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近頒布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征求意見稿)就防治性侵作出了這樣的規定:學校應當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對學生、家長開設常態化預防性侵教育,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這次教育部把防治性侵教育對象擴大到了家長,讓人眼睛一亮。家長有必要接受防治性侵教育嗎?非常有必要。在“女童保護”2020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座談會上,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業界專家共同呼吁,兒童防性侵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不僅家長要參與,社會公眾都要參與。
既然家長要參與,家長自己首先要接受預防性侵教育。這不僅因為很多家長不具備對孩子進行預防性侵教育的知識和能力,還因為他們對預防性侵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性教育觀念十分保守和落后,對學校開展的預防性侵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給學校的預防性侵教育造成困擾和障礙。
受傳統觀念影響,許多家長不僅不會對孩子進行預防性侵教育,而且在潛意識里始終把性教育當做敏感話題,將其列入親子交流禁區,從小到大,避免在家里談及這一話題。
要讓預防性侵教育順利地在學校推行下去,就要從轉變家長包括社會公眾的陳腐觀念入手。
(摘自《中國青年報》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