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振美
又接到侄女的電話了,她邀我回老家品嘗橙子。侄女在電話里叮囑說,今年一定要早點回家,橙子都熟透了。還沒放下電話,我似乎就聞到了橙子的清香,腦海里閃現出家鄉的山山水水。
自從讀書畢業后,我在工作的地方安了家,每年回家的次數不多。老家在山區,人們質樸、勤勞,收入靠種莊稼,因為缺水,年年辛苦勞作只能勉強度日。記得小時候,母親用甄子蒸包谷飯,會加上很少的一點米,我因為體弱多病,經常能吃上一個白米飯團。在哥哥弟弟羨慕的眼光中,又香又甜的飯團也難以下咽。那時我就想,什么時候全家都能吃上白米飯就好了。
每年到荒月的時候,地里的包谷還不成熟,家里的糧食就接不上了。村里大部分的人家,都只是就著一點包谷糊糊,再吃些南瓜、四季豆來填飽肚子。特別節省的人家,六七月還有豬油,日子會好過一點:南瓜四季豆煮一大鍋,在鍋里燒個紅鹽,吃起來還有香味;沒油的人家,日子就難熬了,只能做一個糊辣子蘸水,好幾天沾不到一點油腥,會覺得腳癱手軟,渾身沒勁。
偶爾隨父母進城賣一次南瓜、四季豆或者芋頭花,可以吃上一個冰棍,那種喜悅的心情沒法用語言來表達。小心翼翼地舉著冰棍,看了又看才舍得伸出舌頭舔一下,滿嘴都是甜味,直到冰棍融化掉下來了,才趕緊用另一只手接住放在嘴里含著。
有時候,父母買了鹽巴和其他的必需品,會帶我去吃一碗米線。一角五分一碗,湯是油汪汪的,上面飄著翠綠的蔥花,還有零星的肉末。父母坐在旁邊,滿足地看我吃,我吃一半就停下來,說肚子疼或者頭疼,再也不肯吃剩下的半碗。父親和母親你推過來我推過去,最后兩個人分著吃了米線。每次看到這種情況,我都暗自發誓,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找一份工作,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同村的表姐考上了中專,父母常念叨,表姐將來會在城里生活,拿工資吃飯。從讀小學起,努力讀書,將來在城里工作這個念頭就在我心里扎下了根。也許是上天眷顧,我一路順風,順利地讀了高中和大學,有了一份拿工資吃飯的工作。哥哥和弟弟就沒這么幸運,他們只能沿著父母的足跡在土地上勞作。我讀書的時候,家里所有的收入幾乎都用在了我身上,我背負著一家人沉甸甸的希望。
家里一直沒錢翻蓋房子,一到下雨天,鍋碗瓢盆都要拿出來接屋子的漏水,床底下是潮濕的,父母都患上了風濕病。一家人唉聲嘆氣,總想找一個能掙錢的營生,又苦于沒有門路,何況村里人都是這樣過日子的,也就作罷。
后來,我參加了工作,哥哥弟弟也都成家了,他們的日子依然過得緊巴巴的。每年,我都要從工資里節省出一部分錢,給家里買種子,買化肥。看著家鄉貧瘠的土地和愁眉苦臉的親人,我也一籌莫展,大家都苦哇。
后來,村里有些年輕人到遠方打工去了,一些土地就閑置下來,政府鼓勵村民把土地承包給外來人。家鄉的土地上第一次有了大棚,種上了西瓜、葡萄。大家驚奇于這些土地上的變化,更高興的是在家門口就可以打工掙錢了。村上又組織人擴建水庫,每年的蓄水充分合理利用,西瓜和葡萄長得很好。
侄女初中畢業一直在外打工,每年掙點錢補貼家用,哥哥家的日子有了起色。哥哥是個閑不住的人,在葡萄地里打了幾年工,學到一些技術,還漲了見識。后來,哥哥不甘心在自己的土地上給人打工,他在自己的土地里種上了橙子,剛開始的時候,村里人都笑他傻,祖祖輩輩都沒種過的東西,怎么會成功呢?但是,哥哥鉚足了勁,天天在橙子地里忙活。
最初栽下橙子樹苗的時候,苗子長得瘦瘦弱弱的,連黃色的地皮都蓋不嚴,遠遠望去,就像一片荒地里長了稀稀疏疏的雜草,旁邊的幾塊地里長著綠油油的莊稼。哥哥干活累了坐在地邊休息的時候,常常對著橙子苗發呆,旁邊地里的鄰居哼著歌在薅草,時不時看看自己的莊稼,又看看哥哥家的橙子地。哥哥的心里充滿了沮喪,也有一絲不甘心,特別是被人看扁的時候。但是橙子苗一旦栽下,再想改種別的東西,損失就大了。哥哥只好咬著牙,繼續在橙子地里勞作。
那時候,村干部們多次到哥哥的地里查看并安慰他,讓他繼續堅持,并分析了種果樹的前景,希望能開辟出一條致富之路。駐村工作組也去看了哥哥的樹苗,不但鼓勵他種好果樹,還給他補助了一些化肥農藥,哥哥的心里又燃起了希望。
兩年過去了,別人家的莊稼收了兩茬,哥哥卻只收獲汗水。值得欣慰的是,橙子苗長高了,葉子綠油油的,完全能和旁邊的莊稼苗媲美。
第三年,在別人不可思議的目光和贊嘆聲中,哥哥的橙子掛果了,果實不多,但個兒大。橙子黃熟的時候,一大片的果園煞是好看,黃燦燦的橙子有的高高掛在枝頭,有的藏在葉子下面。村里的人有來買果子的,有來看熱鬧的,哥哥都會請他們品嘗。城里人駕著車來體驗農村生活,在哥哥的果園里拍照,吃橙子,走的時候會帶上一些回去,哥哥的橙子終于有收入了。
哥哥原先栽的是甜橙,他又在果樹稀疏的地方補種了一些血橙。在哥哥的精心管理下,果子結得越來越多,周邊的人都知道了有這么個果園。來買橙子的人多起來了,哥哥忙不過來,就讓侄女回家幫忙。雖然來的人多,但是銷量不大,都是小買小賣,勞動量倒是越來越大,侄女再不出門打工了,一個勤勞的小伙子入贅到家里。哥哥覺著自己該退居二線了,就把果園交給侄女夫妻兩人管理。
侄女婿頭腦活絡,在原來的基礎上,又種上了臍橙和冰糖橙,橙子品種多了,成熟期也不一樣,每年有多半時間都可以出售橙子,有外地的老板來大量收購。侄女夫妻看準了商機,果斷擴大規模種植。他們把自家零星的土地和別人家的土地調換,連片栽橙子,家里所有的土地都種上了橙子。
一年四季,侄女夫妻倆都在橙子地忙活。他們細心地培植幼苗,修枝打杈,清除老樁,種上新苗。侄女婿能吃苦耐勞又好學,他懂得了嫁接技術,經他嫁接過的橙子樹,結出的果實更大,水分更多,口感更好。為了節約水源,他在地里安裝了滴灌,新成活的橙子樹“噌噌噌”地往上長。
侄女夫妻倆干勁越來越足,收入越來越多,哥哥笑得合不攏嘴,他經常說幸虧當時有村干部的鼓勵,有駐村工作組的幫助,種樹的事情才堅持下來,現在又有這么能干的兒女,不富裕起來都說不過去。
哥哥家蓋了新房,安裝了太陽能,用上了冰箱和洗衣機,這可是我們小時候想都沒想過的事。哥哥家買了一輛小型貨車,一輛面包車,侄女婿一個人對付不了兩張車,哥哥躍躍欲試,準備去駕校學習。
我終于在端午節的時候,得空回家。遠遠的,就看到哥哥家的房子,白色的墻壁掩映在綠色的樹叢中,房子的四角高高翹起。大門外一片空地上停著好幾輛車,有來拉橙子的貨車,有來參觀看風景的外地車,還有來哥哥家吃飯的親戚朋友。
寬敞的院子里,小孩子們搬出音響,舉著話筒,一會兒輪流唱歌,一會兒表演舞蹈,逗得大家哈哈笑,也贏來噼里啪啦的掌聲。
吃過晚飯,乘著涼快,我們去了橙子園。滿園的橙子又大又飽滿,甜橙笑彎了腰,臍橙笑瞇了眼。金黃色的橙子似乎會溢出蜜汁,翠綠色的葉片充滿生機,一陣風輕輕拂過,橙子的清香就彌漫開來。伸手摘下一個橙子,掰開,咬上一口,唇齒間都是清新酸甜,覺得身上的每個毛孔都張開了。
夕陽的余暉下,徜徉在連片的橙子林中,耳邊是風吹樹葉的沙沙聲,還有遠處鳥兒喜悅的歸巢聲,我仿佛置身在夢幻中一樣,每一個枝頭都掛滿橙子,看著樹枝上沉甸甸的黃色橙子,感覺香味也變成了燦爛的顏色。在這輝煌的顏色和香味中,我感受到了土地的自信和驕傲,感受到了農民的喜悅和幸福。
前幾年我回家,哥哥總要囑咐我,選著摘有疤痕的、長不大的、長相差的橙子。哥哥說,自家人吃,沒那么多講究,賣給別人的就不一樣,賣相好,價格就好。今年回家,哥哥叫我選最好的橙子摘,還說;“我老妹回家,當然要摘最大最好最新鮮的橙子。”可我放眼望去,滿樹的橙子都一樣大,個個都長得端莊漂亮,新鮮誘人。哥哥得意地說:“嫁接技術改進了嘛,結出的果實當然是齊刷刷的啦,虧你還是讀書人,連這都不知道!”
哥哥家現在的生活真讓人羨慕,我由衷地對哥哥說:“能不能讓我也回家和你們一起種橙子?”哥哥朗聲大笑:“這世上,不同的事,需要不同的人去做,只要肯想辦法,吃得苦,最后都會過上好日子的!”
責任編輯:李學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