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濤?劉曼

【摘要】? 新媒體時代,交互式少兒圖書正在成為童書出版的熱點。基于新媒體技術開發交互式少兒圖書,能夠讓少兒讀者在視覺、聽覺、行為與心理等方面與讀物全方位交互,獲得更為真實、豐富、增值的閱讀體驗。文章從市場發展、用戶定位、內容制作三方面分析了當前我國交互式少兒圖書的出版現狀,據此構建能夠提高出版資源可達性、增強出版內容感染力、延伸出版服務價值鏈的交互式少兒圖書新媒體出版實踐路徑。
【關? 鍵? 詞】交互式少兒圖書;新媒體;出版;
【作者單位】吳濤,武漢工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劉曼,湖北大學藝術學院。
【中圖分類號】G230.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7.011
交互式少兒圖書是以交互式理念為指導,借助數字閱讀交互功能讓少兒與文本進行多媒體視聽化互動的一類兒童讀物[1]。隨著AR、VR等技術在交互式少兒圖書中的深度應用,新生代少兒讀者群體對聲、光、色交織混合的富媒體閱讀方式與多模態閱讀語料有極大的興趣。一方面,少兒對具有動作捕捉、互動游戲等功能優勢的智能交互技術擁有天然的親近感,他們更傾向于嘗試閱讀可帶來沉浸式交互體驗的富媒體圖書。另一方面,交互式少兒圖書能夠讓小讀者充分置身于書中情境,其兼顧可讀性與愉悅性、整體性與實用性的表達形式更契合少兒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理解能力弱、游戲心強等心理特點,進而拉近少兒與閱讀的距離[2]??傮w而言,交互式少兒圖書已初步實現了智能交互技術與少兒圖書藝術特征的有機融合,通過少兒與圖書的全方位互動,有效鍛煉了少兒的感官能力與思維能力。但我們仍需看到,交互式少兒圖書在出版渠道、出版內容與增值服務等方面存在較大提升空間,現行的出版模式很難系統地滿足少兒個性化、多元化的閱讀需求。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我國交互式少兒圖書的出版現狀,對當前我國交互式少兒圖書新媒體出版的實踐經驗進行分析,據此提煉有助于提高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效能的策略建議。
一、我國交互式少兒圖書的出版現狀
1.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發展處于探索期
目前,我國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存在形式大于內容、內容同質化等問題。第一,大部分交互式圖書停留在機械音朗讀與播放錄屏的初級階段,其在實質上并未給讀者切實的互動體驗。第二,大部分交互式圖書存在內容雷同率與重復率過高等問題。當當網發布的《2019兒童閱讀與親子家教閱讀報告》數據顯示,當前我國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內容較為單一且存在雷同問題[3]。如以“恐龍大世界”與“企鵝萌萌”為IP內容的交互式少兒出版物就有數十種,且不同版本間的差異較小。第三,大部分交互式少兒圖書衍生品缺失,即過于關注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的上游與中游鏈條,忽視開發具有視覺激發、早教認知、游戲益智、手工操作等功能的下游衍生品。長此以往,顯然不利于培育利基市場。
2.交互式少兒圖書目標用戶群體定位模糊
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普遍存在目標用戶群體分析不清晰的問題。一方面,其未將家長納入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的營銷對象范圍。除個人選書偏好外,家長往往會參考圖書在社群關系網絡中的閱讀口碑。但受到使用場景、用戶細分等方面的條件約束,出版商尚未實現結合家長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交互場景與交互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版物與家長的關聯度,削弱了交互式少兒圖書的口碑。另一方面,交互式少兒圖書內容設計的廣度有余而深度不足。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兒童數字內容行業白皮書2019》顯示,我國交互式少兒圖書大多采用“整體打包”方式規劃出版核心內容,較少基于分級閱讀理念設計具有漸進梯度內容分布特征的多主題系列讀物[4]。這種欠缺用戶聚類分析的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理念,或將大大降低用戶黏性。
3.交互式少兒圖書高品位內容供給力較弱
交互式少兒圖書絕非交互技術與圖書敘事情節的簡單疊加,復雜、智能的技術也不能代替可增值性的優質內容,只有促進技術賦能傳播知識、傳遞思想和溝通情感,才可打通交互式少兒圖書與少兒的“最后一公里”。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總編輯盧勤在“2019領讀者大會”指出,當前,我國交互式少兒圖書存在高質量內容產能不足的問題。出版商不僅未能確定交互式少兒圖書自身的美學形態,而且過于強調對紙質出版物進行數字動態演示、擬人化交互等方面的技術賦能,在一定程度上湮沒了其擁有靈魂的思想內容[5]。因此,沉淀敬畏童心且富有生命力的高價值內容,在此基礎上搭建傳播知識、傳遞思想和溝通感情的技術媒介,是塑造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核心競爭優勢的應然之路。
二、交互式少兒圖書新媒體出版的實踐經驗分析
隨著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智能穿戴設備等前沿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的深度與廣度得到不斷拓展。一方面,交互式少兒圖書能夠充分地借助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的沉浸式交互體驗技術,將靜態的數據信息轉化為類真實的三維情景,為用戶帶來融合視覺、聽覺與觸覺等多感官的出版體驗。另一方面,依托數字閱讀平臺、移動應用程序等載體開發兼具增值性、趣味性與支持性的交互式少兒圖書內容,可極大增強讀者將所讀內容內化吸收的實效性。
從當前我國主流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現狀來看,出版商能夠積極地踐行用戶至上的閱讀服務理念,不僅借助全媒體技術打造廣覆蓋、縱深發展的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渠道,而且不斷提升交互式少兒圖書的載體運營能力,充分釋放新媒體閱讀平臺的價值紅利。
就出版渠道而言,我國交互式少兒圖書十分注重打造基于全媒體技術的出版矩陣,不斷擴大出版渠道的輻射力與穿透力。當前,主流的實踐經驗是依托自媒體平臺、移動圖書館、智能移動終端等全方位、立體化地宣傳推廣圖書內容。《力豆》系列交互式少兒圖書不僅與小讀者學堂APP、樊登小讀者、搜狗閱讀青春版APP等新媒體平臺建立了少兒數字閱讀常態化合作聯盟,而且自主開發了以數字出版平臺、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為載體的數字閱讀終端,有效打通了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營銷的生態鏈條?!度恍∝i》在有效整合數字出版渠道的同時,不斷增強自身的出版運營能力。如引入當前業內最為先進的新媒體出版系統,允許讀者參與交互式少兒圖書內容編輯的全過程,讓讀者真正成為圖書出版的重要主體。
就出版內容而言,我國交互式少兒圖書持續致力于提高新媒體出版的運營管理能力,以增強出版內容的沉浸性與生動性。一方面,借助超鏈接技術、二維碼技術、智能化音視頻技術提升交互式少兒圖書內容生產的供給能力。《灰姑娘》不僅在每個章節末尾嵌入融合短視頻與數字閱讀內容的超鏈接,而且為用戶提供涵蓋標簽標注、評論、參與互動等多功能的互動選項,能夠讓用戶全方位地搜集與圖書內容直接相關的閱讀數據。另一方面,打造基于新媒體技術的用戶社群,代表做法是基于社交問答理念創建以少兒讀者和出版商為核心主體的閱讀社群。如《白雪公主》依托“摩爾莊園”少兒閱讀虛擬社區,創建允許少兒讀者共建共享閱讀資源的平臺,極大地提高了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內容的增值水平。
就出版服務而言,我國交互式少兒圖書高度重視依托新媒體技術對少兒讀者進行智能分級,在科學化、定制化滿足用戶需求的基礎上,提高用戶交互式閱讀的沉浸式感知價值。如《愛麗絲夢游奇境》不僅與當前我國主流的少兒閱讀APP合作提供定制化服務,而且充分借助智能閱讀機器人技術,將少兒讀者的閱讀階段劃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 “形式運算階段”,并結合少兒讀者的差異化需求,為其提供定制化的伴讀服務。此外,我國交互式少兒圖書還充分認識到人工智能技術與虛擬現實技術的價值紅利,充分借助全息投影、三維立體可視化分析等技術,為少兒讀者創建全場景的閱讀環境。如《裝在口袋里的爸爸》充分借助全息投影技術為用戶構建支持親子閱讀、家庭伴讀等功能的閱讀場景,大大增強了圖書出版服務的科學性與可靠性。
三、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的實踐路徑
1.創建基于新媒體的童書出版矩陣,提高出版資源可達性
研究發現,依托新媒體技術打造兼具深度與廣度的童書出版媒介渠道,是提高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效能的重要前提。借鑒我國交互式少兒圖書與第三方機構形成新媒體出版共同體的先進做法,出版商可從如下兩方面創建基于新媒體的童書出版矩陣,提高閱讀資源可達性。一是與自媒體平臺、移動APP應用開發服務商、移動圖書館、AI/AR技術服務商展開深度合作。如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直播平臺開辟出版營銷專區,培育具有良好用戶口碑與私有流量的社群網絡,吸引更多少兒家長的關注,以擴大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的輻射力。還可開發與交互式少兒讀物相配套的APP,讓少兒閱讀到具有時效性的文本資源,并開發融合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感官體驗的線上讀書游戲,加快推進少兒閱讀知識內化[6]。二是專注修煉新媒體出版的技術內功。當前,我國交互式少兒圖書新媒體出版實踐表明,平臺搭建與數據交換是交互式少兒圖書新媒體出版的必備技術條件。出版商可通過技術外包方式與數字出版技術服務商合作創建全流程一體化新媒體出版平臺,讓用戶數據與圖書內容信息數據實時地整合與交換,為交互式業務奠定堅實的數據基礎。
2.利用新媒體技術制作視聽化文本,增強出版內容感染力
交互式少兒圖書應采用根植于經典文本的新媒體出版策略:尊重少兒經典好書的原文內容,利用視聽新媒體技術對其進行內涵烘托與情境渲染,以強化交互式少兒圖書的表現張力。一方面,將短視頻、長視頻等動態視聽形態作為視聽內容的重要呈現形式。如《裝在口袋里的爸爸》交互式少兒圖書內置了伴讀功能,用戶只需掃描相關二維碼,便可在移動智能終端上觀看國學大師的講解視頻。參考這一經驗,出版商可利用短視頻、HTML視頻鏈接、智能二維碼、4D動圖等手段對少兒經典閱讀語料進行適度的視聽化改造,并借助基于用戶情境的推薦技術定向投放,助力少兒更好地消化所讀內容。另一方面,提高視聽內容的分眾化程度。即結合少兒生理年齡與閱讀習慣的差異性,有所側重地設計視聽內容結構。如低齡幼兒處于認知與審美的啟蒙階段,應為其專門開發具有較強場景敘事特征的視聽內容,并將其作為繪本助讀資料;學齡期兒童閱讀側重點是知識學習,與之匹配的視聽內容應涵蓋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與文化性知識。
3.依托新媒體滿足少兒個性化需求,延伸出版服務價值鏈
出版商應借助基于新媒體技術的數字出版手段最大化地滿足少兒獵奇性、場景化、從眾性與交互化的閱讀欲望,實現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價值的增值[7]。首先,以少兒閱讀需求標簽為導向提供個性化出版服務。如可與咿啦看書、考拉閱讀、當當云閱讀等互動式兒童數字閱讀平臺合作,全面采集少兒讀者的檢索、閱讀與評價等歷史數據生成用戶畫像,并在出版物中嵌入基于AI技術的助讀與伴讀功能插件,提供閱讀導入、智能跟讀、讀后評估等增值出版服務。其次,依托體驗式信息技術、移動社交技術將交互式少兒圖書打造成社群化精讀平臺。由于數字出版將產生大量碎片化的文本內容,這不僅降低紙質閱讀的嚴肅性與慰藉性,而且無助于少兒消化理解所讀知識。交互式少兒圖書在開展新媒體出版實踐過程中,應創建具有相近閱讀旨趣與閱讀能力特點的微信讀書社群,引導“分眾化精讀小組”針對特定文本內容進行精讀賞析,讓用戶能夠在深層次的閱讀思想碰撞中領悟文本精髓。
|參考文獻|
[1]高永利,武小明. 新媒體時代交互式少兒圖書出版現狀及敘事研究[J]. 編輯之友,2019(12):30-35.
[2]劉鑫. 交互式圖書開發瓶頸與功能實現方式[J]. 中國出版,2018(16):46-49.
[3]當當:2019兒童閱讀與親子家教報告[EB/OL]. (2019-06-03)[2020-07-02]. http://www. 199it. com/archives/886492. html.
[4]中國兒童數字內容行業白皮書2019[EB/OL]. (2019-05-30)[2020-07-05]. http://www. 360doc. com/document/19/0530/00/64416744_839091444. shtml.
[5]2019領讀者大會:為兒童閱讀賦能[N]. 中國教育報,2019-10-14.
[6]李靜. 新媒體語境下少兒圖書品牌塑造及營銷策略研究[J]. 編輯學刊,2019(3):104-108.
[7]江沖. 融媒體時代少兒期刊的跨界新探索[J]. 出版廣角,2019(19):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