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



小讀者們印象中的高科技武器一定是充滿硝煙、并伴隨著巨大的人員傷亡的。現在,有一種武器,不僅沒有硝煙,也不會造成人員傷亡,但卻能讓人類文明倒退回一百年前。這就是電磁脈沖武器。
罪魁禍首是自己
1963年7月的一天,美國檀香山發生了一件特別奇怪的事情:全城的電力、通信突然全部中斷,相關的報警裝置也全部失靈。與此同時,遠在數百公里外的夏威夷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一一軍事通信指揮系統徹底失靈,許多居民照明設備相繼短路起火被燒毀。一時間,人們陷入了恐慌。美國情報部門以為遭遇了突然襲擊,立即啟動了應對預案,開始追查相關線索。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查來查去,罪魁禍首竟然是美國自己。原來,這一天,他們在太平洋約翰斯頓島進行了空中核爆試驗。按照常理,檀香山距離約翰斯頓島達數千公里,而夏威夷距離這里也有近1500公里,就算是核爆炸,也不會影響到這些地方。但后來的研究發現,核爆炸不僅會產生沖擊波、放射性污染等,還會產生電磁脈沖效應,而正是這種效應,導致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毀物于千里之外
電磁脈沖是一種瞬變電磁現象,是電磁波的一種表現形式。爆炸瞬間產生的電磁場,在以光速傳播的同時,會產生極強的沖擊波,從而對電子、信息、光電等設施造成破壞。
這樣說,可能比較抽象。舉個例子:在一個雷電交加的雨天里,你面前的電腦突然不能用了。這是因為剛剛一個閃電過來,它看似在離我們很遠的地方,但卻能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一一雷電產生的電磁脈沖,燒壞了你的電腦。
人們掌握了這種原理之后,很快便把它運用到了軍事上,電磁脈沖武器就這樣誕生了。它利用科技手段,讓武器成為電磁輻射源,產生強大的電磁場,并在光速傳播的過程中,讓地面的電子信息設備產生感應電磁場,繼而將電子設備燒毀。
戰場顯神威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磁脈沖炸彈、電磁脈沖炮彈及電磁脈沖導彈等相繼被研發出來。但是,無論電磁脈沖武器發展成什么樣,它的爆炸源無非是兩種,一種是核動力的,一種是常規動力的。但由于核動力的電磁脈沖武器會進行“無差別”攻擊,因此,世界上的先進國家將研究重點都放在了常規電磁脈沖武器上。
常規電磁脈沖武器對人沒有任何傷害,也沒有核污染,但卻有強大的攻擊力。研究顯示,一千克的電磁脈沖炸彈,足以摧毀幾十噸烈性炸藥才能損毀的電器設備。因此,它被各國研制和推崇,是現代信息化戰爭中新概念武器的首選,并已經應用到了作戰領域。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伊拉克的電視媒體“火力全開”,譴責美國對該國的侵略,并要求美國給世界和平一個合理的解釋。然而不久后,伊拉克遭到了轟炸。突然間,國家電視臺信號中斷,雷達、電腦、媒體和通信設備全面陷入癱瘓。這種情況,以前只是局部出現,但這一次,卻是恐怖的全面中斷。后來查明,正是美國運用了電磁脈沖炸彈,造成了伊拉克大面積的信號中斷。由此可見,電磁脈沖武器著實厲害。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正所謂“有矛就有盾”。電磁脈沖武器這樣厲害,難道就沒有防護的辦法了嗎?當然不是。在廣泛研究電磁脈沖武器的同時,人們已經開始研究應對電磁脈沖武器的辦法了。現在,科技發達的國家在研制各種新型武器時,都要同步考慮它們對電磁脈沖武器的防護能力。因為電磁脈沖的攻擊是瞬間的,只有一秒,因此,要提前對武器裝備進行屏蔽、接地、隔離、濾波等措施:對重要建筑物進行屏蔽和接地,對低軌道衛星和導彈進行電磁加固或增加保護外殼等。一場關于電磁脈沖武器的攻防大戰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