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在舞臺上跳芭蕾,還是在上海大劇院。”43歲的王樂換上淡藍色的芭蕾舞裙說。從8歲到63歲,從小學生到空姐、營養師、翻譯、退休醫生,從300名報名者中選出的30名素人舞者排練2個月,2020年12月24日晚通過“藝樹計劃”“芭蕾有你”工作坊順利“成團”。在上海芭蕾舞團芭蕾舞劇《胡桃夾子》的結尾,她們拎起蓬松的裙擺,戴上閃閃發光的皇冠,對著1000多位觀眾跳起了《雪花圓舞曲》。
在后臺,8歲的吳懿涵戴上皇冠對著鏡子笑了。大家還記得她第一回上課抹眼淚的樣子。因為缺了第一堂課,她不會出場動作,又不想耽誤別的隊員練習,急得哭了起來。“芭蕾有你”工作坊老師席小貝對她說:“你下禮拜三早點來,老師單獨教你。”
席小貝是上海芭蕾舞團資深教員,教過許多專業或業余的班級,但這是“最抓狂的一次”。班里學員年齡跨度足足55歲,身體條件差異大。有人業余學過十幾年舞蹈,有人完全“零基礎”。為了編好這個周年“彩蛋”,在第一次排練前,席小貝籌劃了好幾個星期,在紙上畫出各種隊形變化,成就一版簡單多變的《雪花圓舞曲》。
說是練習2個月,實際上是5次課,每次一個半小時,加起來不足8小時。
工作坊里最年長的劉維成63歲,是一位退休醫務工作者,小時候在少年宮學過兩年芭蕾。后來考上衛校,進入醫院工作,一干就是幾十年,漸漸遠離了芭蕾。直到55歲退休,她報名群藝館老年大學,一周上兩節芭蕾課。
芭蕾改變了劉維成的審美和習慣。她出門總畫淡妝,喜歡穿樸素但有設計感的衣服,走路習慣抬頭挺胸收腹。“我在網上看過一位90多歲的舞者跳舞,雖然腿抬得沒有年輕人高,但經歷歲月沉淀,可以展現不一樣的美,我為什么不繼續跳呢?”
和劉維成不同,43歲的王樂進團算是誤打誤撞。她本來是為8歲女兒來陪練的,沒想到第一次課有一位報名成功的學員沒來,隊形缺了一角。“再來一個多好。”席小貝說。在走廊里等待的王樂正好帶了雙軟底鞋,就補上了。
王樂說:“我們這個業余團隊登上舞臺,希望能傳遞一種信息,只要健康、自信,高矮胖瘦都可以很美,每片雪花都獨一無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靈魂。”
(摘自《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