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煜卿
摘 ? ?要:林業作為國家重點關注的行業之一,其對于生態環境的良好防治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林業建設過程中,常常會遇到病蟲害問題,倘若不對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不僅會給整個林業的發展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還會給整個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因此,相關部門就應做好林業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工作,確保建立較為全面和科學的網絡體系,實現對整個林業的監測,提升對病蟲害的預警力度,以此來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概率。對導致林業遭受病蟲害的主要因素以及當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林業病蟲害防治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防治思路;防治策略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5-0072-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63 ? ? ? 文獻標志碼: A
病蟲害在林業發展過程中是一種常見現象,但是一旦病蟲害失控,就會威脅到整個林業的發展,嚴重時甚至還會打破整個生態平衡,給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影響。因此,如何實現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是當前思考的主要問題。而由于病蟲害發生類型較為多樣化,進而給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展開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相關部門應具備較為警覺的病蟲害防治意識,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確保提升整個林業的發展水平。本文針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思路和防治策略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1 ? 導致林業遭受病蟲害的主要因素
1.1 ? 人工建林易給病蟲害提供可乘之機
較林業自然生態環境不同的是人工建林的自然生態體系較為薄弱,且生物種類較少,很多生物在生長過程中都不存在天敵,這樣就會導致某類生物數量的急劇增多,進而破壞整個生態食物鏈。倘若沒有合理管控這一現象,生物就會迅速對周邊地區的林木造成破壞,長此以往就會導致樹木出現枯萎的現象,嚴重時還會導致大片林木的死亡。因此,人工建林生態環境,增大了病蟲害發生的概率,相應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也迫在眉睫[1]。
1.2 ? 人為因素導致病蟲害傳播廣泛
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科技技術的快速更新,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人們的腳步不再只是固定于某一個區域,而是可以涉足到很多地方,例如原始森林、海洋等。人們長時間對其他區域的侵占,就在一定程度上縮減了其他生物生存的區域,進而也就會給林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此外,人們對林木的亂砍濫伐加劇了病蟲害的繁殖,以此給病蟲害的大范圍侵襲提供了方便。例如,美國白蛾在被非法引入中國之后,由于其不存在天敵,就會給整個中國的生態系統造成破壞,并且還給整個林業的發展帶來了危機。
1.3 ? 外來林木會豐富病蟲害發生的類型
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經濟貿易方面,還是文化交流方面,都與西方國家有著較為緊密的交流,林業發展也不例外。而在新時代背景下,為了豐富我國的植物類型,許多國外的植物被引入中國。但是,在引進過程中,我國相關部門對于物種引進工作的檢查還存在疏漏,且還未建立較為完善的檢查體系,以此就導致有些林木在引進過程中還夾雜著一些病蟲害,進而也就加快了病蟲害繁殖的速度,給整個林業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2]。
2 ? 當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對當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中所存在主要問題的分析與了解,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幫助人們及時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來完善整個病蟲害防治體系,確保加大對病蟲害的防治力度,以此來給林木的正常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針對當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2.1 ? 對于林木的日常監測還不到位
自然界中的生物繁殖速度較快,對于病蟲害也是,其具備傳播速度快且致病性強的特點。一旦疏于對其的監測和管理,就會導致病蟲害的大范圍傳播,進而就會威脅到整個林業地區的發展。因此,做好對林木的日常監測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針對當前林業的發展來看,由于受到經濟條件、設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無法實現對林木的日常監測,進而也就增大了病蟲害發生的概率。有些地區的林業部門雖然購置了相應的監測和防治設備,但是設備的功能還不健全,且在監測過程中沒有制定針對性的病蟲害防治方案,這樣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及時發現病蟲害,但是還無法做到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因此也就無法發揮出開展日常監測工作的價值[3]。
2.2 ? 缺乏較為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的支持
全球化發展背景下,物種的種類變得豐富多樣,相應的病蟲害防治難度也在逐漸加大。倘若依舊采用傳統的病蟲害防治方式,還無法達到較高質量的防治效果,故就需要借助一些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的支持。但是,當前我國對新技術的研發力度不夠,且推廣能力也十分有限。對于病蟲害的常見防治方法就是采用農藥處理,這樣雖然能夠達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易導致農藥的大量殘留,并且還不利于病蟲害危害的根除,嚴重時還會給周圍的土地環境造成破壞[4]。
2.3 ? 林業部門對病蟲害防治重視不夠,且各部門之間未形成緊密的配合
預防是降低林業病蟲害發生率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方法。但是,當前林業部門對病蟲害預防工作的開展力度還不到位,且部門與部門之間也沒有形成有效的協同,導致溝通不暢,進而也就給相關監測預防工作的展開帶來了難度。此外,有些林業部門還未建立較為完善的病蟲害防治規范,導致相關工作的展開無法可依、無章可循,以此給病蟲害提供了更多侵害機會。
3 ? 林業病蟲害防治的主要策略
3.1 ? 綜合使用多種防治方法,增強病蟲害防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對病蟲害的精準防治,需要做到以下3點:①林業部門應意識到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并設置詳細的防治方案,并做好與病蟲害防治相關的各項研究工作,確保促進各項防治工作的有序展開。當前我國對于病蟲害的防治還沒有一個較為完善的體系,而體系的建立需要多種防治經驗的累積。因此,林業部門首先應做好病蟲害防治措施的調查,并進行多次實踐,確保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病蟲害的防治經驗。②外來物種的不斷入侵,也是增加病蟲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對于外來物種,林業部門就應加大對其的檢疫力度,必要時還應做好相應的隔離工作,避免外來物種中夾雜病蟲害。在防治過程中,還可充分利用生物防治法,確保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積極保護和引入生物天敵,確保維持一個健康的食物鏈,實現對生態系統的良好調節。③采用人工誘殺等物理方法,對于快速蔓延的病蟲害,可在病蟲害區域建立一定的隔離帶或者對其進行隔離,避免造成病蟲害的大范圍傳播。有些病蟲還具備趨光性、祛黃性以及性誘惑等特點,故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也可利用有些病蟲的特點,來實現對病蟲的誘殺[5]。
3.2 ? 加大經費的投入力度
經費的大量投入,給病蟲害的防治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因此,林業部門應從多個方面實現對資金的籌集,確保給病蟲害的防治提供更強的資金支撐,以此提升病蟲害的防治效果。此外,還應購進較多較為先進的監測設備,加大對林木的監測力度,確保能夠及時地發現病蟲害。不同地區,由于地形、地勢的不同,對林業病蟲害采取的防治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論,而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病蟲害預防和防治方案,確保提升整個病蟲害的防治質量,降低病蟲害的防治概率。
3.3 ? 做好樹種的合理搭配,營造混交林形式
單一的生態體系較為薄弱,會增大病蟲害的發生率。為了有效提升林業的建設水平,在林木種植時,應盡可能地避免出現單一種植的情況,確保在給其他林木不造成損害的情況下,多引進和多種植優良的林木品種,確保增強林業物種的豐富性,提升整個林業地區生態系統的防御能力[6]。
綜上所述,不斷地研究與分析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思路和防治策略,對于有效提升林業地區病蟲害的防治質量、降低病蟲害發生率以及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首先認識與了解導致林業遭受病蟲害的主要原因和當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通過綜合使用多種防治方法,增強病蟲害防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加大經費的投入力度以及做好樹種的合理搭配,營造混交林形式3方面來實現對林業病蟲害的有效防治。確保建立較為完善的病蟲害防治制度,運用更加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加大對林木的日常監測,確保有效提升整個林區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從而更好地促進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7-8]。
參考文獻:
[ 1 ] 李國良,梁偉.林業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措施分析[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20(6):9-10.
[ 2 ] 李國立.林業病蟲害的誘發因素與防控措施[J].現代農村科技,2020(10):24.
[ 3 ] 王大晶,李淑仿,孫大賽,等.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及管理措施[J].鄉村科技,2020(29):79-80.
[ 4 ] 付麗.林業病蟲害誘發因素及防治措施[J].農家參謀,2020(20):101.
[ 5 ] 景永國.利用林業科技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治效果的對策探析[J].山西農經,2020(18):94-95.
[ 6 ] 張艷春.淺析林業生態系統中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措施[J].種子科技,2020(17):91-92.
[ 7 ] 劉慧.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營林技術的應用分析及發展趨勢[J].南方農業,2019(21):65.
[ 8 ] 康欣,牛玉鵬.林業病蟲害防治的優化策略及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20(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