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男 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
截至2020 年,長春市軌道交通線網由8 條軌道交通普線和2 條市域快線組成。當前在建線路8 條,合計建設總長度75.55 千米,總投資603.58 億元。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公司股權61.55%由長春市國資委持有,由于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具有較強準公益產品特征,且建設投資額大,投入運營后虧損,其建設發展過于依賴市財政撥款。
目前長春市軌道交通有運營中線路五條,隨著新線路開通運營,路網效應初步顯現,2019 年客運量20464.64 萬人次,同比增長67%。
三期軌道建設規劃由5 號線、6 號線、7 號線,空港線、雙陽線等組成,預計總長135.4 公里,總投資787.32 億元。未來發展空間很大。
目前公司主營業務主要由軌道交通運輸,工程施工業務,混凝土銷售業務,房地產開發業務,廣告業務組成,其中工程施工方面隨著公司線路的頭圖運營業務收入仍具有提升空間。廣告業務涵蓋廣泛,有很強的穩定增值潛力。
目前長春市運營中的五條線路年客運量可達2 億人次以上,日均客運量56 萬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總量21%。未來隨著路網效應的展現,軌道交通將成為城市交通運輸的樞紐。
軌道交通平穩、準時、安全的特性,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提高舒適度和工作效率,節約不確定出行時間和減少路面交通的安全隱患的效益。分別用以下模型量化這三個指標:

其中Q:城市軌道交通年客流量,人;T:單程節約時間,小時;η:工作客流占總客流的比例;G:人均小時國民生產總值,元/小時,人;γ:休閑時間價值與工作時間價值比值,一般取值25%-75%,結合長春市實際情況取0.5。
減少乘客交通疲勞效益

Q 軌道交通日客流量,人;n 工作客流的往返系數;η 工作客流占總客流比例;G人均小時國民生產總值,元/小時,人;W日工作時間,小時;ζ 軌道交通比公交乘客效益增加系數,取0.062。
增強安全性效益 軌道交通安全系數遠遠高于路面交通,事故率幾乎為零,但這方面效益很難量化,這里僅從交通事故損失維修費角度考慮 B3=P×R×Q
P:交通事故平均損失費,元次;R:軌道與公交比事故減少率,次萬公里;Q:交通量,萬公里年。
根據長春市交通運輸局數據,目前長春市內公交日均客運量210 萬人次,出租汽車和網約車日均客運量104 萬人次,軌道交通日均56 萬人次。用有無對比法量化計算這三方面效益經濟價值約1.3532h 1010元。
建造和使用軌道交通運輸可以減少道路和停車場的占地面積,使節省出來的土地發揮更大作用。計算模型為:

AbusAsubway分別為公交車和軌道交通占用土地面積,Popportunitycost為土地機會成本
公路交通會產生很大噪音很多汽油燃燒的污染物,如CO、CO2、NO、NO2、SO2等。尾氣散熱是產生城市熱島效應的主要因素,用所產生的有害氣體的治理成本計算,所產生環境保護效益為:
n 交通污染物的種類,個;CbusCsubway產生第i 種污染物的量,噸;Pi 治理該種污染物費用
由于增強了交通流動性,軌道交通對區域經濟很多產業都有帶動作用,為房地產提供新的開發區域,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對比軌道交通建成前和建成后居民區房價的增值和地鐵沿線商圈的經濟增長可以看出土地增值效益顯著。
城市軌道交通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平衡發展能力,擴展發展空間,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是突破性的革新。以長春為例,地鐵的建設運營平衡了人口集中區,商圈和欠發達區域的經濟發展。總之,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優化城市布局結構,增加人均住房面積,提升幸福感,大力提升城市現代化,科技化水平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城市的發展,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會通過乘數效應擴大產出,促進經濟增長。[3]
軌道交通準公共物品的屬性決定了公益性,巨大的外部效應給相關行業帶來很多收益,其投資不必單純依靠政府。這方面世界各地不同城市有很多探索。目前比較受認可的有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公私合作關系),分為前補償模式S-B-O-T,和后補償模式B-S-O-T。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 啟動私人投資),BT 模式(buildtransfer 建設-移交)等[4]。
清晰的產權可以很好的解決外部不經濟,通過將從地鐵建設中獲益的相關行業公司等進行合并,用經營子公司方式將外部效益內部化,可以解決建設資金問題。投資一直是制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最重要因素,當前我國處在經濟發展轉型關鍵時期,急需改變現有以政府公共財政投資和銀行貸款為主體的投資模式,減輕政府壓力,更好促進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