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關工委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是促進青工健康成長的“加油站”。它能切實提高企業員工的幸福指數,激發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在增強企業凝聚力的同時,也提高了職工的綜合素質,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繁榮穩定。
本期《企業天地》欄目為您推介四川省遂寧市民營企業家、關工委主任陳克輝用“三抓三實”推進民企關工委建設的做法,這在全國有一定的借鑒和推廣意義。
四川佳世特橡膠有限公司位于遂寧市大英縣經濟開發區,公司關工委每年活動經費都在10 萬元以上。2019年,公司被市關工委評為“愛心企業”;2020年,公司董事長、關工委主任陳克輝被縣委組織部、縣關工委評為“突出貢獻個人”。
抓班子,落實制度建設。2011年6月,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長陳克輝為主任的關工委組織,工青婦等部門、車間的負責人為主要成員。公司將關工委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按黨建帶關建和創“六好”企業關工委的要求,開展關愛活動。關工委建立了常規工作制度,又特別建立并落實了職工及其家屬生病看望慰問、職工家屬離世慰問、特困員工補助、“六一”兒童節慰問、員工子女升學獎勵等5 項制度。
抓提升,落實青工關愛。一是提升政治思想意識。公司兩周舉辦一次讀書會,引導青工聽黨話跟黨走,保持高度的思想政治覺悟;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講座,引導青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遵紀守法。二是提升愛廠如家意識。公司每年定期安排青工免費體檢,關心青工身體健康。開展各種健身活動,豐富了青工的業余生活,增強了青工團隊合作精神。職工過生日,公司送小禮物、開生日派對。每年“六一”兒童節,向青工子女贈送節日禮物。這一系列活動激發了他們為企業發展作貢獻的精氣神。三是提升青工技能。以“走出去,請進來”的模式組織青工再學習,2017年、2018年先后邀請日本建筑高級顧問久住明先生、青島科技大學侯家瑞教授、北京大學蘇建教授,韓國SK 公司的技術總監穆洪生先生、四川大學盧燦輝教授到公司對生產、技術、管理進行培訓;每年7月選派2—3 名青工到青島科技大學進行為期1 個月的理論及應用再學習;2020年,選送3 名優秀青年管理干部到西南財經大學讀MBA 學位,全方位提升青工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四是動員老同志發揮余熱,關愛青工成長。侯艮利、李玉書兩位退休老同志已72 歲。2020年夏天,公司承擔了“中國風洞真空密封條”研發項目,該項目技術難度大。兩位老同志主動請纓,與研發團隊一起進行技術攻關,并手把手地向青工傳授實踐經驗,使該項目得以成功研發,也讓公司年青一代技術人員收獲了寶貴的經驗。
抓活動,落實扶貧濟困。2011年以來,公司從4 個方面助力扶貧濟困,用于扶貧濟困資金達81 萬元,僅2017年至2019年,扶貧支出就達35 萬元。一是參與脫貧幫扶。公司幫扶大英縣河邊鎮金靈村、金溝村和象山鎮鳳陽村。2017年7月,鳳陽村、金靈村的西瓜嚴重滯銷,公司倡議工業園區內的企業購買“愛心”西瓜。公司帶頭以購代扶,僅2 天時間,銷售了1.3 萬斤的滯銷西瓜。2017年,公司先后兩次給鳳陽村送去3 萬元貧困幫扶金。2018年,用以購代扶資金1.5 萬元購買鳳陽村農副產品,花3 萬元幫助金靈村解決春耕用水問題。2019年,與金靈村簽訂3年的“童伴之家”資助協議,每年捐款3 萬元用于該村“童伴之家”的正常運行費用;結對幫扶金溝村,捐贈5 萬元幫助村里修建辦公駐地建設,從當年9月開始對該村9 戶貧困戶的貧困學生進行長期助學,每月固定支出助學資金5700 元。二是參與結對幫扶。與金靈村胡林、胡虎、胡姍一家建立長期幫扶關系,不僅經常捐錢捐物,還組織技術青工對3 個孩子的學習定期輔導。2018年5月,公司組織青工幫助胡家收割小麥。同年,公司募集資金2500 元,給金靈村的8 名留守兒童送上了“六一”慰問品。三是參與就業幫扶。公司為貧困村有意愿的適齡人員提供了80 個就業崗位,并有針對性的安排上崗培訓。42 名貧困村青工在公司每月收入在2500—5000 元之間,公司幫助他們實現了真正的脫貧。四是參與助學活動。公司長期幫扶大英籍17 名貧困學生,每年助學金都在10 萬元以上。陳克輝本人歷年資助貧困學生累計就有近100 人,助學資金達105 萬元。河邊鎮孤兒小李,從小父母雙亡,跟著年邁的奶奶長大,家境貧寒。2012年,她在大英育才中學讀高一的時候開始接受陳克輝本人及公司的資助。小李于2014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四川農業大學。畢業后到了國內一家有名的管理咨詢公司工作,因表現優秀,短短兩年,成為該公司成都分公司市場部經理。2017年11月,陳克輝去象山鎮扶貧,認識了年僅14 歲輟學在家的男孩小譚,他赤著腳板,衣衫單薄,略帶羞澀。從聊天中得知,由于家境貧困,他讀完初中就沒有機會再上學了,但他很希望能重返校園。陳克輝馬上與大英育才中學取得聯系,將小譚送去學汽車修理專業繼續求學,并承擔了他在校期間的所有學費及生活費。2019年,小譚高中畢業,順利進入寧波吉利汽車余姚工廠。他非常知道感恩,參加工作第二個月,就提出希望能與陳克輝及其公司一道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將每月工資的2%用于對其他貧困學生的幫助。
看到了“愛的延續”,陳克輝十分欣慰,她將帶領公司繼續走在關愛路上,扎實開展企業關工委“六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