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艷艷
摘要:目前,科技發展迅速,林業可以改善環境,凈化空氣并確保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呼吸新鮮空氣。然而隨著近幾年該行業的發展,人們正在砍伐樹木而失去控制,林業資源正在迅速減少,這正在影響環境變化。因此有必要采取某些步驟來保護森林資源,并確保森林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并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關鍵詞:我國;林業資源管理;保護現狀;發展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生態環境也因此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從生態循環角度來講,林業資源對生態環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社會經濟想要健康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1生態保護和林業發展的關聯性
林業體系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發展是息息相關的,除此之外,林業系統的發展還和社會民眾的日常生活與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對于林業系統的保護同時也是對整體生態系統的保護,也可以有效的推動當地的生態經濟發展的。森林系統作為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有著高效凈化空氣和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見,保護林業系統對于整個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意義。做好有關林業系統的保護,不僅可以有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的,還可以為人類的生活提供諸多的生產資源和生活資源,并滿足人類在發展中多方面的需求。所以,林業的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2不完善的林業權利改革
我國許多林業資源都集中在國家手中,其余的則掌握在擁有森林資源的個人手中。在森林資源改革過程中,許多現存的問題無法解決,正是這些不完善的問題使我國的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拖累。林業資源是我國發展的重要資源。在利用林業資源的過程中,需要對林業資源所有者進行一定程度的補償,以調動林業資源所有者的積極性。在技術準備階段加強森林種植技能,首先,它建立了全面而詳細的森林種植概念,堅決拒絕自然恢復理論和可以捍衛自己的負面思想,俗話說,樹木不能直走,除非被修復。只有正確正確地植樹造林,做好工作,才能保證林木的生根率。第二,在其他國家學習先進的森林種植技術。第三,林業人力將在森林精神中發揮示范和領導作用,通過向人們傳播森林種植技術,許多人將成為森林種植的有力支持者。最后,我們將積極開展森林維護促進活動,向當地林業公司推廣森林培訓技術,營造良好的森林維護氛圍,并形成持續的森林維護團隊。技術準備階段是森林種植中不容忽視的第一步。從林業專家到地方政府以及公民本身,應該有足夠的森林種植和保護概念。為了森林種植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必須從源頭上做到這一點,森林種植的技術準備是實現森林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基礎。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注意合理維護森林資源,以可持續的方式促進森林生產經營活動的有序進行,中國氣候,土壤,地形和地形的多樣化為林業生產的多樣化提供了有利條件。新時代的林業生產應遵循自然發展規律,堅持生態安全為核心,在生態背景下促進林業可持續生產經營,以中國廣西東門林場項目為例,該地區東門林場的主要地形類型是丘陵,幾座低山和平原。大部分林地是平坦的,海拔為100~400m,坡度為5°~15°,占74.4%。機耕面積超過80%。項目基地建設區的主要地形類型為丘陵,少量的低山和平原,海拔40~1,300m,坡度為4°~50°,它也屬于橫跨南部熱帶,中亞熱帶和北部熱帶地區的南部熱帶,中亞熱帶和北部熱帶季風氣候區,北部的高聳山脈對北部的冷浪和南部的暖流形成天然屏障。溫暖的夏季適合各種農作物的生長,涼爽而獨特的季節特征有效地結合了當地的自然條件,種植了常綠闊葉林,針葉林和天然灌木。
3林業造林方法的具體應用
3.1注重分殖造林技術的科學利用
對于分殖造林技術而言,應該運用樹木不同的營養器官來實施造林,充分發揮出此種造林方法的良好作用。與此同時,運用分殖造林這種造林方法,具體運用起來十分簡單,實踐應用性的特征非常明顯。不過,和直播造林技術相同,此種造林方法在相關造林區域的場地方面的條件要求是非常高的。由此可見,經過上文地探究與分析,從中可以獲知,注重分殖造林技術的科學利用可謂十分關鍵。
3.2做好播種造林工作
對于此種造林方法來說,還能夠叫做直播造林方法,具體來說,通過把林木相應的種子以直接播種在所需造林地塊上的一種方法。實際上,此種方式并無非常復雜的流程,從操控的角度來說,顯現出來的難度很小,對于那些較大面積的地塊造林是非常適用的。不過,運用播種造林的方法,首先需要保證相關場地條件符合有關要求。與此同時,有關造林工作人員撫育幼林的過程當中,需要運用到熟練的專業技術。通常情況之下,針對播種造林方法而言,主要被運用到種源十分充足、易于發芽、擁有很大種粒的林木種類。有關造林工作人員選用播種造林方法的過程當中,應該保證造林地塊所在土壤當中擁有足夠的水分,此外,將那些災害因素很少的地區當作首選。
3.3保證植苗造林方法應用的科學性
所謂植苗造林方法,針對的為將完成培養的樹苗加以移植的一種方法。對于此種造林方法而言,其特征在于能夠增強植苗在全新環境當中的適應能力,進而獲得更加平穩地生長。此種造林方法因為受到影響的因素較少,所以具有很大的推廣與應用價值。
3.4建立健全林業發展保護機制和管理機制
在實際的林業發展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利用現代化的科學的、合理的保護措施對生態環境進行必要的完善。除此之外,相關的林業發展工作人員也應該在遵照現階段林業方面發展的實際情況,綜合多方面因素,制定一套適合林業發展的保護制度和管理制度,并利用多種手段對其進行宣傳。以從多個方面引導廣大民眾在實際的林業發展中,能夠用現代化的、科學的。合理的方法去保護林業的實際發展。要不斷加強有關林業發展方面的改革和管理力度,要全面完善林業發展的多項管理方面制度,要主動摒棄傳統的林業發展方面的觀念,并積極有效的推動生態林業發展的健康有序開展;要針對不同地區,采取分類且科學適合的方法進行相關林業發展保護。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的林業發展過程中,要想林業資源得到最好的發展,要充分認識到林業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和相關問題,并要積極轉變相關林業工作人員自身的錯誤觀念和錯誤認知,并樹立一個正確的林業發展觀念,在此基礎上,也要建立健全一個有關林業發展方面的保護機制和管理機制,以實現當前社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瑞敏.探析森林培育技術的發展趨勢及管理措施[J].農村實用技術,2019(03):114.
[2]由麗新.加強森林培育技術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J].農家參謀,2019(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