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良
在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4月19日到清華大學考察,先后視察美術學院、成像與智能技術實驗室、重點教學科研成果展示、西體育館,了解學校深化改革、人才隊伍建設、教學科研創新和服務國家發展等情況。隨后,習近平與師生代表座談并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學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加強對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的攻關創新。“一流大學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完善以健康學術生態為基礎、以有效學術治理為保障、以產生一流學術成果和培養一流人才為目標的大學創新體系,勇于攻克‘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這席話,既是對清華大學的殷切期望,也是對中關村人的時代重托。作為科技創新出發地、原始創新策源地、自主創新主陣地,中關村示范區自成立以來,就肩負著科技創新的歷史使命——不斷涌現出世界領先的前沿技術,并形成技術產業化。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有新作為、在引領高質量發展上有新貢獻、在深化改革和開放合作上有新擔當。
芳菲四月,春意盎然。實現創新引領,中關村在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新時代道路上闊步向前。在這片創新創業的肥沃土地上,中關村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創業的風潮也在這里醞釀而生。
4月20日,中關村科技創新干部學院正式揭牌。學院將利用中關村創新發展40多年來積累的豐富實踐經驗和海淀區優質的教育培訓資源,打造“一個核心、兩條主干、十五大模塊”的課程體系。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顛覆性材料等前沿領域,打造以各領域領軍企業和獨角獸企業為主的現場教學點,聘請科技精英、世界500強企業家、相關領域領導干部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等知名學者、海淀區委區政府科學顧問等為學院特聘專家,建設涵蓋各科技創新領域的國際化師資庫,為學員提供高端培訓課程。
“中關村創新領航者計劃”培訓也在四月如火如荼進行——此計劃旨在發掘、培育創新創業領航型人才,打造創新創業的“成長大本營”,并組織實施“中關村創業服務+”金種子實訓營。推動常態化運營、完善培訓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助力企業發展,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切實幫助金種子企業解決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人才強則企業強。為吸引聚集更多優秀高校畢業生來中關村發展,提升海淀“兩區”建設人才驅動力,4月8日,由北京海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主辦的“中關村百校聯盟校園招聘團”2021春季首場校園招聘會,在北方工業大學拉開序幕。今春,海淀線下校園招聘會的“引擎”重啟,讓這最美四月天,再添希望與生機。
2021科創中國·中關村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全面開啟。賽事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健康、節能環保與新能源、先進制造、新材料、現代交通等泛科技領域,以及數字經濟、新基建等新興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場景應用等,聚集項目、人才、資金、產業資源等要素,共同助推優質企業穩經營、快發展。本次大賽面向全國及海外征集和挖掘優秀創新創業項目,依托中關村雙創生態優勢,匯聚國內知名產業專家、創業導師、投資機構和創服機構等資源,為優秀的創業項目提供展示交流平臺,加速賦能項目產業化。
基于AI算法的質量跟蹤和控制系統、紅外探測芯片及紅外攝像探測器、機器人控制軟件解決方案……中關村國際化的步伐依然鏗鏘有力。在4月22日舉行的“2021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中比協同創新技術項目云路演”上,一批來自歐洲重要創新國家比利時的創新項目面向中關村創投機構、企業進行云路演,實現國際創新資源與北京“無縫”鏈接。
中關村正在譜寫更多“春天的故事”,這將是時代的創新篇章。萬石谷,粒粒積累;千丈布,根根織成。這些看起來似乎微小的創新,正在積聚力量,努力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