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消息,為指導地方國資委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債務風險管控工作,有效防范化解企業重大債務風險,堅決守住不引發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國務院國資委近期發布《關于加強地方國有企業債務風險管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求各地開展債券全生命周期管理,重點防控債券違約,依法處置債券違約風險,嚴禁惡意逃廢債行為。《意見》指出,各地方國資委要充分認識當前加強地方國有企業債務風險管控的重要性、緊迫性,督促指導地方國有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切實增強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依法合規開展債務融資和風險處置,嚴格遵守資本市場規則和監管要求,按期做好債務資金兌付,不得惡意逃廢債,努力維護國有企業良好市場信譽和金融市場穩定。
近幾年,網上學習已經成為青少年熟悉的學習方式之一,但一部分平臺忽視社會責任,發布過多與學習無關的內容,危害廣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自6月1日起正式施行,明確了相關部門、學校、網絡服務提供者等各方主體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應承擔的責任。其中明確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發現用戶發布、傳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信息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相關信息,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處置措施,保存有關記錄,并向網信、公安等部門報告。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深受互聯網影響,網絡對于他們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揮著重要作用。打造清朗的網絡環境,不只是為了幫助青少年遠離不良信息的危害,更是要幫助他們掌握好互聯網工具,不斷認識世界、提升自我。
為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銀保監會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人民銀行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從加強借款人資質核查、加強信貸需求審核、加強貸款期限管理、加強貸款抵押物管理、加強貸中貸后管理、加強銀行內部管理等方面,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強化審慎合規經營,嚴防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同時要求進一步加強中介機構管理,建立違規行為“黑名單”,加大處罰問責力度并定期披露。《通知》的發布和實施,是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重要舉措。
國務院印發《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明44項重點工作的分工責任及完成時限。其中6項社保相關政策明確了時間安排,具體為:關于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意見》明確,4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關于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意見》要求,9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關于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加快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意見》要求,6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今年要推動放開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的戶籍限制。《意見》明確,9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安排,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增加30元和5元。《意見》要求,此項工作5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到2022年年底前每個縣至少要確定1家定點醫療機構,提供包括門診費用在內的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這項工作將于2022年12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