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晨
11個專場、近2000件臻品,不僅有書畫、古董珍玩、現當代藝術、珠寶、名酒精釀等多個傳統門類,也不乏彰顯華南地區文化特色、曾在海上絲綢之路上出現的廣繡、廣彩、石灣陶塑……作為內地藝市最重要的風向標之一,此番華藝國際率先在廣州揭幕春拍,其一舉一動格外引人注目。最終,這場拍賣在經過三天鏖戰后,以逾4.36億元收官,共誕生5件過千萬元拍品、三項重要拍賣紀錄,為中國內地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交出了一份具有嶺南特色答卷的同時,也讓業內外感受到今年“春風”的方向。
拍場回顧:3月31日下午,華藝國際(廣州)2021春拍近現代書畫專場在廣州琶洲南豐國際會展中心舉槌。16:00,傅抱石“紅色經典”《韶山關公橋》登場。隨著拍賣師報出2000萬元的起拍價,場內買家率先應價,隨之引起激烈爭奪,多位買家輪番叫價,3分鐘后便突破3000萬元。這場拉鋸戰在持續15分鐘后進入尾聲,此作以4150萬元的價格落槌,加傭金4772.5萬元成交,摘得本場桂冠。
華藝國際此次推出的近現代書畫專場涵蓋傅抱石、張大千、潘天壽、吳湖帆等一眾藝術大師的精品力作,在傅抱石《韶山關公橋》的領銜之下,其他近現代書畫大家的書畫精品也備受藏家追捧:潘天壽盛期佳構《欲雪》以2875萬元成功易手,傅抱石的另一件作品《水閣圍棋》以1725萬元成交,吳湖帆仿古力作《蜀葵倚姿》以793.5萬元順利成交,何海霞《映日荷花別樣紅》通景六屏和張大千《風荷圖》分別以678.5萬元和667萬元成交……最終,這一專場共攬收1.42億元的總成交額,成交率達81%。

“廣東美術百年作品”專場匯集了眾多嶺南大師的書畫墨寶,現場整體競拍迅速,買家爭奪熱烈。
從此專場的拍賣情況來看,那些出自名家大師之手的主題鮮明、繪制精彩的作品依然是當下藏家在競買時的購藏重點,但如何針對新興藏家群體的特點和偏好開設更為契合的門類,也成為各家拍賣行積極探索與嘗試的領域。
拍場回顧:與近現代書畫專場同期舉槌的還有現當代藝術專場。眾多拍品中,中國第一代油畫家余本的《市郊菜園》可謂先聲奪人,現場以800萬元起拍。來自委托和現場的兩位買家展開熱烈競價,最后以980萬元落槌,加傭金1127萬元的價格成交,這一價格也成功打破余本作品的拍賣成交紀錄。
綜觀整個專場,亮點頗多。朱屺瞻創作于1983年的布面油畫《秋岳云海》,以322萬元的出色表現創其油畫最高拍賣成交紀錄。王濟遠典型的融合中西藝術風格特征的水墨代表作《墨荷圖》緊隨其后,以339.25萬元的價格創其紙上水墨作品拍賣成交紀錄,朱德群晚年成熟佳作《形變》和劉海粟歐游時期珍品《圣揚喬而夫飛瀑》均以460萬元成交……最終,由107件拍品組成的此專場共有近八成拍品成交,總成交額逾5089.78萬元,并誕生了三項新紀錄。
通過分析此專場的成交情況,不難發現嶺南地區藝術家的作品在當地很有買氣。比如以1127萬元成交的《市郊菜園》的作者余本,不僅是土生土長的嶺南人,也是華南地區熟悉的藝術大師。此幅作品正是其創作生涯晚期的大成之作,色調明麗,筆觸輕快,表現了粵海漁村的生態特色和水鄉之情。此番其作品在廣州拍出高價,或許與其作品表現出的地域性內容和表現形式密不可分。

傅抱石《韶山關公橋》1964年作 鏡框 設色紙本68×93厘米 成交價:4772.5萬元
拍場回顧:4月1日舉行的“廣東美術百年作品”專場匯集了如高劍父、楊善深、關山月、趙少昂等嶺南大師書畫墨寶。現場整體競拍迅速,買家爭奪熱烈,關山月首現拍場、以嶺南地區標志性花木木棉花為主題創作的《英雄花》贏得了各路買家的積極響應,在超過20口競價后,以322萬元的成交價被398號買家收入囊中,超估價成交。
除此之外,周彥生創作于2019年的《紫氣東來》以575萬元成交,成為此專場的領銜拍品。20世紀嶺南畫派代表性人物黎雄才的《青山百馬圖》以345萬元的成績位列本專場第二高價。此專場200余件作品最終共成交5573.8萬元,成交率達84.7%。
從本專場的競拍情況來看,雖然不少作品受到了熱烈追捧,但還是能從中看出,現場不少買家對其所購藏的拍品有著極強的目的性。比如場內中區381號買家在楊善深拍品登場時競價活躍,頻頻舉牌競拍,最終收獲了包括《潑彩山水》《白馬寺》《山水人物對屏》等在內的多件楊善深繪制于不同時期的佳作。本專場成交率高,也從側面反映出此批具有典型嶺南風格的作品在當地仍是市場的主力軍,也是華南地區買家主要入手的藏品品類之一。
不僅如此,此次華藝國際春拍中的其他板塊及專場也表現出色。如總成交額逾1.18億元的瓷器·玉器·工藝品板塊,其中包含以1552.5萬元成交的天然滿綠翡翠108顆珠鏈、以920萬元成交的蒂芙尼設計10.03克拉D色VVS1圓形鉆戒和以477.25萬元成交的14世紀銅鎏金釋迦牟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