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晨 鄒蕓 樹蘭
有一種失眠叫主觀性失眠———就是你以為你沒睡著,但其實你是睡著的。樹蘭(杭州)醫院精神衛生科李旭娟主任曾經遇到過一位患者,神采奕奕面帶微笑地告訴她:“我已經20年不睡覺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阿姨今年快50歲了,平時家里張羅各種大小事務,照顧老人,幫忙帶孫輩,忙得團團轉。她對老伴發脾氣:自己心急煩躁,常常和家人吵架,久而久之就總覺得緊張不安,晚上睡覺也失眠。
徐阿姨還沒說完,老伴就忙說道:“她哪里失眠啦,晚上不要睡得太好,還打呼呢!”“胡說!我明明晚上都睡不好覺,你還說這種話?!”徐阿姨越說越覺得委屈。于是一家人上醫院,決定找醫生評評理,徐阿姨到底是不是失眠了?
在精神衛生科門診,李旭娟副主任醫師發現徐阿姨的精神氣色都不錯,仔細一問發現,徐阿姨為了晚上能夠睡覺,還服用大劑量安眠藥,但即使這樣,仍然堅稱自己失眠。

當天,徐阿姨住進病房,醫生給她做了睡眠腦電監測,結果顯示她的睡眠周期正常。晚上護士查房,偷偷用筆在她的腳底做了記號,等第二天早上起來,她都不知道晚上護士來過,看到腳底的記號自己都吃驚。同病房的病友們還紛紛表示,徐阿姨晚上睡覺打呼嚕打擾到她們了。
所以,徐阿姨確實沒有失眠,但她得的是一種比較特殊難治的主觀性失眠,也就是她明明睡著了,但是主觀認為自己一夜沒睡。
在和這些病人進行心理輔導治療時,心理咨詢師秦煜輝發現,這類病人平時往往因為生活瑣事非常焦慮,總是覺得自己每天沒睡好,長此以往就形成一種觀念———自己失眠了。
“其實,我們在診斷這些主觀性失眠患者時,除了觀測相關監測數據外,還要看患者白天的精神狀況,并沒有明顯的嗜睡、睡眠不足等癥狀。”李旭娟表示,這類患者無論吃什么藥都感覺自己沒睡,所以要避免使用可致成癮的藥物,如徐阿姨吃的氯硝安定片,因此李旭娟副主任醫師開出了一張“暗示治療”醫囑:維生素B6。
晚上睡前,護士會將一顆維生素B6拿給徐阿姨,然后告訴她這是幫助她睡眠的藥物,吃了以后入睡很快。“這個藥果然有用,我吃了就睡著了!”第二天起來,徐阿姨很滿意。
主觀性失眠患者往往伴有預期性焦慮,因此白天還是要使用一些抗焦慮藥物來治療,“當他們對自己的睡眠有信心了,通過科學治療,其他問題也會慢慢好起來的。”李旭娟副主任醫師特別提醒,主觀性失眠的治療關鍵是要糾正患者對睡眠的錯誤認知,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并且還要告訴家屬,患者確實存在失眠情況,這種失眠不是患者想出來的,她也很痛苦,用平常心去接納患者,減輕他們對睡眠的過度關注。
最近徐阿姨可以不用靠著維生素B6,整晚呼呼大睡了。可說到呼呼大睡,她又擔心了:聽說打呼也很危險,這是一種睡眠呼吸障礙疾病,嚴重的能使人猝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簡稱OSAS),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中風等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源頭性疾病。而睡眠中打鼾是由于空氣通過口咽部時使軟腭振動引起的,打鼾意味著氣道有部分狹窄和阻塞。
“首先不要過于恐慌,這個單純打鼾與病理性打鼾還是不一樣的,如果鼾聲音量大,十分響亮,而且不規則,時而間斷,那可能就需要關注一下。”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楊莉主任介紹,病理性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特征性表現之一。除此之外,還表現出———

●白天嗜睡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表現為白天乏力或嗜睡。
●睡眠中發生呼吸暫停
較重的患者常常夜間出現憋氣,甚至突然坐起,大汗淋漓,有瀕死感。
●夜尿增多
夜間由于呼吸暫停導致夜尿增多,個別患者出現遺尿。
●頭痛
由于缺氧,患者出現晨起頭痛。
●性格變化和其他系統并發癥。
包括脾氣暴躁,智力和記憶力減退以及性功能障礙等,嚴重者可引起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腦血管疾病。
陸先生(化名)今年57歲,常常被老婆嫌棄睡覺打鼾聲響,而且他還會有憋氣把自己憋醒的情況,睡覺都是一段一段的,然后白天又特別困,特別是吃過中飯和晚飯后,單位開會時注意力都無法集中,同事還嘲笑他一把年紀黑眼圈倒不小。
楊莉主任為他進行多導睡眠監測,在全夜睡眠過程中,連續并同步地描記呼吸、體位、血氧等多項指標,最后診斷為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重度)。
為了改善這一癥狀,陸先生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經過5個月努力,嗜睡情況明顯改善,精神狀態良好,黑眼圈消失,血壓平穩,血糖降到了6.5mmol/L(毫摩爾/升),開車開會時都不犯困了。楊莉主任提醒,除了專業對癥治療外,平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還有幾個建議:減肥、控制飲食和體重、適當運動;戒酒、戒煙、停用鎮靜催眠藥物及其他可引起或加重疾病癥狀的藥物;側臥位睡眠;適當抬高床頭;白天避免過度勞累。
失眠無小事,自己或身邊的人真有失眠情況,無論主觀還是客觀,最好到精神衛生科睡眠障礙門診評估,切忌自己亂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