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佳 賴紅波



摘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愈加嚴重,老年人的身體狀態和生活需求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情況。文章以“物聯網+健康”為背景,探索新時代背景下物聯網與可穿戴智能產品的聯系,分析可穿戴智能產品功能與老年人需求的匹配度和相關性,以當今熱銷的“喜荷”血壓血氧心電智能手表為例,對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的交互設計展開了分析研究。總結出“喜荷”智能手表交互設計的特點與創新之處。為未來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的設計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關鍵詞:物聯網健康 交互設計 可穿戴 智能產品 老年人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1)04-0148-04
引言
歷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和相關預測結果表明,1982年年齡處于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為7.63%,這一數據將持續增加到2050年的34.1%,顯示了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漸加深,而隨之引發了關于老年人身體健康的社會性焦慮,如何利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去幫助老年人及其子女更好地了解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值得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當今社會正處一個由互聯網時代向物聯網時代的過渡期,物聯網的時代正在到來,在物聯網時代,萬物都將數據化,“物聯網+健康”的時代背景掀起一陣熱潮,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測量老年人身體數據的儀器正逐漸被各種各樣的可穿戴智能產品所代替。作為新時代“寵兒”的可穿戴智能產品,將人們的目的和需求輸入前端可穿戴智能產品中,經過后端云計算平臺數據處理后再將相應的結果呈現在前端,從某種程度上說,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為“物聯網+健康”提供了一個終端載體,決定了“物聯網+健康”的時代發展方向。其中,“喜荷”血壓血氧心電智能手表一經上市,在市場上掀起巨大反響,銷量非常高,在“物聯網+健康”的新背景下探索出一條真正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可穿戴智能產品的發展之路,引領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的發展方向。
一、“物聯網+健康”下的可穿戴智能產品及其適老性
(一)“物聯網+健康”下的可穿戴智能產品
物聯網是一個系統工程,借助智能穿戴、云計算平臺等技術,將人物或者物物整合到一起,構建一個數字化、遠程化、信息化的體系架構。隨著健康的話題越炒越熱,物聯網與健康可以結合在一起,形成“物聯網+健康”的時代背景,將人與可穿戴產品整合在一起,獲得人體一系列指標的數據信息,從而判斷人體的健康水平。
通過對“物聯網+健康”和可穿戴智能產品進行分析,二者之間可以建立一個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即人內傳播體外化,在“物聯網+健康”背景下,可穿戴智能產品能夠將人對自己身體的認知數據化,建立一個數據空間集,數據化的行為和狀態是其中的元素,基于大數據的后端云計算平臺成為代替人分析數據的大腦,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后提出方案與建議,再通過前端可穿戴智能產品傳遞給人們,方便人們做出決策,可穿戴智能產品的使用改變了人內傳播的方式,人們通過充分了解自我,再做出決策的人內傳播過程被轉移到體外。
(二)可穿戴智能產品的適老性分析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深,如何更好地滿足老年人這一群體的需求,讓他們更好地安度晚年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當今社會最值得關注的問題之一,任何一種可穿戴智能產品的設計研發都是根據人的需求展開的,下面將從三個需求展開對可穿戴智能產品的適老性進行分析與研究。
1.生理需求
現在人們基本生存需要已經被滿足,值得人們注意的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需求,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的衰退極易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所以關注老年人健康問題是重中之重。
物聯網的發展為可穿戴智能產品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提供科學合理的健康管理策略提供了一個新的設計思路和發展方向,可穿戴智能產品實時監測老年人的身體狀態和行動,并將其轉化成數據,通過物聯網的技術讓老年人更方便及時地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水平有一個準確的認知并進行健康管理。
2.安全需求
老年人各項生理機制的衰退主要包括感知方面、肌體方面以及思維方面。感知方面的衰退是視聽嗅味觸的不靈敏,安全需求主要來源視力聽力觸覺的衰退,肌體方面的衰退是指老年人行動遲緩,思維方面的衰退是指老年人反應延遲、注意力、記憶力下降,上述表現均會給老年人的日常出行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物聯網下,可穿戴智能產品可以將老年人的自我認知數據化,包括感知水平、思維能力及肌體指標,經過數據分析來為老年人提供智能輔助,增強這三方面的能力,從而減少安全隱患,為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3.歸屬與愛的需求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居多,而他們沒有時間去陪伴自己的父母,老年人會深深感到孤獨,然而目前市場上真正適合老年人休閑娛樂、聯絡子女的產品少之又少,供老年人休閑娛樂的可穿戴智能產品的需求大大上升。
可穿戴智能產品在物聯網技術的加成下會充分利用老年人的特征數據最大程度上滿足老年人歸屬與愛的需求。
二、“喜荷”血壓血氧心電手表交互設計
“喜荷”血壓血氧心電智能手表是一款主要面向老年人設計并上市的可穿戴智能產品,集多個功能于一體,超高精度地測量人體各項指標數據,為老年人了解自身健康水平搭建了一個物聯網平臺,其一經上市銷量十分火爆,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十分可靠的樣本。經研究可以得到其交互系統平臺圖,如圖1,從而進一步展示其數字賦能過程,闡明產品交互設計機理。
下面從四個方面來介紹其交互設計:
(一)交互界面和載體
“喜荷”血壓血氧心電圖手表的交互載體造型選取最符合老年人傳統認知的手表,隨著時代的發展,可穿戴智能產品本身對于老年人來說是一種全新的產品,為了提高老年人對新產品的接受度,“喜荷”聰明地選取了手表這一形態,符合老年人的認知邏輯,使老年人在使用的時候更易上手些,從心理的角度,也能給老年人帶來滿足感與認同感。
考慮到老年人各項生理機制包括感知方面、肌體方面以及思維方面的衰退,“喜荷”血壓血氧心電圖手表的界面設計大氣簡潔,字體數值一目了然,圖標易懂美觀,無論是數值還是圖標,都采用大的字號,幫助老年人看得清,看得懂,會操作,從而正確讀取信息、操作產品,選擇更具有辨識度的顏色,大寸彩屏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老年人對先進可穿戴智能產品的認知障礙,界面如圖1所示。
由于“喜荷”智能手表功能具有多樣性,為了精簡頁面內容,保證老年人較高的認知度,“喜荷”智能手表采用多界面切換的模式,保障功能完整實現的同時最大化地精簡界面信息,為了滿足老年人個性化需求,主界面的設置也由老年人自主選擇,多界面切換如圖2所示。
(二)交互多功能的實現
“喜荷”智能手表將老年人的需求與功能充分整合起來,通過人機交互匹配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各項需求與手表的各項功能,“喜荷”智能手表的各項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生命體征數據監測,包括血壓、血氧、熱量等數據的實時測量;健康狀況反饋,通過HRV健康指數、心臟功能指數、心電圖報告來對獲得的各項數據與標準值進行對比與分析,子女在下載手機APP后添加父母為好友,即可查看父母當天的血壓心率等健康數據,確保子女不在老人身邊也可以獲得老年人身體指標的一手數據;情感互動,為了方便老年人與子女、朋友或醫護人員的交流,“喜荷”智能手表推出了來電提醒、消息推送的功能,為了避免錯過重要信息,手表會震動進行提醒;自動報警,可設置手環心率過高預警,自動監測心率,當心率過高時手環便會震動提醒,交互功能的實現如圖3所示。
(三)交互結構設計:
“喜荷”智能手表最大的創新之處就在于交互結構的設計,因此文章對其進行重點分析:
作為目前最受歡迎的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之一,“喜荷”智能手表在前面的基礎上引入了多界面切換的創新設計,這對于之前市面上銷售的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來說是很大的進步之處,極具參考價值。在之前的產品設計時,如何讓功能的復雜性與界面的兼容性最大程度上結合起來,成為困擾很多產品設計師的難題,為了讓一項產品同時具備多種功能,為老年人或者用戶提供最大的便捷與全面的服務,又不能使界面太過復雜而導致老年人出現看不懂、看不清的情況,這種兩難境地給產品交互設計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然而“喜荷”智能手表卻解決了這個難題,從交互結構設計上引入新的技術,將功能的復雜性與界面的兼容性完美結合起來。
充分考慮到老年人在認知與學習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喜荷”智能手表在交互結構設計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采用了區域模塊結構,將各項功能進行區域劃分,最終以多界面的方式呈現出來,每個界面對應的功能各不相同,健康數據追蹤是一個區域模塊,這一模塊包括了心率監測、心電監測、血壓監測、血氧飽和度監測、體溫監測(體溫版)、健康睡眠監測,心臟健康指數與心電圖報告八個功能,這些功能構成健康數據追蹤這一個區域模塊,為了充分顯示老年人身體數據等各項指標,每一個功能都通過一個界面進行展示,日常活動追蹤是另一個區域模塊,這一模塊包括了卡路里消耗、IP67防水、智能計步、專業運動模式、來電提醒、消息推送、久坐提醒與遙控拍照八個功能,這一個模塊涵蓋了日常活動的各項指標的追蹤記錄,分區域進行全面監測,“喜荷”智能手表最大化地將功能全面復雜化,引進先進的技術達到多項功能的兼容,最終通過多個界面展示出來同時保證了界面的簡潔易讀性,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老年人的認知與操作難度,交互結構設計如圖4、5所示。
(四)交互技術支持
“喜荷”智能手表采用創新電極進行心電圖監測,采用大范圍超導粉末冶金電極,增強了抗干擾性,提高了監測速度,使結果更加準確;通過內置傳感器實時追蹤老年人身體狀況,隨時隨地可以了解身體健康水平;運用進口T芯片,專業級生物感應芯片,提升測量精準度,包括感應性能與數據準確率;230mAh大電池可以續航10天,采用新一代背夾針點充電,使效率高達80%,支持血壓、血氧、心率自動定時監測,心電圖離線測量,并自動生成記錄上傳至APP;全新藍牙5.0芯片能夠兼容市面上99%蘋果和安卓智能收集,使操作更靈敏,連接更穩定且更省電。
三、“喜荷”智能手表引領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發展方向
(一)“喜荷”智能手表用戶評價
“喜荷”智能手表上市后銷量十分可觀,一度排在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前幾的位置,在此基礎上,用戶對其的評價是十分具有研究價值的,經過對用戶評論的深度調研與統計,可以得到以下圖表:
通過以下評論及數量統計表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用戶都對“喜荷”智能手表的使用體驗感非常好,他們認為“喜荷”智能手表品質好、性價比高、功能齊全且方便操作,只有極少數用戶使用體驗不佳,但絕不影響極高的主流評價,如圖7。
(二)“喜荷”智能手表引領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發展方向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深,老年人的健康越來越能融入新科技的發展過程,在日益顯著的“物聯網+健康”的時代背景下,針對老年人使用的可穿戴產品的設計與研發必將成為時代發展的熱門領域。
事實證明,“喜荷”智能手表在這一市場已經占據了很大的優勢,可以說處在領先的地位,它的熱銷為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的設計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與發展方向。
1.交互方式要具有通用性。
從交互載體的形態選擇到交互界面的設計都要最大程度上符合老年人的認知水平與接受能力,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物聯網下數據日益復雜,在這種新背景下培育出的各種先進技術能幫助人們解決很多之前無法攻克的難題,但我們知道事情都具有兩面性,因為受眾是學習認知能力相對較弱的老年人群體,所以科技的先進性往往伴隨著老年人的困擾認知,大量的調研發現,老年人的自尊心是很強的,基于此,老年人很容易便會對智能穿戴產品的高度智能性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這種巨大的學習障礙、認知困難會讓老年人對自我產生懷疑、不認同的負面情緒,甚至會感到自卑,進而導致老年人拒絕使用先進的可穿戴智能產品。
因此盡可能簡化產品界面,運用一些易懂的符號與大號字體來提高老年人的感官體驗,選取日常生活中比較基礎的生活用品,比如手表、手環等來作為交互載體,也會成為降低老年人使用難度的強大的助力,因為老年人之前對其有基本的認知,那么在真正使用的時候就會更順利一些,對于穿戴的流程掌握也更純熟,像手表的載體形態,能進一步簡化產品的穿戴流程,老年人在佩戴時更加方便,現在市面上一些血壓儀就沒有考慮到穿戴的簡易問題,調研反饋的信息是大多數老年人在佩戴血壓儀時非常不方便,單手操作很困難,往往需要別人的協助,而手表、手環等形態則極大降低佩戴的難度,從而進一步保護了老年人的自尊心。
2.交互功能具有整合性。
通過上面對“喜荷”智能手表的分析,我們了解到其最大的創新之處,所以在交互結構中與功能有關的設計最能為以后的可穿戴智能產品提供新的思路,具有最大的指導意義,所以這一部分將對交互功能的發展進行重點介紹:
任何一個產品的設計都是從人類的需求出發,未來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的交互設計應該深刻地將產品功能與老年人的需求匹配起來,從老年人的需求出發,真正貼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使效用最大化,隨著物聯網與大數據的發展,科技水平只會越來越高,產品開發者很容易陷入技術復雜與全面的漩渦中,盲目追求先進與多樣,從而忽視了真正老年人的需求。
產品設計者在進行產品的研發前應對老年人進行大量的市場調研,因為市場是不斷發展的,所以老年人的需求也會隨之而不斷更新與變化,這充分提高了對市場進行大量調研的必要性,將老年人的需求與產品交互功能深刻結合與高度匹配是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未來獲得長足發展的關鍵因素。
與此同時,交互功能的復雜性應該要與界面的兼容性最大程度上結合起來,在這里可以充分參考“喜荷”智能手表所做出的創新設計,在交互結構設計上進行創新,如采用區域模塊結構,將各項功能進行區域劃分,最終以多界面的方式呈現出來,每個界面對應的功能各不相同,最大程度上保證功能整合與復雜性以及界面的簡潔易讀性的高度統一,未來可穿戴智能產品產品的發展可以不僅僅局限于此,但“喜荷”智能手表的確在這方面取得了開拓性的成就,未來可穿戴智能產品的發展可以充分借鑒其創新性設計,在此基礎上進行更具發散性思維的精巧絕妙設計。
文章在此部分對用戶的需求進行了更深層次的研究分析,認為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老年人雖然是用戶群體,但其子女是隱含的消費者,所以子女的需求也應該被考慮進去,上述部分也指出了子女在整個交互過程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作為子女,可能會比老年人更能對老年人的身體有一個清楚且深刻的認知,從而對于可穿戴智能產品的需求有著更明確的見解,從子女對老年人的監護與照顧心理的角度考慮,產品設計者針對老年人子女進行調研所得到的結果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的,所以用戶的需求除了老年人自身的需求外,還應由其子女的需求。
3.交互過程具有人文關懷性。
在設計過程中讓產品情感化,增加老年人的情感關懷,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成為“空巢老人”,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往往是獨居,所以老年人極易感受到孤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引發老年人的恐慌一被社會邊緣化,他們害怕與社會“脫軌”,渴望融入社會,得到外界的關懷,尤其是子女的關懷。
因此,可穿戴智能產品應格外注重產品的情感化設計,注重老年人的情感獲得,比如在產品設計時可以加入一些科技感與潮流元素極大降低設計的枯燥乏味程度,讓老年人感受到與現代社會的連接性,在進行相關設計的同時,也應該認識到老年人最愛回憶過往,喜歡追憶往昔歲月的特點,所以如果能在此基礎上加入一些懷舊的因素,就會極大地提高老年人對該產品的好感與接受程度,從而增強老年人的自信,提升老年人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滿足與愉悅感,在此基礎上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包括在物聯網技術下鞏固老人與子女之間的聯系,通過開設交流聯絡的功能,方便子女隨時隨地與老人進行交流,及時對老年人的身體各項指標有全方面的認知,從而增強老年人的自我認知與幸福感。
結語
文章站在時代前沿,抓住當今社會目前來說非常熱門的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一“喜荷”智能手表這一產品,對其熱銷展開研究與分析,總結出其交互設計的特點及創新之處,具有較強的新穎性與指導意義,引起大家的深刻思考與較大的啟發,這也是文章最大的創新之處。“喜荷”智能手表對未來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的交互設計提出新的思路與發展方向。
總之,在“物聯網+健康”的背景下,老年人更加能感受到新時代科技的發展,無論是自我認知還是與親人的交流都會依靠更多的可穿戴智能產品而變得更加便捷,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在健康監護與家人互聯的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老年人可穿戴智能產品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設計,在不斷調研中發展優化其各項功能,追求需求和功能統一的創新設計,提高老年人及其子女的使用體驗,已經處于領先地位的可穿戴智能產品為該領域的未來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方向,老年人們正在迎來一個充滿幸福與美好的明天。
基金項目:2020年上海市哲學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基金“上海進一步推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的路徑與機制研究”(編號:2020JG016-BJB560)。
參考文獻
[1]陳麗伶,敖卿,路鵬.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老年智能手表設計[J].設計,2019,32(09):139-141
[2]鄭慧敏.基于老年用戶認知與反應特征的智能產品交互界面設計研究一以家用血壓儀為例[J].設計,2020,33(01):79-81.
[3]賈嵐,馬云林.適老設計[].設計,2020,33(01):68.
[4]晉詩寧“互聯網+健康”下的老年可穿戴產品設計策略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9,2(03):101-103.
[5]黃炳蔚.體外化的人內傳播——物聯網與可穿戴設備帶來的新的可能性[J].傳播力研究,2019,3(14):22-24.
[6]陳根.物聯網的關鍵載體在智能穿戴[N].人民郵電,2015-07-31(007).
[7]張兆鵬.智能穿戴設備適老設計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7.
[8]劉玉紅.基于用戶體驗的老年人情感化產品設計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7.
[9]王志恒.物聯網技術下的老年人產品設計[J].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2(0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