,并向市政分局、建設單位提供定線反饋表。
由于石家莊市地下管線定線工作由多家單位承擔,石家莊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作為管線動態維護單位,采取了每周于市政處進行管線審批信息收集工作。2020年石家莊市規劃審批管線共計 106 km,當年完成定線量為70%。
在管線驗槽階段采取的有效措施為:跟蹤管線建設進度,接到建設單位通知后24小時內到達施工現場復驗線,整理存檔驗槽資料。為保證管線建設嚴格執行市政規劃,每次驗槽資料都進行整理存檔,對施工偏移的管線,及時通知管線建設單位、市政分局。因存在分段分期施工,一個管線項目常需數次驗槽,作業部門為此統一做好協調工作,保證管線建設順利實施。
由于管線敷設項目分散、施工時間不定,以及部分管線可不經審批直接敷設[5,6]等情況的存在,除定線、驗槽、竣工等手段外,還需要動態維護更新機制。石家莊市以“糾錯、查漏原有管線,專人定期巡視,及時測量新增管線,循環巡視更新”為原則進行管線動態更新工作,并建立常態維護更新機制。
(1)專業人員巡視
由于200 m以下的電力管線以及50 m以下的燃氣、給水管線接戶無須報批[5,6],以及個別未批先建的管線安全隱患問題存在,只有通過日常巡視措施才能發現并將這些管線更新到管線數據庫,從而避免日后管線破壞等事故的發生。
采取的有效措施為:配置4人4輛車,每天每人巡視道路長度 100 km,每天合計巡視 400 km,5天一個巡視周期。巡視過程中發現問題,先利用手機拍照上傳,再安排人員及時進行數據采集。
①經審批的管線施工區域每周巡視2次,與建設單位保持溝通順暢。
②利用廣播、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關注道路施工信息,掌握巡視重點。對于正在施工的道路、地鐵站等場所,重點持續關注,對新埋設以及裸露出的管線能采集的及時采集,不具備現場采集條件的,作為后續重點巡視范圍。
③對于外圍以及建設活動很少的區域保證一周巡視一次。
2020年投入800工日對項目區域 327 km2內各街道進行市政建設日常巡視,保證項目區域全覆蓋,如圖2所示。發現問題并采集入庫管線 55.6 km,為保障石家莊地下管線數據的現勢性發揮了作用。

圖2 2020年石家莊市地下管線動態巡視分布圖
(2)覆土前管線測量
經審批的管線,需通過市政處、分局獲取信息及時跟蹤聯系建設單位,從驗槽、竣工全程跟蹤,及時完成覆土前管線采集工作。由于覆土前測量精度遠高于探查精度,石家莊市管線動態維護過程中,極為重視驗槽、道路整修或巡視過程中裸露管線的采集工作(圖3),逐步削弱管線探查采集比例,覆土前管線測量,確保管線采集的精度,有效提高地下空間的利用率。

圖3 覆土前測量外業照片
(3)糾錯、查漏原有管線
在日常道路施工、定線、驗槽、應急測繪中,同步對原有管線進行核查,對普查數據進行動態糾正。通過上述措施,可使原有管線質量得到動態提升。
(4)實時更新
竣工的地下管線項目及時入庫,確保數據庫的現勢性,實現以周為單位的實時更新,地下管線數據庫動態維護流程圖如圖4所示。
每周對本周報送來的資料檢查入庫,對有問題的數據及時反饋;每月25號整理檢查本月數據更新情況,保證沒有遺漏、差錯。

圖4 地下管線數據庫動態維護流程圖
為了完成好管線動態入庫更新工作,編制了“地下管線動態更新軟件”(圖5),軟件實現了基于要素的版本數據庫管理,可提取、回溯到任意時刻,可為規劃管理、城市建設服務。主要功能包括:數據庫預處理(增加更新字段與版本數據表等)、基于范圍限定的庫轉庫或庫轉圖形(數據分發)、圖形數據屬性瀏覽與處理(數據更新、修改使用)、分幅管線底圖調用、數據質檢、帶屬性圖形轉庫、帶屬性圖形更新庫、綜合扯旗與專業標注、管線數據統計、回溯與回滾、數據匯交與共享等。地下管線數據處理系統如圖6所示。

圖5 地下管線動態更新軟件

圖6 地下管線數據處理系統
由于涉及管線權屬問題,目前石家莊市地下管線動態更新機制還未建立管線報廢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管線審批和地下空間的充分利用。
開展地下管線的動態更新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施工中的管線破壞事故,提高地下空間的利用率,數據庫的動態更新與聯動能為規劃審批和項目設計與施工提供現勢性最強的數據,確保了設計合理與施工安全。
綜上所述,地下管線數據動態更新能夠有效提升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數據的現勢性、準確性,保證地下管線的安全運行,為市政規劃建設管理及應急搶險提供數據支撐,具有參考和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