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滿意
幼小銜接,顧名思義就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的銜接,幼小銜接的目的就是在幼兒園畢業到小學開始一年級學習的這段時間,通過親子活動、家長教育、閱讀等形式著重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友善的交際能力、積極的態度,以保證孩子順利從幼兒園過渡到一年級。
然而,目前的幼小銜接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幼小銜接教育形式小學化。家長簡單把孩子交給社會培訓機構接受幼小銜接教育。二是幼小銜接教育內容單一化。部分家長提前給孩子教學小學的知識,卻不關注孩子進入小學的習慣培養、思維發展和學習品質的提升。三是幼小銜接教育階段化。孩子在上幼兒園時,家長不知道小學階段的培養重點,進入小學后,又大多不去考慮孩子幼兒時期的個體特征,從而使得銜接無法融合,幼兒園和小學教育仍然是毫不相關的兩個階段。
那么,如何開展幼小銜接呢?
一、有針對性地培養幾個習慣
1.專注的習慣。提前給孩子準備一個規范的課桌,讓他學會坐在課桌旁安靜閱讀、做手工等,時間上可以從15分鐘到30分鐘,再慢慢過渡到40分鐘。途中不可離開課桌,不可隨意講話等。
2.按時作息的習慣。提前為孩子安排適應小學生活的作息制度。一是要合理規定并嚴格執行睡眠時間,一年級學生至少需要10小時睡眠。二是可以給孩子準備小鬧鐘,教會孩子認識鐘表。三是家長要有意識地規劃好孩子的作息時間。
3.每天閱讀的習慣。一是要營造讀書的氛圍,為孩子準備一個書房或者書架。二是要選擇好書。三是要激發閱讀的興趣。一方面閱讀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實際情況,讓孩子能夠很輕松、自信地閱讀;另一方面讀書方法也可以多樣。親子閱讀時可以采用猜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閱讀興趣;還可以聽讀、朗讀等。三是要注重形成閱讀習慣。每天定量定時、家長共讀、多評價鼓勵等都是形成習慣的良好方式。
4.養成自我保護的習慣。入學前,家長要教育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如走路不東張西望,游戲時不跑得過快以防摔倒;不惹是生非;天冷穿衣天熱脫衣等;學會自己解決矛盾,學會防欺凌,碰到欺凌現象要學會尋求幫助。
二、有準備地做好幾件事情
(1)學習寫好自己的名字。
(2)提前去小學熟悉環境。
(3)準備好入學用品。
(4)準備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總之,孩子的發展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幼小銜接時,家長要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因材施教方可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李敏誼、鄧麗偉《幼小銜接與家長參與:國外研究的新進展》【J】,比較教育研究,2014(9):83-88
(此文系中國教育學會2019年度教育科研一般規劃課題《大思政視域下中小學家校協作育人的實踐研究——以開福區中小學為例》階段成果,課題編號:201980002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