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睿瑩 董惠萍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年來我國教育的重點方向,這是因為在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下,信息技術的普及讓青少年能夠接觸到的信息源越來越廣泛,教師和家長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青少年因為認知能力較差,文化水平較低,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缺少有效干預的情況下,很難自主分辨是非對錯,稍不留意就會行差踏錯,釀成無法挽回的后果,近年來頻發的青少年法律為就是這一教育現象的縮影,本文將以中職教育為話題,淺析如何在中職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
關鍵詞:中職德育教育;健康心理培養;策略分析
在中職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相對于普高的學生來說,中職的學生更為“叛逆”,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都要弱于普高學生群體,所以選擇中職教育來學習技能,快速的適應社會。這種教育的本意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有一技之長來適應未來激烈的社會競爭,讓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提升。但是因為“問題學生”的數量較多,導致了學習風氣較差,吸煙、酗酒、逃課、打架等問題在中職教育當中成為了家長便飯,更有嚴重者會出現一些違法行為,學生法律意識淡薄,學習生活態度極其消極。想要從根本上杜絕這種現象,教師需要重視和關注學生的健康心理培養。
一、培養學生健康愛好,拒絕不良誘惑
中職教育當中教師面對的學生群體,大多性格較為叛逆,在學習當中積極性較差,并且有著一些不良的嗜好,比如喜歡上網、喜歡蹦迪、喜歡參加一些與社會人員的集會活動,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學生從小沒有受到正確的引導,興趣愛好發生了偏移,過早的接觸社會上一些消極人員的糜爛生活,而且這些活動的進行往往需要金錢的支撐,學生因為缺少收入來源,為了維持這種不良嗜好,學生因為法律意識淡薄,就會去動一些歪腦筋,比如校園霸凌(收保護費)、偷同學財物、甚至會出現一些違法行為等等,這種錯誤愛好引起的錯誤行為就像連鎖效應一般,逐漸的在學生心中種下了種子,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和個人成長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想要改變學生的這種錯誤行為,教師就要先從培養學生的健康愛好開始,扭轉學生的錯誤心理,塑成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進而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
教師需要從兩方面做起,首先教師應當加大對學生的監督力度,對于住校的學生要做到按時查寢,并且定期的檢查違禁物品,比如香煙、撲克這些物品,避免學生養成抽煙、賭博等陋習,要定時的與家長進行聯系,交流學生的返家、返校情況,減少其與社會人員的基礎。其次在校內,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舉個例子,比如在計算機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制作一些簡單的游戲;導游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余或者周末的時候帶領他們去當地的景點試做免費導游,鍛煉專業技能。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內容來提升專業熟練度,通過這種趣味化的活動讓學生逐漸脫離不良愛好,塑成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不良誘惑對于學生的影響,有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塑成。
二、開展普法講座,培養學生法制意識
青少年犯罪是近年是社會的熱門話題,雖然在中職教育當中開設有道德與法治教學,但是因為中職教育的主題是技術性人才的培養,所以大部分學校對這方面的教學不夠重視,課程設計也存在問題。所以筆者認為,班主任教師應當與德育教師定期的在班級班會或是集體活動時間開設一些普法講座,區別于課堂上的知識講解,普法講座可以以學生學習的專業或者是學生身邊的生活為切入點,從一些具體的案例當中分析其中的法理,讓學生建立法治意識。比如在對計算機學生進行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列舉這樣的例子,“近年來很多人通過互聯網非法獲取個人信息,倒賣個人信息來供給私企或者個人從事商業活動,還有一些人利用這些信息去進行詐騙,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通過這種帶有一定專業性的法律案例來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再比如一些校園霸凌的案件,也可以用于教會學生一些基礎的法律知識,通過這種案例化的普法講座來進行法治意識的培養,能夠讓學生的感觸加深,更容易起到德育教育的效果,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塑成有著積極地推進意義。
三、教會學生拿起法律武器,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相比于同齡人來說,中職生會更早的踏入社會參與就業活動,心智上的不成熟會導致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夠冷靜處理。比如遇到前輩的打壓、同事的排擠或是職場霸凌的時候,學生處理問題的態度往往是錯誤的,過于沖動和隱忍都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影響,近年來很多職場問題都反映了這一社會實情,上司潛規則、前輩打壓新人,霸占新人工作成果等等。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教師需要在學生在讀期間就培養學生健全的法治意識,讓學生養成自我保護的習慣。教師應當以學生學習的專業為方向,聯合德育教師在教學當中多傳授相關法律知識,讓學生利用法律的武器武裝自己,學會處理各種職場問題,并且建立完善的自我保護意識,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避免學生在職場當中受到欺負,也可以避免校園霸凌問題的產生,對學生的健康心理培養有著積極的幫助,是德育教學當中的重要環節。
結束語:
縱觀全文,想要在中職德育教育當中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教師需要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擴充教學資源,讓學生的學習視野得到開拓,通過不同的教學案例逐漸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健全的品質,進而促進學生的個人進步和成長。
參考文獻
[1]楊永明.如何在中職德育教育中培養學生健康心理[J].學周刊,2020,(29):9-10.
[2]李楠.如何在中職德育教育中培養學生健康心理[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