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曉龍
(陜煤韓城礦業公司象山礦井,陜西 韓城 715400)
象山礦井在3 號煤開采中研究實施了切頂卸壓沿空留巷技術,實現無煤柱開采,并采用Y 型通風的方式治理瓦斯。由于采空區側巷幫是由頂板垮落的巖石堆積而成,不可避免地造成采空區內瓦斯逸出,容易造成回風巷內瓦斯超限,給工作面瓦斯防治帶來困難[1-3]。為防止采空區瓦斯逸出,需對采空區側巷幫進行噴涂封閉。傳統的噴射混凝土在工作面來壓后易開裂,且施工工藝復雜,勞動強度高,產生大量粉塵,不太適用于切頂留巷采空區側封閉。新型薄噴技術是采空區側巷道封閉、防止瓦斯逸出的一種有效手段。
新型薄噴技術原理是通過專用風動噴涂設備,將噴涂粉料和乳液攪拌均勻后噴出,在巷道表面形成一種高韌性、適應大變形、不透風的非反應型薄膜,緊緊貼附在巷道煤巖體和支護結構表面,從而隔絕巷道內潮濕空氣和水分,防止煤巖體的瓦斯逸出。新型薄噴技術可以快速封閉巷道,防止圍巖風化和支護結構的氧化,阻止煤巖體的瓦斯逸出,延長巷道使用壽命,保證礦井安全生產。
與傳統的噴射混凝土相比,新型薄噴技術具有以下優勢。
(1)材料運量少
新型薄噴技術涂層厚度一般為3~10 mm,材料用量為噴射混凝的1/10,大大降低了礦井運輸工作量。
(2)工藝簡單、勞動強度低
噴射混凝土需要現場將水泥、砂子攪拌均勻后再添加到噴射機中,工人勞動強度大,現場需要5~6 人才能正常施工。新型薄噴技術采用風動噴涂機施工,只需將噴涂材料加入到噴涂機攪拌桶內即可,勞動強度低,現場有3 人即可進行噴涂施工。
(3)作業環境好、粉塵少
噴射混凝土一般采用干噴工藝,工作地點粉塵濃度大,施工環境惡劣。新型薄噴技術采用濕噴工藝,噴涂粉料和乳液混合后噴涂,現場無粉塵,作業環境好。
(4)施工速度快
新型薄噴技術涂層薄(3~10 mm),施工工藝簡單,施工速度是普通噴射混凝土施工速度的5 倍以上。
象山礦井312 切頂留巷工作面煤層厚度3 m,尾巷采空區側采用金屬網和單體液壓支柱擋矸。噴涂涂層厚度為3~8 mm,噴涂范圍:尾巷采空區側巷幫和鄰近頂板500 mm。321 切頂留巷工作面尾巷噴涂范圍如圖1。
噴涂材料選用陜西煤業化工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生產的SCPPT-2 型復合噴涂材料。該材料由乳液和粉體兩種組分組成,使用時按照5:3~1:1比例混合,形成的噴涂層抗拉強度在3 MPa 以上,拉伸變形大于30%,具有硬化時間快、阻燃抗靜電等優點。SCPPT-2 型復合噴涂材料性能指標見表1。

圖1 321 尾巷噴涂范圍

表1 SCPPT-2 型復合噴涂材料性能指標
新型薄噴技術施工工藝流程圖如圖2。
(1)施工準備。連接風、水管路;風動噴漿泵、薄噴材料運輸到施工地點;包裹施工地點附近電纜、管路、設備等。
(2)打水試泵。在風動噴漿機料斗內加入清水,開風打水試泵,觀察噴漿機運行狀態,調整噴槍出風口距離,達到最好的霧化效果,以噴槍噴出均勻的水霧為最優。
(3)料漿制備。打開噴漿機料斗內攪拌開關,先倒入乳液,再緩慢加入粉體,攪拌1 min 后開始噴涂。乳液和粉體按照質量比5:3~1:1 的比例添加。添加時,要防止將異物加入到攪拌料斗內。
(4)開泵噴涂。在巷道頂板和兩幫用鐵絲掛好噴厚標志線,打開噴涂泵開始噴涂,噴槍頭與受噴面應盡量保持垂直。噴槍頭與受噴面的垂直距離以0.8~1.0 m 為宜。在噴涂過程中,禁止將噴槍朝向任何人員。
(5)清洗設備
噴涂完成后,打水清洗噴漿泵及噴漿管路,將殘存漿液清洗干凈,防止殘存漿液堵塞注漿泵及管路。
(6)整理記錄
將施工地點、施工時間、噴涂厚度、材料用量、施工人員等進行記錄并備案。整理施工材料、設備、管路等,做到文明施工。

圖2 新型薄噴技術施工工藝流程圖
為了驗證新型薄噴材料噴涂涂層防瓦斯逸出效果,對切頂留巷內瓦斯濃度進行了觀測。
本次瓦斯觀測測點布置在留巷采空區側頂板附近,共布置11 個測點,其中1 測點為采煤工作面支架后端,1、2、3、4 四個測點間距為25 m,5、6、7、8、9、10、11 測點間距為5 m。測點布置如圖3。

圖3 瓦斯觀測測點布置圖
噴涂施工前采用瓦檢儀對巷道內瓦斯濃度進行觀測,各測點瓦斯濃度見表2。

表2 噴涂前各測點瓦斯濃度
由表2 可以看出,1~7 號測點瓦斯濃度很低,從8 號測點開始瓦斯濃度增高。瓦斯增高原因是8~11 號測點為老切眼附近30 m 范圍,該范圍內巷幫頂板巖石垮落不實,上部存在較大的縫隙空洞,瓦斯涌出通道較多,瓦斯濃度較大。
新型薄噴材料施工后,各測點的瓦斯濃度見表3。

表3 噴涂后各測點的瓦斯濃度
新型薄噴材料施工前后巷道瓦斯濃度對比圖如圖4。
從圖4 中可以看出,新型薄噴材料施工后各個位置的瓦斯濃度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8號點從治理前的2.21%下降到治理后的1.62%,降幅26.7%,8、9、10、11 號測點平均瓦斯濃度降低0.52%,說明新型薄噴材料對于防止瓦斯逸出具有較好的效果。

圖4 施工前后巷道瓦斯濃度對比圖
(1)新型薄噴材料施工工藝簡單,勞動強度低,材料運輸量小,施工粉塵少,巷道防漏風、防圍巖風化、防瓦斯逸出效果好。
(2)新型薄噴材料抗拉變形大(≥30%)、韌性好、粘結性好,可以適應巷道變形而不開裂。
(3)在切頂留巷的尾巷施工后,形成了一種防漏風的噴涂涂層,尾巷內瓦斯濃度最高降低了26.7%,對于防止瓦斯逸出具有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