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藝謙 趙中嵐 鄭清云 周德樂
摘要:信息化的時代潮流下,科技的革新推動著大數據這個海量資源的形成和發展。本文依托大數據時代,首先介紹了大數據的概念和特點,其次提出了大數據時代傳媒業面臨的挑戰與困難,并提出針對性的對策與措施,希望以此提高其市場競爭力,發揮傳媒業的社會引領作用。
關鍵字:傳媒業;大數據時代;對策
一、大數據的概念及其特點
大數據(big data),IT行業用語,指在規定時間范圍內無法用常規的軟件工具搜索、管理和處理數據的集合,需運用新型的方式處理數據才能具備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力來適應海量、高效以及多樣化的信息資產。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還認為大數據具有快速的數據流轉、海量的數據規模、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等特征。
大數據被比作為蘊藏巨大能量的煤礦,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曾在演講中提到,未來的時代不再是IT時代,而是DT的時代,即Data Technology數據科技。數字信息化的時代,大數據已成為各行各業乃至國家之間競爭的重要戰略資源,快速收集數據、高效整合數據資源并充分利用之才是關注的重中之重。
二、大數據時代傳媒業面臨的挑戰
(一)泛娛樂化和碎片化
大數據化的時代,科技迅猛發展,高新技術為人們提供便捷的同時,也加快了人們工作和生活的節奏。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之下,越來越多的人群更傾向于閱讀短小、輕松和娛樂性的新聞內容,以此來追求短暫的心里刺激和精神世界,試圖緩解現實生活中工作和學習帶來的壓力。這種碎片化的獲取信息的模式,雖然節省了人們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是獲取的信息缺乏全面性、整體性和權威性,過于零碎化,甚至會導致信息傳遞錯誤,誤導大眾,造成不必要的恐慌[1]。同時,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傳媒行業娛樂化現象嚴重,明星八卦等娛樂新聞占據了新聞內容的大半數,其傳播速度大大快于新聞紀實類、生活類等主流新聞,某些媒體為博流量不惜下限,沒有發揮傳媒行業的正面引領作用,難以營造正能量的社會氛圍。
(二)傳媒從業者專業素養低
不同于過去傳媒行業工作者的專業性,大數據時代下的傳媒行業整體風氣浮躁,準入門檻變低,專業優勢下降,社會化媒體的數量不斷增加,數字化時代人人都可成為自媒體,提高傳媒業從業者的專業素養勢在必行。傳媒行業作為社會的風向標,傳媒行業的工作者作為社會價值觀的引領者,當以身作則,踐行準則,規范言行。
(三)傳統媒體競爭力不足
眾所周知,傳媒行業傳統的信息傳播環節較為繁瑣,從采訪到發行,流程復雜,速度較慢,制作周期長達三十個小時,整個過程很難保證信息的傳播的及時性[2]。而現如今,依靠大數據的傳媒業則真正實現了時效性。目前,傳媒業顯然已經意識到了數據的關鍵性,逐步開始依托大數據以求得轉型,但是由于其對大數據技術掌握力度不夠,應用能力不足,傳媒業與大數據的融合度較差,僅僅是集中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淺層次領域,收效甚微,在市場競爭中難以取得重大突破。
三、傳媒業應對大數據時代挑戰的對策
(一)提升傳媒從業者的個人素質
大數據時代對于傳媒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社會風向標的引領者,傳媒人員首先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過硬的專業能力才可以適應大數據時代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其次,堅守道德底線,強化責任意識,宣揚社會正能量,開展文化輸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再次,智能化時代要求傳媒從業人員具備創新思維能力,勇與創新,敢于創新,在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依托大數據這個資源和平臺,學習高新科技,掌握現代化設備,逐步提高自己收集、整理、分析、處理、運用數據的能力,抓熱點,強輸出,創造出新穎、優質、高效、高質且獨具個人風格的內容,承擔起引領社會輿論導向的責任。
(二)聯合合作模式,實現資源共享
互聯網大數化的時代,傳媒業固有的單邊運行模式已無法適應智能化時代的需求,競爭力低下,及時性、高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難以復刻。新時代傳媒業應依托大數據這個資源平臺,積極與不同的市場主體相聯合,敢于深入不同的市場領域,及時收集不同類型的數據資源,建立數據共享的聯合合作模式,實現數據共享,資源互補,最終達到雙贏[3]。以主流媒體新聞聯播為例,中央電視臺近兩年通過革新模式,不僅入駐微信平臺建立公眾號,開設微博賬號,還與抖音、快手等各大主流媒體協作,開設主播說聯播等多個欄目,建立多方傳播和宣傳渠道,不僅打破了過去人們對其沉悶、傳統的固有形象,同時還實現了人群全覆蓋的新聞消息的服務性。傳媒業與大數據的如何既提高了媒體自身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又積累了一批黏性高、互動性強的固定粉絲群體,真正發揮出了主流媒體的引領性作用,實現了自身的社會價值。
(三)健全監督體系,提升媒體公信力
大數據時代下的傳媒行業,媒體準入門檻低,內容良莠不齊,傳媒行業要提高市場競爭力,必須建立健全信息監督體系。利用大數據等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整合數據資源,建立動態化的實時監督體系,加大監管力度,定期核實信息傳播的內容,抵制不健康的媒體內容,及時遏制不良信息的傳播,針對傳播過程中存在的違法違規等行為給予警告批評,以此營造清風正氣的行業氛圍;同時,在監管過程中,傳媒業要有協作意識,主動與其他部門建立聯系,利用大數據這個互聯網平臺,共享資源和數據,聯合監督,高效監管,確保信息傳播的真實性、客觀性和專業性,以此提升媒體的公信力,從而實現傳媒業的可持續發展[4]。
四、結束語
大數據的蓬勃興起于傳媒業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為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傳媒業應審時度勢,秉承創新精神,依托大數據平臺,運用數字化資源,打破傳統守舊思想,革新運營模式,加大協作力度,共享庶幾乎資源,真正實現傳播信息的及時性、高質量和有效性,從而承擔起引領社會輿論風向的責任,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蔣東亮.傳媒融合中新舊媒體的優勢和制約因素探索[J].科技傳播,2019,11(13):62-63.
[2]馬偉平,王俊.傳媒產業在網絡時代的機遇與挑戰[C]//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二集).cnki,2004:66-68.
[3]張志君.《5G背景下傳媒規制創新研究》.《教育傳媒研究,2019年第6期.
[4]吳科.互聯網背景下的傳媒經濟發展探討.[J].傳媒論壇,2020,3(17):17-19.