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文化熱潮的出現,使文化館承擔文化建設中更為重要的職責。在文化館全面實施免費開放活動以來,雖然取得一定的工作效果,使群眾享受到文化藝術的魅力,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為開放活動規范化的進行帶來一定的阻礙。為此,本文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并相應的提出解決的對策和建議,旨在幫助文化館更好的服務大眾,創建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文化館;免費;開放活動
引言
在我國群眾精神需求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文化館作為公益性的文化服務組織,承擔著文化宣傳和推廣的重要使命。近年來,在我國各地區政府的支持下,文化館開展免費開放活動,為越來越多群眾參與到文化建設工作提供機會。通過對于我國藝術文化的展示和宣傳,群眾文化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對于社會的和諧穩定也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在組織和實施開放活動中,由于部分地區文化館缺少相關經驗,在較大的觀看需求下,還存在著服務和管理上的問題,嚴重阻礙文化館服務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如何有效做好文化館免費開放活動,解決開放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成為需要深度探索的重點。
一、文化館免費開放工作存在的問題
文化館作為群眾性文化事業單位,承擔著文化展示和服務群眾的工作職責。在國家倡導群眾主動了解文化藝術魅力的背景下,文化館開展免費開放活動,可增加群眾參與文化館活動的意識,利于藝術文化的傳播。然而,文化館開放活動中場館承載量的不斷提升,會帶來公共設施保護和服務上的問題。一方面,文化館在政府主導理念下的發展,服務人員存在一些服務理念上的問題。認為群眾文化工作不存在壓力,且服務工作不與自身的工作成績相關聯,在服務大眾時容易出現態度不佳,面對龐大的人流量難以控制群眾,部分素質低群眾亂扔垃圾等行為,服務人員不能以正確的方式進行處理,而造成對公共設施的損害。另一方面,在我國文化事業快速發展下,部分地區文化館建設沒有跟隨整體發展的趨勢,存在場地建設上的不足。在開放活動中,面對龐大的人流量,以及日益提升的觀看需求,文化館需要不斷加強內部建設,投入更多資金來完善館內的設施,這為文化館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雖然政府部門重視文化建設工作,為文化館提供建設上的資金支持,但開放活動所帶來的工作壓力,難以通過小部分資金來疏解,為開放活動造成一定的阻礙。在館內安全管理工作上,開放活動會帶來消防、突發事件、安全管理上的隱患,一旦文化館忽視安全檢查工作,就會造成部分事件處理不及時,難以保護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
二、關于文化館做好免費開放活動的有效對策研究
(一)注重完善文化館免費開放方案,提高免費開放活動水平
進一步完善文化館免費開放活動方案,整體提高免費開放活動水平,首先需要文化館管理人員明確免費開放活動的范圍和標準,清晰認識到文化館的免費開放活動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完全免費的基本活動項目,另一種則是適當收費的非基本活動項目。所以在開放免費活動時,必須要根據免費開放活動范圍,適當選擇基本活動項目與非基本活動項目,比如非基本文化活動的開放受益人不具有普惠的性質,通常是具有個別化、對象化、深度增殖性質的文化活動,所以此類免費開放活動應適當收取費用,來減輕文化館公共財政負擔。而基本文化活動是針對個體的不同需求、不同愛好以及不同基礎開展的文化館免費服務,主要用于滿足不同個體的基本文化需求,所以為應進行文化館免費開放活動目的,實現對全民藝術素養的提高,應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群眾文化活動項目,來提高文化館免費開放活動水平。其次,還應精準文化館免費開放活動定位與品牌化,來擴大文化館免費活動開放范圍。
(二)做好免費開放活動目標群體工作,提高免費開放活動質量
首先,應積極打造能夠滿足不同服務對象、不同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活動供給模式,開展不同的免費活動開放方式,來做好免費開放活動目標群體工作。在此過程中,需要文化館管理人員明確認識到免費開放活動服務的對象并不是單一化的,而是具有差異性特質的。所以就需要根據其差異性特征提供針對性服務。其次,還需要進一步暢通目標群體與文化館免費開放活動主體之間的溝通對接渠道。可通過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搭建與受眾群體溝通交流的平臺,比如打造官方文化館微博賬號、官方微信公眾號以及官方抖音賬號等,與目標群體展開積極互動與交流,做好目標群體的調研工作。還可通過開通官方熱線,來積極把握群眾文化需求,大量收集群眾對文化館所提供的免費開放服務反饋與建議,并針對其反饋信息適當調整免費開放活動項目,確保免費開放活動高度符合目標群體需求。此外,還可通過建立健全的群眾參與機制,形成政府、社會、文化觀、群眾多方共管的文化服務監管體系,通過免費開放有利于提高群眾文化素質與藝術素養等活動,來激發群眾參與文化,服務監管體系建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一步培養群眾參與文化館免費開放活動的興趣和自覺意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倡導文化建設的環境下,文化館的免費開放活動,可擴大藝術文化的傳播范圍,增加群眾對藝術文化的認知程度。面對免費活動帶來的人流量增大,文化館需要加強內部建設,并優化館內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態度,不但為群眾講解更多的文化知識,維持館內的良好秩序。還應減少開放活動中的安全隱患,保障開放活動的有序進行。通過文化館免費活動的大范圍推廣,不斷提升文化館服務群眾的功能,為文化傳播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張衛民,謝晗.基于地方文化館免費開放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審思——來自芷江侗族自治縣的調查研究[J].藝海,2020(08):156-157.
[2]張書娜. 新時代文化館免費開放工作新發展趨勢要求與對策[C]. 中國文化館協會、煙臺市人民政府.新時代文化館:改革 融合 創新——2019中國文化館年會征文獲獎作品集.中國文化館協會、煙臺市人民政府:中國文化館協會,2019:250-253.
[3]周潔梅. 基層文化館開展免費開放服務工作之我見[C]. 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2015年06月(上)民俗非遺研討會論文集.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2015:79-81.
作者簡介:黨翠梅(1976年8月6日),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陜西蒲城,學歷:本科,職稱:中級,畢業院校:新疆師范大學,畢業專業:音樂學,研究方向:群眾文化,工作單位:新疆昌吉州阜康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