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2021年3月16日,一份九江銀行推出彩禮貸“貸”來穩穩幸福的宣傳海報在朋友圈瘋傳。“彩禮貸”最高可貸30萬元,最長可貸1年,年利率低至4.9%。
“對社會陋習煽風點火”,消息一出,九江銀行被罵上了熱搜,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也有網民揶揄,“下次會不會推出‘葬禮貸’?”
“彩禮貸”由于變相鼓勵彩禮被輿論詬病,不少網民揣測這是一門涉嫌詐騙的生意,“借錢給彩禮,婚后一起還,不是詐騙嗎?”
需要指出的是,“彩禮貸”宣傳海報顯示,申請條件之一為情侶,一方需為行政事業單位正式員工;貸款用途為新婚旅行、購車、購家電、購首飾等。此條款被網民解讀為事業編全體精準定制的金融產品,“這種玩意兒,宣都不要宣。”
短短一天之內,關于“彩禮貸”的討論在網上發酵,驚動了當地銀保監會。九江銀保監分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按照規定,九江銀行的“彩禮貸”不需要分局審核。但由于事件引發極大關注,當地銀保監會密切關注并核實。
3月18日晚,九江銀行在官方微博發布致歉聲明稱:近日,我行“彩禮貸”引起網絡熱議,對此我們深表歉意。目前,我行已對直接責任人給予停職處理,對部門負責人給予記過處分,并對相關轉發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對暴露出來的合規意識和內控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將深刻反思、舉一反三,并持續嚴查整改,強化合規意識,不斷完善內控管理,規范金融營銷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博士生導師趙錫軍教授認為,九江銀行推彩禮貸產品“翻車”,反映了地方中小銀行在經營壓力下“病急亂投醫”的現象。
趙錫軍指出,傳統銀行業務的競爭比較激烈,大銀行在各個地方占據主導地位,再加上目前互聯網金融業務非常發達,一些地方小銀行處于劣勢。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對記者進一步指出,監管層給地方銀行限定了服務范圍,只能服務地方經濟,因此其客戶觸角只能朝下伸,去滿足基層群眾的需求的。“有時候這些新產品、新花樣跟社會道德傾向、社會價值觀不一定相符。”
趙錫軍也認為,“彩禮貸”這一產品也反映出地方中小銀行風控能力或創新能力、管理治理水平有待提高。銀行對各種零售金融、消費金融應該深入研究,創新產品,提高自身的經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