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綺楠
李先生既往多次體檢發現血糖升高,由于沒有感覺到任何不舒服,所以一直沒有引起重視。幾個月前,李先生因為口渴、多飲、多尿來醫院檢查,發現空腹血糖13mmol/L,餐后血糖高達20mmol/L以上,明確診斷為糖尿病,醫生建議他接受胰島素治療。李先生沒有聽醫生的建議,自行在外面的藥房購買了一些口服藥,認為糖尿病只要吃著藥就行了,也沒注意控制飲食,依舊大吃大喝,平時也沒有監測血糖。
不久前,李先生不小心弄傷了左大腳趾,但沒有放在心上,可過了2周傷口都不愈合,他就在家附近的小診所簡單處理了一下。誰知情況越來越糟,傷口開始紅腫潰爛,足趾皮膚發黑,疼痛不適,逐漸出現麻木感且痛覺減退,并開始發熱。李先生感覺到了不妙,就來到醫院。經一系列的檢查發現,李先生血糖很高,白細胞升高,局部傷口已出現壞疽和大量的膿液,足趾骨暴露在外,鄰近的深部骨組織已出現骨髓炎,局部細菌培養發現多種細菌,診斷為糖尿病足4級,截肢風險很高。在慘痛的事實面前,李先生終于接受了醫生的建議并積極配合治療,在經過清創、換藥和藥物治療后,被轉入骨科接受截肢手術。
據報道,全球每年有400萬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足,15%的糖尿病患者會在其一生中發生糖尿病足。我國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危險性是非糖尿病者的40倍,5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中發病率為8.1%,年死亡率達11%,截肢后死亡率高達22%。并且,在發展中國家糖尿病足占用了高達40%的糖尿病醫療費用。由此可見,糖尿病足的危害巨大!
而早期正確的預防可以使得45%~85%的糖尿病患者免于截肢。美國曾經有一句宣傳語:“用30美元預防糖尿病足,可以節省3萬美元的治療費用”。可見,針對糖尿病足,預防大于治療。
那么,糖友要怎樣做好糖尿病足的預防工作呢?
首先,全社會需要形成良好正確的糖尿病教育和輿論導向,這點非常重要。一方面,要重視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預防,并做好相關記錄;另一方面,不可輕信不正規、冒牌醫療保健機構,如各種沒有相關資質的自然療法、足浴保健等。
其次,要控制好全身的代謝指標,如血糖、血脂、血壓、體重等,養成良好、規律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戒煙限酒。每年做一次針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檢查,包括眼底和足部檢查,平時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再者,糖友平時要注意愛護自己的腳,避免過度行走和勞累,注意足部的清潔衛生和護理,注意洗腳水的溫度,每天自我檢查雙足,選擇舒適的鞋襪,有條件的可以根據自己的足型和生活習慣請專業的足病團隊設計定制鞋襪。如果足部受到小傷,可以先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輕輕拭干,再用干凈的醫用敷料覆蓋并每天更換,如果傷口在1~2天內沒有好轉的跡象,或局部出現紅、熱、腫等表現,這時候即使感覺不到任何疼痛,也應去醫院找醫生處理,因為糖尿病神經病變可能使糖友們感覺不到任何疼痛,千萬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