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艷真,李 靖,任記真
(徐州工程學院 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柚子廣泛種植于我國南方區域,產量較高,年產量超過200萬t[1],柚子皮占柚子總質量的30%~50%[2]。為避免柚子皮對環境造成污染,研究其附加價值很有必要。綜合利用柚子皮的途徑有提取果膠、提取黃酮、制備活性炭等。柚皮基活性炭的制備分為兩部分,即炭化和活化。炭化是在高溫缺氧條件下形成熱解炭,活化是通過與活化劑作用達到增加孔隙的目的[3]。采用磷酸作為活化劑,得到的是多為中孔結構的活性炭,亞甲基藍吸附值是評價中孔結構活性炭的有效手段[4]。本研究以廢棄生物質材料柚子皮為原料、H3PO4為活化劑,選擇活化劑磷酸質量分數、活化時間和活化溫度為自變量,以制備的活性炭的亞甲基藍吸附值為響應值,采用響應面設計法,以期找到制備柚皮基活性炭的最佳工藝條件。
柚皮,購買于徐州市奎山市場。干燥后剪為約2 cm×2 cm的小方塊,粉碎,過80~120目篩子,收集樣品。亞甲基藍、磷酸、氫氧化鈉等均為分析純。
1.2.1 炭化
取適量干燥后的柚皮于瓷舟中,將瓷舟置于管式爐中。開始通入大流量的氮氣,將管中氧氣吹出,將氮氣流量調小,然后以2 ℃/min升溫至400 ℃,炭化1 h。
1.2.2 活化
將得到的炭化料與不同質量分數的磷酸充分浸漬,炭化料為1 g,不同質量分數的磷酸為10 mL,然后在管式爐中以不同的活化溫度和活化時間活化,得到的炭經堿洗、自來水洗、去離子水洗至中性,于烘箱中烘干,得到的樣品即柚皮基活性炭。
活性炭的亞甲基藍吸附值按照國標GB/T 12496.10—1999方法進行測試。
在不同活化條件下制備柚皮基活性炭的亞甲基藍吸附值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活化條件下制備柚皮基活性炭的亞甲基藍吸附值
2.1.1 磷酸質量分數
在活化溫度為500 ℃、活化時間為60 min的條件下,考察磷酸質量分數對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響。由表1可知,隨著磷酸質量分數的增加,亞甲基藍吸附值先增大后減小。當磷酸質量分數為70%時,亞甲基藍吸附值達到最大,為52.38 mg/g;當磷酸質量分數較大時,會將部分形成的孔擴大和燒失,導致亞甲基藍吸附值減小。
2.1.2 活化溫度
在磷酸質量分數為70%、活化時間為60 min的條件下,考察活化溫度對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響。由表1可知,亞甲基藍吸附值隨活化溫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當活化溫度升高時,磷酸分子的擴散速度隨之加快,進而加快磷酸與炭的活化速度,形成更多的孔隙。因此,亞甲基藍吸附值呈現增大的趨勢;當活化溫度繼續升高時,可能會造成炭的過度燒蝕,使其對亞甲基藍的吸附值減小[5]。
2.1.3 活化時間
在磷酸質量分數為70%、活化溫度為300 ℃的條件下,考察活化時間對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響。由表1可知,當活化時間從10 min延長到30 min時,制備的柚皮基活性炭的亞甲基藍吸附值逐漸增大,在活化時間為30 min時達到最大,為62.99 mg/g;當活化時間在30~90 min時,活性炭的亞甲基藍吸附值逐漸減小,可能是因為柚皮基活性炭上的磷酸炭骨架與氧發生反應,使得活性炭上的微孔和中孔轉變為中孔或大孔,導致吸附性能變差[6]。
根據單因素實驗結果及Box-Benhnken模型設計原理,以活性炭的亞甲基藍吸附值為響應值,設計3因素3水平的響應面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響應面實驗設計及測試結果
對表中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編碼形式的回歸方程如下:

回歸方程中的線性效應系數為正值,代表該影響因子正向的變化引起響應值的增大,線性效應為負值則相反;二次效應系數為負值,代表該方程的拋物面開口向下,亞甲基藍吸附值具有最大值,此實驗有最優方案,二次效應系數為正值則相反。
對回歸方程進行方差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模型的相關系數R2可用來判斷模型預測值與實驗值的相關性,當R2=0.979 6時,表明此模型適合用于該活性炭制備實驗。調整相關系數表明有95.34%的實驗結果可用此模型解釋。值接近,兩者差值小于0.2,變異系數CV=6.22%<10.00%,表明此回歸方程的擬合度較高,誤差較小,由該模型預測出的實驗結果是有效的,與上述結果表現出合理的一致性。當信噪比為15.98時,大于4,表明該模型可靠。當模型的P值和F值分別小于0.000 1和37.397 210時,表明該模型的擬合結果是顯著的,當失擬項的P值為0.913 9>0.050 0時,表明失擬項是不顯著的。一次項中,活化溫度(X2)和活化時間(X3)對亞甲基藍吸附值的影響是顯著的,磷酸質量分數對亞甲基藍吸附值的影響不顯著。各因素對亞甲基藍吸附值影響的順序是活化溫度、活化時間、磷酸質量分數。在交互項中,磷酸質量分數和活化溫度的交互作用顯著。
模型預測3個變量的最佳值分別為磷酸質量分數67.17%、活化溫度254.66 ℃、活化時間31.40 min,模型預測的最大亞甲基藍吸附值為67.23 mg/g。在上述最佳條件下制備柚皮基活性炭,測定其亞甲基藍吸附值,平行測定3次,計算得出柚皮基活性炭的亞甲基藍吸附值的平均值為68.46 mg/g,誤差小于1.80%,與預測值相差較小。

表3 模型方差分析及回歸系數顯著性檢驗
以柚皮為原料,在400 ℃、1 h條件下炭化得到炭化料,使用磷酸作為活化劑,活化炭化料,得到柚皮基活性炭。采用單因素實驗得出柚皮基活性炭制備的大致范圍,再使用響應面法對此進行優化,得出制備柚皮基活性炭的最佳條件是:磷酸質量分數為67.17%、活化溫度為254.66 ℃、活化時間為31.40 min。模型預測得出的柚皮基活性炭的亞甲基藍吸附值為67.23 mg/g,驗證實驗得出的亞甲基藍吸附值是68.46 mg/g,實驗值與理論值相近,誤差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