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青年岐黃學者支持項目人選名單,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醫腫瘤治療中心主任王維入選。青年岐黃學者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全國范圍內選拔的中醫藥專業水平高、傳承創新能力強、發展勢頭好的青年拔尖人才。
王維主任先后師從國醫大師金世元,全國名中醫王輝武,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朱丹、李配富,岐黃學者楊宇飛,重慶市名中醫李榮亨等學習繼承名師名家學術經驗,其后她將學習內容進行臨床轉化,創新性提出中醫“六位一體”腫瘤全程管理整合模式,突破了現有腫瘤診療的局限性。據悉,該模式的臨床受益腫瘤患者已達22.9萬人次,病員遍及全國各地乃至歐美、日、法等發達國家。下面,就請跟隨記者的提問,一起來了解這種鑄就患者康復之路的中醫綜合治療腫瘤新模式。
記者:您是基于什么背景提出了中醫“六位一體”腫瘤全程管理整合模式的?
王維:目前腫瘤的西醫治療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上述方法側重局部瘤體,關注腫瘤是否切除干凈、癌細胞是否全部殺死,卻容易忽視“長了瘤的人”。中醫藥對腫瘤的研究也多集中在中藥治療,而易忽略非藥物療法。然而惡性腫瘤并非單純身體疾病,而是身心疾病,務用多種療法多管齊下、多措并舉才能獲得較好的臨床療效。基于此,我提出將中醫辨證施藥、辨證施膳、辨證施樂、中醫心理疏導、中醫運動指導、中醫經絡養生6種療法充分結合,以使腫瘤患者舒適無痛地接受全程的治療及護理工作。
目前,我們將該模式應用于:晚期腫瘤患者,體質虛弱而不能耐受手術、放化療等患者;已行手術、放化療等治療,出現復發轉移的腫瘤患者;抗拒手術、放化療等西醫抗腫瘤治療的患者;腫瘤治療康復期的患者;重視養生康復的腫瘤患者;有防癌需求的腫瘤患者家屬及亞健康人群。臨床實踐證明,該模式能提高患者機體的免疫力,減少腫瘤復發轉移,延長生存期;能減輕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有助于患者身心康復,更好地回歸社會、家庭;且無明顯毒副作用,95歲以內的患者均可接受。
記者:全程管理的理念是如何體現的呢?
王維:首先是從疾病的源頭著手,做到未病先防。我院成立了全國腫瘤專科醫院首家中醫養生防癌治未病多學科專家聯合診療團隊,包含中醫養生防癌、胸外科、呼吸科、影像科、腫瘤學實驗室、營養科、心理科等多學科專家,共同為就診人群制定個性化中醫養生保健調理方案及提供西醫防治、健康管理等的一站式全程服務。
其次是對既病防變。通過中醫藥治療,殺瘤抑癌;或與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西醫治療手段相結合,起到扶正祛邪、減毒增效的作用,從而改善腫瘤患者的失眠、便秘、惡心、嘔吐、乏力等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
最后是瘥后防復。對康復期的患者進行長期的康復指導,從生活起居、飲食營養、心理及體質狀態等進行綜合調理,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達到防止腫瘤轉移復發的目的。
記者:那請您具體介紹一下6種治療方式。
王維:中醫辨證施藥主要還是辨證口服中藥湯劑和中成藥,以及中藥外治(外敷、熏洗、腿浴、穴位貼敷、含漱、灌腸、離子導入等)。我科室目前自主研制了攻癌利水方、攻癌逐淤散、攻癌鎮痛散、攻癌止吐散、攻癌散結方、攻癌足療方等十余種外治療法,主要應用于伴有癌腫、癌性疼痛、癌性胸腹水、放化療后毒副反應(如惡心嘔吐、便秘、腹瀉、靜脈炎、手足麻木、皮疹、脫發、多汗、免疫力降低、白細胞減少)、失眠、神經衰弱、術后局部水腫癌性腸梗阻等患者。
中醫辨證施樂治療強調陰陽平衡、五臟相因、情志相勝、三因制宜,所謂“樂與人和、天人合一”就是中醫辨證施樂治療的最高理想境界。可幫助腫瘤患者鎮靜情緒、改善睡眠、增進食欲、緩解疼痛等。
《黃帝內經》《千金要方》等著作都提到辨證施膳的重要性。飲食營養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及預后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飲食方面,我們會對腫瘤患者進行辨證施膳,根據“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應用食物和藥物的“四氣”“五味”調節人體的臟腑功能,糾正機體的疾病狀態。
中醫心理疏導主要是利用中醫情志心理學基本原理,結合患者身體狀況和病理狀態,采取情感宣泄、運動釋壓等方式方法,正面影響患者的精神狀態,達到提高其機體狀態指標的目的。臨床實踐證明,該方法對于患者因精神因素導致的失眠、厭食、疲乏等癥狀有明顯改善作用。
中醫運動指導主要是指導患者進行有氧運動及八段錦、五禽戲等傳統功法訓練,以增強正氣、疏通氣血、改善體質。
中醫經絡養生是根據《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提出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及“經絡養生”的理論,總結形成的適用于腫瘤患者的中醫養生系統方法。
記者:“六位一體”的療效究竟如何呢?
王維:目前,我科室已經用該模式治療了20多萬腫瘤患者,病員遍及全國各地、東南亞地區及歐美等地。該模式還受到多名院士、國醫大師等國內頂級中西醫專家的高度評價,得到業內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