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雨 常軍委 苗彥廣 長春大學
從表1 中可以看出近五年獨角獸企業所屬行業數量呈上升趨勢。根據《2015 年中國互聯網獨角獸俱樂部》榜單顯示,我國2015 年獨角獸企業總計數量為60 家,分布于13 個行業,其中電子商務占獨角獸企業總數的25%,擁有15 家公司。排名第二的是互聯網金融行業擁有9 家公司、占比15%,緊隨其后的是交通出行行業擁有8 家公司、占比13%,接下來是文化娛樂行業6家,占比10%。僅這四種行業就占領了總數的62%。
根據2016 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顯示,2016 年獨角獸企業分布于18 個領域,總計獨角獸企業131 家。排名前4 的行業依次為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文化娛樂和交通出行,占比分別為21.37%、12.3%、12.2%和10%。與去年相比,電子商務與互聯網金融行業在整體占比上均有所下降。文化娛樂行業從去年的排行第四晉升為第三,與交通出行互換位置。同時,2016 年獨角獸企業數量不僅翻了一番,且涉及行業也明顯擴大,新增了人工智能、云服務、新媒體、社交軟件和大數據五個領域。行業格局分布即將煥然一新。
2017 年獨角獸企業總計164 家,分布于20 個行業,較去年新增了新能源汽車以及房地產行業。本年度排名前四的行業,依次是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醫療健康和文化娛樂。與往年不同是交通出行被擠出前四,退居第六,取而代之的是醫療健康位列第三。
根據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18 年榜單顯示,本年獨角獸企業總計203 家,分布于22 個行業,其中去年的網絡安全行業歸類到企業服務中、新媒體歸類到文化娛樂、房地產歸到房產服務,同時新增了體育行業、游戲行業、農業行業、本地生活和廣告營銷。
從下圖中發現22 年的行業分布不再有一家獨大的情況,而是互聯網金融、汽車交通、電子商務、智能物流、醫療健康、文化娛樂這六個行業平均分布。
2019 年獨角獸總計218 家,分布于26個行業,其中廣告營銷、游戲和農業行業消失,新增了新能源、新材料、網絡安全、智能網聯、量子通信、汽車服務和產業互聯網7 個行業。目前獨角獸企業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多。

表1
高科技新技術行業正在崛起,首先離不開的就是政府的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出一系列高新技術企業相關優待政策。其次,就是資本市場對這些行業的青睞,幫助科創企業能夠短時間內融資數輪并輕松獲得上億資本支持。例如寒武紀科技成立于2016 年,第一輪融資就得到了1 億美元的支持,在2017 年成為中國首家AI 芯片領域的獨角獸;再如成立于2014 年的奇點新能源汽車,在A 輪融資時就獲得了1.9億美元;又或者是商湯科技、麒麟合盛、圖森未來、蔚來汽車、觸寶科技等等科技創新型獨角獸都在快速發展,他們正在用獨特的方式為中國高新技術行業添磚加瓦,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從古至今,一家獨大從不是長久的,這一點在獨角獸企業行業分布上再一次驗證。15 年和16 年電子商務行業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占比高達20%多。2017 年其余行業占比較前兩年明顯增長,但電子商務行業依舊是老大。2018 年電子商務占比明顯減小,退居第三。互聯網金融行業雖然排名第一,但并未比第二第三行業高多少。2019 年不再有明顯一家獨大情況,前五行業占比相差無幾。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兩點,一個是新增了其余行業的獨角獸,分攤了占比,另一個原因則是電子商務行業獨角獸企業退榜速度太快,2017 年退榜10 家企業,2018 年退榜7 家。
近兩年發展勢頭最好的行業當屬人工智能,尤其是圖像和語音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人工智能行業提供了很多的變現途徑。雖然企業的研發部門很燒錢,但一旦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就很容易形成技術壁壘,甚至是行業壟斷,利潤將不可估量,這也是很多投資者前仆后繼為人工智能企業不斷輸血的原因。
其次是醫療健康行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是人們最密切關注的問題,同時,中國老齡化現象加重,意味著健康醫療也是存在著較大利潤的行業,BAT等投資企業也紛紛布局醫療健康,并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拓展業務。像京東健康、微醫集團就充分利用互聯網系統一點一點占領市場;平安醫保科技就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設計了風控系統,有效的減少因騙保而對企業帶來的損失。在近幾年,人工智能也在醫療行業進行賦能,衍生出的AI +醫療也是目前較為火熱的領域。醫療影像、輔助診斷、新藥研發和健康管理是人工智能醫療的主要應用方向。醫渡云、華大智造等企業就是在該方面做得較為出色的獨角獸企業。
最后是互聯網教育行業,眾所周知教育是國家的基石,是民族復興的希望。互聯網教育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改善了傳統教育師資不均衡現象,縮短了城鄉教育差距。因此,該行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運用到國家教育精準扶貧戰略中,成功的解決了偏遠山村學生上學難,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同時,運用大數據可以為學生設置專屬自己的針對性訓練,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像猿輔導、作業幫、一起作業等獨角獸企業均采用此戰略占領市場。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長們的眼光也不再局限于實體課程,網課性價比高、針對性強、拘束性弱等優勢,成為家長們的首選。相信,互聯網教育行業在未來將擁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